星桥九年一贯制学校一、概述1.1拟建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星桥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单位:余杭区教育局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杭州市余杭区星桥街道天华路东、天韵路南面;占地面积:土地60800㎡;建筑面积:47000㎡,(地下部分约13000㎡);项目投资:总投资27500万元。
1.2项目背景星桥街道位于黄鹤山东南山麓,东依区治临平,西接杭州江干区,北靠余杭风景区超山,南濒乔司铁路编组站,全街道总面积17.62平方公里,是区治沿伸的重要区块,全街道辖10个建制村、1个居民区、9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883户,总人口1.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6万人。
改革开放以来,星桥镇人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不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星桥街道经济发展,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街道党工委、办事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精神,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围绕“落实有大突破、工作有大进展、发展有大转变”的工作要求,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各项事业保持健康发展。
2013年,预计完成年度财政总收入2.6亿元,经常性财政收入1.4亿元,分别增长18.39%和33.37%;固定资产投资6.8亿元;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亿元,增长219%;第三产业增加值5.46亿元,增长15%;农村经济总收入和居民人均总收入分别增长13%和12%。
第二、三产业迅猛发展。
星桥街道有工业规模以上企业44家,以化工、服装、建材、五金、家具、地毯等行业为主,且都集中在开发区内,规模较大的有中外合资企业杭州筱原化妆品用具有限公司、杭州惠比须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杭州碧雅诗化妆品生产有限公司、杭州赞协社印刷有限公司、杭州葛饰化妆品用具有限公司、杭州优坛佛坛有限公司等,还有浙江皇冠饲料有限公司,杭州长林西服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
杭州水泥厂,杭州新三联电子有限公司、南山林场等省市属企业亦在境内。
旧时星桥农业以种植水稻、油菜、络麻,养殖蚕茧为主。
1984年,贾家村村民引进草坪种植,促进了星桥农业结构的调整。
经10余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贾家草坪、枉山甘蔗、周杨茭白、民乐和汤家苗木花卉的“一村一品”特色农业生产格局,其中草坪还注册了星桥牌商标。
城镇建设规划体系逐步完善,按照建设新城区的要求,对发展总体规划进行调整,确定境内城市道路、学校、农贸市场、卫生院、文化休闲广场的定位,各项建设规划设计工作正在落实并实施。
在建的天都城项目是星桥城市化建设的标志性项目,由中国广厦建设集团和浙江盈华实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开发。
项目于2000年11月8日开工建设,工程占地面积438.6公顷,总建筑面积400万平方米,规划居住人口12万。
天都城包括旅游景区、数码社区、教育园区、SOHO商务区四大板块,由欢乐四季公园、天都国际度假中心,商业休闲步行街、天都广场、欢乐广场以及高尚居住区等房地产项目共同组成。
预计项目投资逾80亿元,开发周期6年~8年,是未来杭州理想的集居住、教育、商务、休闲度假功能为一体的副城中心之一。
至2002年旅游居住的主体工程建设已基本完工。
1.3预可研编制依据1.3.1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3、《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实施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44号);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5、《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6、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7、《浙江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基准标准》〔2011〕;8、余杭区教育局提供的委托咨询资料。
1.2.2编制目的编制本预可研报告主要为达到下述目的:1、论述工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确定工程建设规模;3、提出合理的工程方案并加以论证、优化;4、提出工程投资估算、效益分析、运行管理组织及实施进度计划;5、作为工程进行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工程施工、项目运营的依据。
1.2.3编制范围根据余杭区教育局的委托,项目预可行性研究的范围包括:1、对项目提出的背景、必要性、建设规模、建设条件等进行分析;2、对项目规划方案的研究;3、对项目所采取的消防、环保、安全等措施的评价;4、对项目实施进度等的确定;5、对项目作出的投资费用估算及技术经济综合评价;6、提出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工作结论。
1.2.4编制原则1、积极贯彻执行国家基本建设的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国家和地方颁布的标准、法规,使设计做到切合实际,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环保适用;2、重视优化设计方案工作,通过设计方案的论证来提高设计水平和降低工程投资额;3、环保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受益。
4、节能与降耗并重。
1.4研究范围及内容星桥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建项目位于杭州市余杭区星桥街道天华路东、天韵路南。
拟新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土地面积60800㎡,建筑面积47000㎡(地下部分约13000㎡)。
其中规划为小学36个班级、初中18个班级。
1.5结论本项目属于“民心工程”,是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政府谋划的建设项目,新建学校项目的布置要与当地建筑构物有机结合、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本项目的新建符合浙江省政府进一步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全面提高浙江省城镇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和质量。
