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沪粤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第六章达标测试卷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1.早晨起床后刷牙,用力挤牙膏时,静止在管内的牙膏被挤出,这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被挤压的部分向内凹陷,这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

2.下图是一位老人与手推车的对话,写出对话中所含的物理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题)(第3题)(第5题)3.如图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一物体,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该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是________N。

4.小强用10 N的水平推力匀速推动放在水平地面的课桌,则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某同学将该课桌内的书包拿走后,把课桌沿原路用水平力推回的过程中,课桌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10 N。

5.如图是同学们在老师指导下探究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

将该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后,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________(填“变化”或“不变”)。

剪断悬线OA,将观察到小球下落的方向是________的。

6.搬运砖头的独轮车,车厢和砖头所受的总重力G=1400 N,独轮车有关尺寸如图所示,则动力F=______ N;为了更省力,工人师傅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第6题)(第7题)(第8题)7.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F1和F2把重物匀速向上提起(不计摩擦),则F1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2。

8.如图所示为探究滑轮组作用的实验装置,钩码总重6 N。

实验时要竖直向上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由图可知拉力大小为________N,动滑轮重________N,将弹簧测力计向上移动15 cm,则钩码上升的高度为________cm。

(不计一切摩擦及绳重)9.在如图所示的杠杆上的B点挂一重物,在A点对杠杆施加一个最小的力,使杠杆平衡在图中所示的位置。

试画出这个力F1的示意图和力臂L1及物体重力的示意图。

(第9题)10.根据题中所给出的滑轮,用笔画线代替细绳画出绕法。

(要求所给的滑轮都利用)(第10题)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11.如图所示,其中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12.踢足球是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下列与踢球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踢球时,脚对球施加了力,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B.只要脚对球施加的力大小相同,其作用效果一定相同C.踢出去的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D.整个过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13.如图所示,小球被压缩的弹簧弹出后,在光滑水平地面上滚动的过程中受到()A.重力、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摩擦力C.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弹簧的弹力D.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使小球向前滚动的力(第13题)(第14题)(第15题)(第16题) 14.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用手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情景。

先用一只手分别压在玻璃板和桌面上滑动(图甲、乙),然后再用另一只手作用在这只手上,并在桌面上滑动(图丙),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图甲和图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B.图乙和图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C.比较图甲和图乙,感觉图甲的阻力大D.比较图乙和图丙,感觉图丙的阻力大15.如图所示,在处于水平平衡的杠杆的A点,挂上4个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 g,g取10 N/kg),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作用在杠杆B点的力大小为()A.15 N B.6 N C.3 N D.1.5 N16.重为G的均匀木棒竖直悬于O点,在其下端施一水平拉力F,让棒缓慢转到图中虚线所示位置。

在转动的过程中()A.动力臂逐渐变大B.阻力臂逐渐变小C.动力F逐渐变大D.动力F保持不变17.如图所示的各种情况中,用同样大小的力F将重物匀速提升,若不计摩擦及绳与滑轮的重力,物重最大的是()三、实验探究题(第18题6分,第19题10分,第20题8分,共24分) 18.下表是小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第18题)测量对象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N·kg-1)物体1 0.1 0.98 9.8物体2 0.2 1.96 9.8物体3 0.3 2.94 9.8(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天平和____________。

(2)请根据上面表格中的数据,在图中画出重力与质量之间关系的图线。

(3)分析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左端固定,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上面粘有橡皮泥的滑块通过细线与弹簧测力计右端相连,细线与木板平行。

小明同学利用此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的关系”。

实验操作如下:(第19题)次数 1 2 3 4 5 6 滑块和橡皮泥的总重G/N 0.5 1.0 1.5 2.0 2.5 3.0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0.2 0.4 0.6 0.8 1.0 1.2①把橡皮泥粘在滑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滑块和橡皮泥的总重,记为G。

②将粘有橡皮泥的滑块放到水平木板上,通过水平细线和弹簧测力计相连,用手向右拉动木板,待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后,读出示数F。

③多次改变滑块上橡皮泥的质量,并重复步骤①②,记录相应数据如表所示。

(1)当F=0.6 N时,滑块对木板的压力F N=________N,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 f=________N。

(2)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乙中作出F-G图像。

(3)由F-G图像可得,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F f与压力F N成________。

(4)向右拉动木板时,快拉或慢拉对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无影响?________。

