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生物圈与生态系统

生物圈与生态系统1.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天鹅湖 B.天鹅湖的所有植物 C.天鹅湖的所有动物 D.天鹅湖的所有生物2.a→b→c→d是一条捕食食物链,下面有关这条食物链的叙述错误的是( )A. c与b间是捕食芙系B. 物质和能量是沿食物链流动的C. b、c是消费者,d为分解者D. 难以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这条食物链,d中含量最多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水稻”和“青蛙”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 )A.生产者、生产青B.消费者、生产者C.生产者、分解者D.生产者、消费者4.下面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中必不可少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B.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是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的C.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即使遭到严重破坏,也能较快必得D.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的效率是10%~20%5.下图为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蛇和鹰之间只构成捕食关系B.图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卜鼠<-蛇卜鹰C.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分解者D.若该生态系统受到重金属汞的污染,体内积累汞最多的是鹰6.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A.水土流失 B.气候改变 C.生物多样性受损 D.以上都可能7.在天然的草原生态系统中,狼由于某种疾病而大量死亡,下列最符合较长时间内鹿群数量变化的曲线是()8.如图所示是2011年“水是生命”国际大学生海报比赛的金奖作品。

全幅作品呈沙漠的颜色,图幅上端有一浅滩水域,周围围满了各种动物:袋鼠、麋鹿、鹤……乃至人类。

下列说法错误的()A.作品的创意是曾让人类引以为豪的地球,却再也没有第二个绿洲B.画面的震动感,在于一种大和谐中包藏的尖锐的残酷C.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上述生物都是生产者D.作品中蕴含了光的反射等科学原理9.下列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东昌湖及湖内的所有生物 B.冠县万亩梨园内的全部梨树C.聊城植物园内的所有荷花 D.聊城姜提乐园内所有生物10.“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食物链可以准确的表述为()A.蝉→螳螂→黄雀 B.黄雀→螳螂→蝉C.植物→蝉→螳螂→黄雀 D.黄雀→螳螂→蝉→植物11.2月2日是世界湿地日。

我国目前有22个国家级湿地公园,海阳市小孩儿口湿地公园是其中之一。

以下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特点的是()A.湿地是在多水和过湿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 B.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C.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 D.沼泽是最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12.动物在自然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利用周氏啮小峰防治美国白蛾,体现了动物具有()A.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 B.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C.帮助植物传粉的作用 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的作用1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越来越少。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造成蛙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的是()A.栖息地和繁殖环境遭破坏 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C.青蛙之间的生存斗争加剧 D.人类的大量捕杀14.在生态系统中,一些有害物质如铅、汞等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

下列各项中能够表示某食物链中生物体内有害物质数量关系的图示是()15.右下图是以一条食物链中每个营养级生物数量的多少绘制成的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其中1、2、3分别代表第一、二、三各营养级的生物。

下面各食物链中,与该金字塔最相符的是()①草②树③植食性昆虫④兔⑤食虫鸟⑥狼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⑥16.在一片森林中,有土壤、水、阳光、空气、还生活着各种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共同组成了()A.生活环境B.非生物因素C.生态系统D.生物因素17.某地大量捕杀青蛙,结果虫灾暴发,粮食减产,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环境污染B.消费者减少C.食物链被破坏D.缺水干旱18.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在落叶化作“春泥”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阳光19. 2011年3月,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造成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最近从日本近海海水中检测出放射性铯。

在硅藻→浮游动物→鲱鱼→鳕鱼这条日本近海食物链中,铯含量最高的生物是()A.硅藻 B.浮游动物 C.鲱鱼 D.鳕鱼20.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简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食物网中共有四条食物链B.如果鹰的数量突然大量减少,则短时间内草的数量会减少C.该生物系统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D.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汞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累汞最多的生物是鹰21.下列对象分别在孝感及相关县市,其中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孝昌的观音湖B.孝感的双峰山C.云梦的蔬菜基地D.安陆钱冲的古银杏群22.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湖泊 B.一座小山 C.一株大柳树 D.一条河流23.下列关于右圈“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是生产者,②③④是消费者B.①固定太阳能的多少将影响②③的数量C.图中包含的食物链是①一②一③一④D.图中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24.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就越强。