符合省区域教育跨越式发展计划,即基本实现每个乡镇街道创建一所九年一贯制(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目标。
建议有关部门尽快批准立项,并给予政策扶持,争取早投资、早受益。
二、项目现状及规划星桥现有小学一所、中学一所。
星桥中心小学始创于1941年,50年代即为杭县重点小学,70年代以来一直是余杭区教育局的联系点,它原有一所中心小学二所完小(汤家、万乐)三所村小(太平、南星、枉山),随着办学规模化的推进,为了提高办学效益,几经撤并,全街道只有一所中心小学。
2005年9月星桥中心小学新校舍投入使用,学校占地59.25亩(39496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1平方米,绿化面积17856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5%。
学校拥有36个普通教室以及电脑、音乐、自然、美术、舞蹈、劳技、多媒体、书法及图书阅览室、科技活动等专用教室13个,建有1180平方米室内体育馆1个,室外体育场地8647平方米,有室内外标准篮球场4个与250米环形塑胶跑道,多功能器件活动区,室外乒乓球场等。
学校建有校园网、闭路电视系统、防盗报警系统、智能广播系统、校园通信系统、校迅通系统等。
电教设施按浙江省一类现代化标准配备到位。
学校食堂可以容纳1500多人同时用餐。
整个校园环境优美,设施先进。
学校现共35个教学班,学生总数1510人。
学校有一支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全校71名教职员工,其中专任教师70人,专任教师中,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53人,占75.7%;小学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38人,占55.7%;本科以上学历49人,占70%。
学校现有杭州市教坛新秀4人,余杭区骨干教师16人,区教坛新秀、岗位能手18人,获得省、市、区先进有39人。
正是有了这样一支充满朝气和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才使学校的发展充满了强有力的后劲。
星桥中学位于星桥街道五云中路10号,创办于1966年,原名“星桥公社第一农业中学”。
学校几经搬迁,规模逐渐扩大,办学条件逐步改善,1976年改名为星桥中学。
一九九六年八月迁址到现新校舍,占地面积20868.05平方米,全校绿化面积6922.87平方米,设有12个教室及3个实验室、3个仪器室、多媒体语音教室、电脑室、图书室、档案室、音美劳专用教室等。
现有12个教学班,580名学生,44名教职工,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28名,占专任教师数的百分之82.4,一级教师11名,占百分之32.4,本科学历11名,占百分之32.4,大专学历有23名,占百分之67.6。
近几年,参加余杭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成绩显著,在1996年被评为余杭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星桥中学是余杭区首批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学校。
几年来,学校加强了规范化管理,办学目标明确,管理制度、系列考评制度不断健全,各项校纪校规逐步完善,调动了教职员工参与管理的积极性,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
95年被评为“余杭市先进学校”,96年被评为“杭州市农村示范学校”,99年被评为“浙江省文明学校”,在98年美国教育考查团来我校考查。
2014年1月10日,召开了星桥街道民主协商议事会议2014年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党工委书记卞吉坤代表党工委、办事处所作的题为《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全力打造和谐、幸福、美丽星桥》的报告。
根据会议内容第一章第四节。
提升文教卫服务水平。
切实缓解入学难问题,继续协助区教育局做好星桥中心小学贾家分校项目、中心小学新建教学楼项目建设工作,完成星桥中心幼儿园汤家分园项目前期工作,谋划九年一贯制学校布点建设。
原有的学校基础设施狭小、破旧、容量小等现状,已经不能满足在校学生及教职员工的需要,因此决定筹措资金新建一座星桥九年一贯制学校。
/xxgk/zzjg/zjd/qwbgs_13111/bmwj/20 1401/t20140120_907133.html三、建设的必要性3.1创办九年一贯制学校是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的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根据城区发展规划和现有中小学布局实际,合理配置城区教育资源,改善城区学校办学条件,因地制宜地对城区学校进行布局和扩容提质。
切实解决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入学难的问题,充分保障人民群众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促进全市教育和谐健康发展。
随着福州市城市建设的突飞猛进,市区人口的增量递增,城区教育设施的配套明显滞后于城市发展的步伐,不少新建住宅小区教育设施不配套或配套不足,使城区居民子女入学难的问题更加突出。
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落实会议精神,合理配置城区教育资源,满足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位一,化解大班额矛盾的需要。
新建星桥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意义在于“七个有利于”。
一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二有利于学校干部队伍和教师队伍进一步优化,促进学校的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三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进行教育管理和教研机构开展业务指导。
四有利于教育体制改革、管理制度改革、人事工资制度改革。
五有利于小学、初中的衔接,降低了中小学的辍学率。
六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七有利于拉动城镇街道建设,促进星桥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社会效益。
实践证明,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是消除学校间办学条件和教学质量的差距,优化整合教育资源,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提高“普九”水平和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