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的安全防范方法》安全主题班会课件

《常见的安全防范方法》安全主题班会课件


水基型灭火器 干粉灭火器
二氧化碳灭火器
使用方法: 1 灭火时,燃烧处5米左右,放下灭火器。 2 如在室外,应选择在上风方向喷射。 3 操作者应一手紧握喷枪、另一手提起储气瓶上的开启提环。如果手轮式 的,则向逆时针方向旋开,并旋到最高位置,随即提起灭火器。操作者应 先将开启把上的保险销拔下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在室外使用的,应选择 在上风方向喷射,并且手要放在钢瓶的柄上,防 止冻伤。在室内窄小空间使用的,灭火后操作者 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
3 轨交是在相对封闭空间运行,一旦突发紧急情况,要保持冷静, 等待工作人员的广播和疏散指令。
4 及时通知家人或报警。保护好现场。伤势严重应及时拨打120 求助。
2 网上报警 公安机关网站设有“报警岗亭”等相关栏目,可通过这些栏目 网上报警。
3 短信报警 2009年1月10日起,公安部将全国短信报警号码定为
你曾经遇到过险境或突发事件吗? 你身边有哪些安全隐患吗? 你是如何处理的呢?
常见的安全防范方法
第一课 常用的求助方式
讨论:遇到突发事件,你知道有哪些求助求救的方式?
一 报警
1 电话报警 2 网上报警 3 短信报警
投币电话、家用电话、机等拨打报警电话无需付费。
事件1 :2018年8月的一天,浙江一位女青年,乘坐滴滴顺 风车时,遭司机杀害。
122 交通事故
当发生交通事故或纠纷,可拨打122。
120 医疗救护
遇到自己或他人突发重伤、昏倒、呼吸困难等状况, 可拨打120求救。
讨论:发生交通事故时,应该如何应急处置?
1车辆发生倾斜或侧翻事故时,保护头部、尽量固定身体,不盲目 跳车,不大喊大叫。
2 车辆一旦发生火警,要听从司售人员的指挥,不慌乱有秩序地逃 离。要学会使用救生锤、车门开关等急救设施。
二 其他救助方式
1 发出响声 ,大声呼喊,吹响哨子,或猛击金属物等可以发 出响声的物品。
2 利用光线, 开关手电筒,或用镜子反射太阳光等。闪照六次,停顿后再 重复。
3 抛掷软的物品,在高楼上,可以往楼下抛掷软的东西,如枕头、塑料空 瓶等以引起路人注意。
4 制造烟火,在野外,白天燃烧树枝、青草等植物发出烟雾;夜晚燃烧 火堆,发出明亮耀眼的火光。
迅速止血的方法
创伤包括皮肤破损、血管及神经断裂、骨折等,出血非常常见,其中肉眼可见的叫外出血,只要不是大动脉出血, 得救的机会就比较多。内出血不易判断,当出血量达到一定程度伤者会休克、疼痛。
四种常用的止血方法 压:当伤口流血时用手按住出血区。分两种:一种是伤口直接压迫,无论用干净纱布还是其他布类物品直接按在出 血区,都能有效止血。另外一种是指压止血法。用手指压在出血动脉近心端附近的骨头上,阻断运血来源,以达到止血目 的。后者需要培训才能学会。 包:包扎所用的材料是纱布、绷带、弹性绷带或干净的棉布或用棉织品做成的衬垫。包扎的原则是先盖后包,力度 适中。先盖后包,即先在伤口上盖上敷料(够大、够厚的棉织品衬垫),然后再用绷带或三角巾包扎。这是因为常用的普通 纱布容易摩擦伤口,给后续处理增加难度。力度适中指的是包扎后应止血有效,检查远端的动脉还在搏动;包扎过松,止 血无效;包扎过紧,会造成远端组织缺血缺氧坏死。 塞:用于腋窝、肩、口鼻或其他盲管伤和组织缺损处的填塞止血法,是用棉织品将出血的空腔或组织缺损处紧紧填 塞,直至确实止住出血。填实后,伤口外侧盖上敷料后再加压包扎,达到止血目的。此方法的危险在于用压力将棉织品填塞 结实可能造成局部组织损伤,同时又将外面的脏东西带入体内造成感染,尤其是厌氧菌感染常引发破伤风或气性坏疽。 所以,除非必要时,尽量不采用此法。 捆:止血带止血法,通常用于手术时,用以控制肢体出血是有效的,但可能造成神经和肌肉的损伤,也会因肢体缺血 引起全身性并发症,不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不要使用此法。 1、止血带不直接与皮肤接触,利用棉织品做衬垫。 2、上止血带松紧要合适,以止血后远端不再大量出血为准,越松越好。 3、止血带定时放松,每40分钟—50分钟松解一次,松解时要用手进行指压止血2分-3分钟,然后再次扎紧止血带。 4、做好明显标记,记录上止血带的时间,并告诉接替人员。上止血带总的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3小时。