下表为某科研人员对4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和数量的调查统计结果,根据表中数据分析推断,调节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是()25.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较长时间内维持相对稳定,体现了生态系统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②表示呼吸作用于B.乙固定能量的多少决定丙、丁的数量多少C.乙、丙、丁构成的食物链是乙→丙→丁D.能量沿食物链流动,在丁这一级积累最多26.下图为一个生态系统中某些生物的相对数量关系,这些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

能量在甲、乙、丙三者中的流动方向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乙→甲D.甲→丙→乙27.中国是世界上使用农药和化肥最多的国家,残留的农药最终进入人们的餐桌;长期使用化肥使土壤板结,耗水量不断增加等等,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2008年,上海科学家培育出的节水抗旱的“绿色超级稻”已经在全国一些地区推广种植。

请解答:(1)“残留的农药最终进入人们的餐桌”说明有毒物质会随着_______的积累,最终将危害的健康。

(2)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使农田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的能力是有限的。

(3)科学家利用水稻基因数据库培育多品种水稻,实际上这是多样性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28.下图所示是某地农民采用的笼养蝇蛆法而形成的生态系统成分简图。

请分析下图,并按题目序号选择合适的选项。

(1)构成此生态系统最主要的生物成分及其在生态系统所属成分分别是()A.猪、消费者 B.蝇(蛆)、分解者 C.人、管理者 D.农作物,生产者(2)建立此生态系统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鸡的产蛋量 B.提高农作物对于光能的利用效率C.充分利用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并减少环境污染D.增加整个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供给总量,并使之百分之百流向下一环节(3)通过微生物的作用,猪粪等物质可被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为农作物所利用。

这类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所属的成分及其分解有机物的方式依次为()A.消费者、呼吸作用 B.分解者、分解作用C.生产者、光合作用D.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蒸腾作用(4)下列有关蛆和蝇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蛆是蝇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的幼虫 B.蛆是蝇不完全变态发育过程中的幼虫C.蛆与蝇是同种生物的不同称谓 D.蛆和蝇没有关系,是两种不同的生物(5)为了减少害虫对于农业产量的影响,使农作物高产,人们常通过喷洒农药的方法来消灭农田中的害虫。

残留的农药通常会通过在人体中富集()A.水 B.空气和土壤 C.食物链D.皮肤接触29.地球的“肾脏”——湿地,是富有生物多样性、多功能的生态系统,包括自然湿地和人工湿地两大类。

对于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右图是某城市为净化生活污水而建立的大型人工湿地公园示意图,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该图示还不能被称之为生态系统,因为还缺少构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

(2)分析上图,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主要被湿地中的利用,达到污水净化的目的;此类生物在湿地生态系统中扮演的角色是。

(3)一段时间后,管理员还放养了一些鱼,以限制藻类及浮游动物的过度繁殖,请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4)目前,保护湿地及其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

30.科学探究小组做了四个生态瓶,编号分别为A,B,C,D。

在瓶中分别加入适量的澄清池塘水(pH=7)、一定量的小鱼、螺蛳、小虾,并放入等量的水草,瓶口密封(如图所示)。

然后摆放在阳光充足的窗台上。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1)图中属于脊椎动物的是(2)在生态瓶中,水草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3)持续光照8小时后,瓶内液体pH最接近7的生态瓶是。

(填字母标号)(4)若要研究小虾对水草生长的影响,最好选择两个生态瓶进行观察比较。

(填字母标号)(5)通过对四个生态瓶内水草、鱼、螺狮、虾的进一步观察,结果却发现:D生态瓶内的虾存活时间最短,你认为其重要原因之一是。

31.右图所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据图回答:(1)光、CO2、H2O等属于生态系统的部分,图中生产者是。

(2)螳螂的发育过程要经过三个时期,属于不完全变态。

(3)螳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表达了食物链中部分生物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请写出图示中的食物链:。

(4)铅中毒会对人体造成伤害,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我国共发生了16起血铅事件。

若此生态系统受到铅污染,一段时间后体内积存铅最多的生物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