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叙述描写经典总结 (1)

叙述描写经典总结 (1)

提升描写能力1.一句完整的语言描写+破折号+省略号的使用2.动作作提示语(初级版的动作描写)3.神态作提示语(初级版神态描写)4.提示语在中,提示语在后5.无提示语6.动作的细致描写(高级的动作描写)7.神态的细致描写(高级的神态描写)8.声音描写9.外貌描写10.心理描写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日照阳光喔作文一句完整的语言描写+破折号+省略号的使用一、完整的语言描写格式:提示语+标点符号+说的话提示语、标点符号,完整内容不能少,双引号,不能掉,掉了语言找不到。

标点符号顺口溜:语言描写实在妙,人物性格里面包提示语、标点符号,完整内容不能少双引号,不能掉,掉了语言找不到破折号,占两格,延长语调请用到省略号,分两格,语句中断来报道问号,感叹号,加重语气也用到第二讲动作作提示语(初级版的动作描写)动作作提示语第一步:在人物说话的过程中,哪些部位在动?头部(头、脖子)四肢(手、臂、腿、脚)躯干(肩、胸、背、腰)动作作提示语第二步:准确使用动词描写动作动作作提示语第三步:将动作跟语言结合起来动作作提示语=提示语+动作+语言课堂练习:以“郝安静打蚊子”为例,观察人物哪些部位动了,用什么动词来形容?例文:郝安静悄悄地放下手里的碗,慢慢地低下头,将头缓缓地转向右边,伸出右手,轻轻抬起,手掌展开成巴掌状,迅速地拍向额头,之后大声喊道:“看我不打死你——”第三讲神态作提示语(初级版神态描写)神态作提示语第一步:确定人物神态描写的部位课堂练习分步:观察老师生气的表情——说一说,看看老师的脸上哪些部位在动?总结:在描写人物神态的时候,我们可以抓住哪些部位进行描写?1.眉毛、眼睛、鼻子、嘴、脸2.有顺序地观察神态作提示语第二步:使用准确的动词★准确使用动词描写人物神态眉:抖拧扬竖挑弯皱耷拉挤眼:眯眨瞪盯瞅斜睁闭瞄瞥翻转环顾仰望瞻仰注视端详鼻:哼吸拱闻嗅一张一合喘着粗气嘴:歪咧叹嘟撅咬吼喝吐抿咂呼脸:拉长堆笑侧扬撇转气得发青吓得苍白羞得通红用一些富有表现力的动词或者形容词来描写神态,会使得神态描写充满文学色彩,富有诗情画意,增加文章的亮点。

神态作提示语第三步:神态作提示语=提示语+神态描写+说的话综合训练:刘禅看着烤鸭店油光发亮的烤鸭口水直流,他想买一只吃,可是口袋没有钱,正在这时,他在路上看到了一枚银元。

这时的他会有什么表情呢?例文:□□刘禅看着烤鸭店油光发亮的烤鸭口水直流,他想买一只吃,可是口袋没有钱,正在这时,他在路上看到了一枚银元。

他的眉毛瞬间竖了起来,两眼放光,张大嘴巴,赶紧跑过去,捡起了那枚银元,兴奋地叫道:“我有钱可以吃烤鸭了!”刘禅赶紧捡起那枚银元。

特别开心地将那一枚银元往上抛,然后接,又抛。

一不小心,那枚银元掉了,一直滚到了下水沟里。

想象一下,现在刘禅的表情会有哪些变化呢?例文:□□刘禅赶紧捡起那枚银元。

特别开心地将那一枚银元往上抛,然后接,又抛。

一不小心,那枚银元掉了,一直滚到了下水沟里。

刘禅跑到下水沟旁边,他非常地伤心,只见刘禅撇着眉毛,眼睛闪着泪光,满是悲伤,鼻子一张一合,嘴角往下垂,他哭着说:“啊,我的烤鸭,我的银元。

”第四讲提示语在中,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在中标点符号顺口溜前引号占一格,后引号有个伴。

冒号变逗号,逗号引号在一起,末尾两个好朋友。

提示语在中,要注意哪些方面?格式:□□“话”提示语,“话”1、当人物说话停顿时将提示语放在中间;2、当人物说话意思发生改变时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在中,要注意:动作神态有停顿,提示语要放中间,末尾不离小蝌蚪。

