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会展专业核心课程设置问题
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地提升,会展业作为一类新兴的经济产业形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在中国逐渐形成了以北京、上海、广州、珠海和成都五大会展城市为中心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中西部”五个会展经济产业带。
会展业的人才市场日趋渐盛,专业人才供不应求,但从目前会展人才供给情况来看,我国从事会展业的人员大多都是从其他领域和岗位转岗调入的,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缺乏系统的会展知识和相应的操作技能,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会展专业人才的供给远远无法满足会展产业发展的需求,已成为制约我国会展业务开展以及会展组织水平提高的“瓶颈”。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高校的会展教育进入了空前的繁盛时期,很多高校相继开设了一些会展类专业,培养会展类专业人才。
可由于会展专业在国际上也只有三十多年的历史,再加上我国高校会展专业教育的理论体系尚未建立,各个高校会展专业建设很不规范,人才培养模式尚在摸索之中。
一方面是会展人才巨大缺口的存在,另一方面不少会展专业毕业的高职院校学生在选择就业时感觉非常“盲目”,不知道自己学了什么,能做什么,去哪里能就业。
用人单位反映这些学生尽管可以说是科班出身,但有些却连一些实用的、基本的岗位技能还没有掌握。
这就凸显了目前高职会展专业教育中存在了许多问题,诸如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问题、教学模式的问题、师资力量来源的问题等等。
笔者就本文谈谈高职院校会展类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会展类专业学生应培养的方向
从2003 年开始,国内一些高等院校积极适应会展业人才市场需求,开展会展本科教育,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培养高层次会展专业人员。
高校会展本科教育与高职院校会展专业在教学体制、课程设置、教学学时、师资实力、实验场所等方面有很大区别,必须清晰的认识到高职会展教学与本科会展专业教学的根本区别,本科会展专业教学特别强调知识的系统性、理论的完整性和素质的全面性。
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与本科教育院校竞争,只有立足于会展业发展需要并结合会展人才市场的实际需求来分析人才市场对学生的理论以及技能要求,以此为基准来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设置相应的课程。
目前会展人才市场对会展策划、会展项目管理等核心人才极度缺乏,在业界内外已是共识,对于这类属于会展专业
复合型核心人才在整个会展业犹如“金字塔”的塔尖,需求量很少。
会展市场上需求量最大的还是拥有会展相关技能的应用型辅助人才。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因此,高职院校应结合自己的办学特点,明确所培养的会展人才是属于哪一个层面,让自己培养的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清晰了解学习了该专业以后的就业方向和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有效减少学习的“盲目感”,从而真正提升学习的目的性和学习兴趣。
同时也适应了会展市场的人才需求,使学校对于会展人才的供给能够满足到市场上对于会展人才的需求,达到供需平衡,避免盲目地设立专业,盲目地培养人。
因此,高职院校对于会展类专业的设置以及学生培养的方向应立足于会展行业中实际的岗位需求,根据学生特点、构建相匹配的师资力量,从而培养具备一定的会展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具备“动手能力”的,能满足会展行业发展中所涉及的各“工种”的“熟练工”。
二、高职院校会展类专业核心课程设置的现状及问题
会展是以信息交流和视觉传达为目标而进行的“信息传播活动”,是一个整合度高、涉及知识面广、技术操作性强的一门多学科综合交叉专业。
就是说,无论会展策划、会展管理还是会展设计,会展人员既要懂展览、懂市场,又要懂管理、懂沟通语言。
这就需要会展专业人员具备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良好的服务理念、宽阔的思路、敏锐的洞察力、超前的预见性以及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宣传推介、实践操作能力,还应具备良好的会展职业修养、文化素养和艺术气质。
基于这些原因,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开设的各类会展类专业有的设在管理类学院下面,具有明显的管理专业倾向;有的在国际经济与贸易院系下开设,带有经济贸易专业的痕迹;有的设在艺术与设计学院下面,有很强的艺术类专业特色;有的设在外语专业院系下,对语言的要求特别的高;还有设在营销专业下的会展策划,设在机械工程下面的会展搭建设计等等。
各个院校为了突出专业特色,课程设置不尽相同,都带有很明显的依托学科的专业倾向。
而且这些院校会展专业的课程设计大都依照传统的思路,针对性不强,结果造成课程泛而杂,全而乱,希望让学生多学一点,但往往事与愿违。
由于课程不体系,在知识点,技能点等方面,教学的组织与管理都不能到位,教师各行其是,各教其课,学生被动应付,难以成材。
既然各个高校在开设会展专业时加上了“会展”二字,那么就应该在其课程体系中包含作为会展专业的必须设置的核心专业课程。
不然,纵然再有特色,都不是培养会展人才,而只是挂了会展的名而已,这一点在我国会展专业建设中必须严肃对待,加以纠正。
三、解决问题的方法
鉴于会展是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高职会展教育培养的主要是技能型人才,因此在进行搭建课程体系架构、核心课程设置时,要根据会展类岗位的需求,培养相关的技能,充分考虑高职会展教育的特点,依据会展学科的性质搭建高职会展专业的课程系统构架,从而达到高职会展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我们知道课程就是要传递给学生预期的与非预期的信息、技能与态度,核心课程设置是专业建设的基础。
针对高职院校开设的会展专业课程,一定要依据高职会展专业技能型的培养方向,明确在每门核心课程的学习中,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应该能达到预期目标与所获得的技能。
我们不能仅仅在课程前加缀了“会展”二字就行了,在没有对其内涵和结构进行深入的梳理,就加入了专业课程的安排,这样必定造成学生理论基础不厚实,动手能力不强。
国外不少学者对会展人才应具有的知识结构作了广泛的调研,总结得出会展从业者应具备五大知识和技能,按其重要程度排列为:法律金融知识、管理知识、公关营销知识、经济分析知识、文化伦理知识。
我们以次为依据进行了调研,再结合会展教育界一些学者的意见,梳理出以下一些课程作为会展专业的核心课程。
认为这部分课程各类学校的会展类专业的课程设计都应包含进去,他们分别是《会展概论》、《会展策划与组织》、《展示设计》、《场管管理》、《会展信息管理》、《参展实务》、《会展营销》等。
这些涉及会展专业的核心课程应该有统一的教材、统一的大纲、统一的教学组织,这样才能保证会展专业的健康成长。
高职院校在培养会展专业人才时,首先要明确的是让学生通过学什么样的课程,培养哪些方面的技能,才能适合市场需求,在会展行业中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
这就要求高职院校需对会展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进行认真思索,院校在发展自身特色的同时,也要学生掌握会展业通用的基本理论、实用的岗位技能。
因此探讨关于高职会展类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摆在会展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