20.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第20题)(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2)如图乙所示,在左侧刻度线“2”处挂2个钩码,在右侧刻度线“4”处用调好的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杠杆,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左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其示数为F2,则F2______F1;再将弹簧测力计斜向右拉,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其示数为F3,则F3______F1。

(均填“>”“=”或“<”)(3)得到实验结论后,利用图乙所示的装置,只借助杠杆上刻度线,右侧只使用弹簧测力计,左侧只悬挂重物,若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是0~2.5 N,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通过计算可知,悬挂的重物最重可达________N。

四、计算题(第21、22题每题6分,第23题9分,共21分)2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绳重和摩擦不计,当物重G=1 600 N、拉力F为450 N时,可使物体匀速上升,求:(1)动滑轮的重力;(2)当被提起的物体重为G′=2 600 N时,拉力F′为多大可以使物体匀速上升。

(第21题)22.课外学习小组在探究“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实验时,实验数据如表。

拉力F/N 0 0.5 1 1.5 2 2.5 3 3.5 4弹簧长度/cm 22 23 24 25 26 27 28 28.5 28.6 (1)在一定范围内,弹簧所受的拉力F与伸长量ΔL(ΔL=L-L0,其中L0指弹簧不受力时的长度,L是指弹簧受到拉力F时的长度)成正比,即F=kΔL(其中k 叫做劲度系数,对同一个弹簧来说是一个固定不变的值),请你根据该小组的实验数据计算出该小组同学所用弹簧的劲度系数k。

(2)当弹簧所受拉力为F1时,弹簧长度是25.5 cm,求该弹簧所受的拉力F1。

23.如图是举重运动员小宇自制的训练器械,轻杆AB长1.5 m,可绕固定点O 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A端用细绳通过滑轮悬挂着体积为0.015 m3的沙袋,其中OA=1 m,在B端施加竖直向上大小为600 N的作用力时,轻杆AB在水平位置平衡。

(装沙的袋子体积和质量、绳重及摩擦不计)(1)请在图中画出杆在B点的受力示意图,并画出这个力的力臂。

(2)试求沙子的密度。

(第23题)答案一、1.运动状态;形状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点拨:老人对手推车施加推力的作用,由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手推车同时对老人产生反作用力。

3.3.2点拨:如题图所示的弹簧测力计,它的最大刻度值是10 N;刻度上每一小格表示0.4 N;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2 N+3×0.4 N=3.2 N,则物体对测力计的拉力为3.2 N,所以该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拉力是3.2 N。

4.10;小于5.不变;竖直向下点拨: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因重力方向、小球的拉力方向仍然是竖直方向,所以会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不变;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剪断悬线OA,将观察到小球下落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6.420;手向后移动或者重物靠近轮子放一些点拨:车轮的转轴处为支点,动力臂L1=1 m,阻力臂L2=0.3 m,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L1=GL2,即:F×1 m=1400 N×0.3 m,解得F=420 N。

已知车厢和砖头所受的总重力不变,增大动力臂(即手向后移动)或减小阻力臂(即重物向前移动),都能减小动力,更省力。

7.小于点拨:从图中可看出,有2股绳子在拉重物,竖直向上拉绳子时,拉力是重力的二分之一;斜向上拉绳子时,动力臂变小,因此拉力变大,即F1小于F2。

8.匀速;2.4;1.2;59.解:如图所示。

(第9题)10.解:如图所示。

(第10题)点拨:从定滑轮绕起,逐个顺次连接,不能重复,最后拉力的方向应该是向上的。

滑轮组用4股绳子承担物重。

二、11.B12.D13.A点拨:由于水平地面是光滑的,所以没有摩擦力,小球被弹出后,不再受弹簧的作用力,在光滑水平面上滚动的过程中,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 和竖直向上的支持力F的作用。

14.C15.D16.C点拨:杠杆在转动的过程中符合杠杆的平衡条件,即阻力为木棒的重力,大小不变,木棒在竖直位置时,重力的力臂为0,转过θ角后,重力力臂(阻力臂)逐渐增大,故B错误;当木棒在竖直位置时,F的力臂是杠杆的长度,且力臂最长,当杠杆转过θ角后,力与杠杆不再垂直,所以动力臂变小,故A错误;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增大,而动力臂减小,所以动力逐渐增大,故C正确、D错误。

17.C点拨:定滑轮的特点是能够改变力的方向,但是不能省力;动滑轮的特点是能够省一半的力,但是费距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