在故事《最勇敢的叮叮》中,有这样的对话情景:叮叮是一大早出门的,到了傍晚才回来。

叮叮刚到门口就喊了起来:“啊,吱吱!我回来了!”吱吱问:“你说的大海在哪儿?”叮叮回答说:“我们蚂蚁洞的东边呀!”把叮叮的话改成提示语在后,注意标点符号和格式。

“啊,吱吱!我回来了!”叮叮刚到门口就喊了起来。

“你说的大海在哪儿?”吱吱问。

“我们蚂蚁洞的东边呀!”叮叮回答说。

提示语在后,要注意哪些方面?1、“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情况时,提示语在后;2、接话紧凑时,接话人应用提示语在后;3、当提示语在后时,提示语的后面用句号。

第五讲无提示语起点练习:小丸子又在家里恶作剧,妈妈大半夜被她吵醒了。

实在是气急败坏!剧本:妈妈吼道:“小丸子你又在干嘛?”小丸子说:“我在一个人玩游戏呀!”妈妈说:“不许玩啦!”小丸子说:“知道啦——”妈妈说:“怎么还在玩?”小丸子说:“我就玩一下!”妈妈说:“不行!”小丸子说:“我就玩一下!!”妈妈说:“再玩我就抽你!”小丸子说:“我就玩一下!”妈妈说:“真是太可恶了,看我不抽你!”小丸子说:“我就玩一下嘛!”妈妈说......这样的剧本总是会给人不简洁,混乱的感觉,如何修改呢?生活中,有很多时候会出现你一言我一语的情况,比如:跟别人问路的时候;两人打电话的时候;同学生病关切地询问……根据当时的环境来设计人物的对话,让情节更加紧凑。

在什么情况下,要用上无提示语呢?知识点一:不用提示就知道对话双方的时候,使用无提示语。

特别注意:1、一个人说的话为一段;2、至少三句,最多五句;3、最后一段为省略号;4、前引号写在该行第三格。

生活中,很多时候,人们会聚集在一起议论某一件事。

例如:街道上发生了车祸,很多人围观;姚明进球了,球迷在观众席上说的话……根据当时的环境来设计人物的对话,让情节更加紧凑。

还在什么情况下,要用上无提示语呢?知识点二:人多嘴杂,不需要知道说话人是谁的时候,使用无提示语。

第九讲动作的细致描写(高级的动作描写)起点练习:情景预设:“老妈下班回家,我给她递上一杯热茶,她可感动啦!”练笔要求:请对妈妈喝茶的动作进行细节描写。

动作生动形象第一步:按照先后顺序分解动作。

练习解析:喝茶的坐姿—喝茶时手的动作—茶很烫时有哪些动作—表扬我时会有哪些动作第一步:放手机第二步:伸手第三步:端茶杯第四步:吹开茶叶第五步:喝茶第六步:点头第七步:笑第八步:拍肩膀动作生动形象第二步:运用准确的形容词来描写动作“速度”+“力度”形容词:速度:快:迅速、快速、急速、风驰电掣、大步流星慢:慢慢、磨蹭、缓缓、徐徐、步履蹒跚力度:轻:轻轻、微微、蹑手蹑脚重:重重、狠狠、排山倒海动作生动形象第三步:根据动作进行合理的联想速度:像蓄势待发的火箭、像草原上奔跑的猎豹……力度:如一个翩翩起舞的舞者、像一座大山压在心头、就像千斤重担落在我的肩上……温度:手心冒冷汗、就像在油锅里跳舞的水精灵、就像冬日暖阳般温暖、就像冰锥一样刺入我的心、就像烧红了的铁块、就像母亲的怀抱……形状:用力握紧的拳头像小山包……结果:就像要把地面震破一样、就像要冲破天际一样……颜色:好比熟透了的红苹果、就像猴子的屁股、就像寒冷刺骨的冰山……声音:像晴天霹雳、像喜鹊在唱歌、像妈妈在耳边的呢喃……动物:像轻盈的蝴蝶、像活蹦乱跳的袋鼠、像追捕猎物的野豹、像快乐翱翔的雄鹰……景物:像秋风里的落叶、像排山倒海、像暴风雨来临、就如随风轻盈舞动的雪花……第十讲神态的细节刻画(高级的神态描写)起点练习:情景预设:刘禅一回到家,看到餐桌上一大桌美食!练笔要求:对刘禅的神态进行描写。

练习解析:第一步:确定情感:喜悦,无奈,高兴,伤心,激动,失望,生气,欣喜,惊喜。

第二步:抓住神态描写的重点部位:眉毛,眼睛(目光),鼻子,嘴巴,脸第三步:根据神态部位的变化进行联想以“目光”为例子来练习:情感的多少,浓淡可以通过“目光”表现出来,然而情感的表现方式也可以从目光中看出。

所以,描写“目光”第一步:运用恰当的数量词+恰当的动词数量词:少:一丝,一缕,零星,少许多:无限,无尽,无穷动词:流露、闪烁、迸发、流淌、流溢、喷射、掠过…(动词由数量词决定)格式:××的眼里(动词)+(数量)+(情感)。

冰冰老师的眼里流露出无数的快乐。

温馨提示:因为这一块对小学的孩子来说不太好理解,所以只要孩子知道就行,不是重点。

描写“目光”第二步:根据“目光”带给人的感受,对“目光”进行联想感受:温暖,舒服,自在,轻松。

冰冷,害怕,难过,愤怒。

冷:冰冷,冷酷,寒冷……像北极的冰山,像冬日的冰雨,像把我置身于冰窖之中,像冬日里,有人往我身上泼了一盆凉水……热:火热,火辣辣……像灼热的开水,夏日的骄阳,燃烧的火焰……温暖:暖和,柔和……像春风拂面,春暖花开,冬日的暖阳……第十一讲声音描写“声音”应该是一个人除了名字,外貌以外最有标志性的特征了。

一个人说话的音调,语气,语速都是一个人情绪甚至性格的体现,在写作当中如果善于运用人物的声音描写,会把人物的特征塑造得更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如何能够写好一个人的“声音特色”呢?对声音的特色进行描写第一步:1、掌握声音的特色。

2、准确运用形容词描写声音。

词汇大积累:快:急促、快速、飞快、打快板、机关枪、上气不接下气……慢:舒缓、挤牙膏、吞吞吐吐、慢条斯理、结巴、奶声奶气、娓娓道来……高:高亢、激昂、响亮、嘹亮、高八度、响雷……低:低沉、低吟、闷雷、微弱……大:洪亮、震耳欲聋、大叫、呐喊……小:幽幽、细语、有气无力、抽泣、呢喃……好听:悦耳、动听、舒适、清脆、甜美、温和、婉转……难听:粗暴、粗鲁、刺耳、沙哑、尖叫、鬼哭狼嚎……其他:浑厚、铿锵有力、豪迈、尖细……对声音的特色进行描写第二步:1.对声音的联想2.对好听、难听的声音描写展开联想(动物、自然、乐器)好听:悦耳、美妙、动听、优美、甜美、柔和、轻柔、温柔、轻快、婉转、清脆……联想:宛如小溪的水哗啦啦的流淌/仿佛春天的细雨洒落树枝/像海浪轻抚沙滩/像微风拂面好似百灵鸟在春天里歌唱/犹如燕子的呢喃细语/似乎黄莺清脆的鸣叫像钢琴弹奏出美妙动听的乐曲/宛如耳边悠扬的笛声难听:刺耳、难听、干涩、粗暴、粗鲁、沙哑、尖叫、鬼哭狼嚎……联想:像炸雷/像小猫在钢琴上乱跳/犹如北风呼啸/宛如洪水冲垮房屋树木/像地动山摇/像山崩地裂/像北极熊在吼叫/像狼群在黑夜中嚎叫/好似乌鸦呱呱叫/像杀猪一般的嘶叫像破锣敲/猫爪抓墙/鬼哭狼嚎/像吉他断了一根弦格式:XX的声音是那么的________(好听/难听的词语),就像________(动物);又像________(自然);还像_______(乐器)。

第十二讲外貌描写在与人相处交流中,能够让别人最先记住的,一般是外貌。

从人物外貌的特点可以看人物性格,生活方式等等。

如果我们学会细致观察,并且能够运用方法把人物最有特点的地方描写出来,那么我们笔下的人物形象就容易被他人记住。

如何写好人物的外貌呢?里面可是大有文章。

知识点一:了解外貌描写包括哪几部分外貌描写部位:头部:头发(发型、发色)+ 脸(脸型、肤色、五官)体型:高矮胖瘦衣着:上衣裤子鞋配饰知识点二:外貌描写不需面面俱到,抓住人物外貌最有特色的地方进行描写比如,描写一个人的“头发”,可以从“发型,发色,发质”来描写:发型:长发,短发,平头,直发,卷发等发色:乌黑发亮,白发苍苍等发质:柔软,粗糙,蓬松等如果想让人物的外貌更加具体画面感,还可以加入联想:知识点三:特点+联想(比喻,夸张)发型、发色+比喻句:乌黑的直发,像黑色的瀑布倾泻而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