郊游、野营伤害的预防
保证郊游、野营活动的安全 孩子在小的时候经常会参加一些学校组织的郊游、野营 活动,这些活动的地点大都远离城市,比较偏远,物质条 件较差,因此,要增强这方面的安全意识。在野营或者是 郊游时,要准备好手电筒和足够的电池,以便夜间照明使 用。而且还要穿运动鞋或旅游鞋,不要穿皮鞋,穿皮鞋长 途行走脚容易打泡。同时还要准备充足的食品和饮用水。 晚上注意充分休息,以保证有充足的精力参加活动。不要 随便单独行动,应该结伴而行,防止发生意外。在这类活 动中,一定要有成年人组织、带领。准备一些常用的治疗 感冒、外伤、中暑的药品。早晨夜晚天气较凉,要及时添 加衣物,防止感冒。而且不要随便采摘、食用蘑菇、野菜 和野果,以免发生食物中毒。
5 爸妈不在家,爷爷突然晕倒了。
6 炒菜的时候,油锅突然着火。 7 房门不小心被锁上了,又没带钥匙,厨房还烧着东西。
8 看见高楼上有人处于危险状况。
四 课后作业:
1了解各类公共交通工具的车门应急开关的使用方法。 2安全出行中行走、骑车、乘车时有哪些不文明行为? 有哪些安全的注意事项?
你还知道哪些遇险的防护措施和自救方法?
5 拼字求救,在野外,可利用树枝、石块或衣服等在 空地上堆出SOS或其他求救字样,每个字最少长6米, 以吸引空中救援人员的注意。
SOS是国际求救信号,日常中, SOS通常被理解为:“Save Our Ship”(拯救我们的船)“Save Our Souls”(拯救我们的灵魂)。
6 发摩尔斯电码,也可以用声音、灯光等发出“三短三长三短”的摩斯电 码传达求助信息。
12110
报警时要注意哪些事情?
无论是110、120、还是119. 报警的时候,要强调: 何人、何事、何情况、何时、何地,这五要素! 1、何人: 报警人?现场有啥人?多少人? 2、何事: 打架、抢劫、群殴、杀人、放火?火灾、死伤?等等 3、何情况: 死伤人数?群殴人数?是否失控?火灾情况?等等~~ 4、何时: 看到时间,发生时间,现在时间等等 5、何地: 发生地点,具体详细! 报警后,根据接线员的提问,冷静简明扼要的按照提问的内容回答即可。
社会实践中的安全保证
中小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常有机会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例如开展社会调查,到工厂农村参加义务劳动,参加各类公益活动等等。这时 的重点应该是做好社会实践中的安全工作。
在参加这些社会实践时,最重要的是要遵守活动纪律,听从老师或有关管 理人员的指挥,统一行动,不可以擅自做主。要在指定的区域内活动,不要随 意四处走动、游览,防止意外发生。对活动现场的一些电闸、开关、按钮等, 不可以随意触摸、拨弄,以免发生危险。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还要认真听取有 关活动的注意事项,了解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不懂的地方要 询问、了解清楚。参加劳动过程中,青少年必然要接触、使用一些劳动工具、 机械电器设备。在这个过程中,要仔细了解它们的特点、性能、操作要领,严 格按照有关人员的示范,并在他们的指导下进行。
1905年4月1日,德国最先采用。S与O是摩斯电码中少有的连续码,而且 对操作员来说较易使用。而SOS在往后也成为一个易记,实用的求救方 式。
三 情境练习。 。1 爸爸妈妈正在。 睡觉,小明发现楼下着了火。 2 放学回家,小芳闻到屋子里有浓重的煤气味。
3 放学时奶奶接你,回家发现自己家门虚掩着,锁被撬了。 4 当你一个人在家,有人叫门说是你爸爸的同事,从猫眼看 也不确定身份。
当时女孩有没有求助?她用了哪些方法求助求救的?
女孩有求助。她通过微信的方式向朋友求助。
讨论:就这个事件,你觉得用什么方式求助求救会更好?
110 匪警
962777是燃气服务(报修)热线。
遇到抢劫、盗窃、打架斗殴等事件或在紧急状态下需要公 安机关帮助时,拨打10报警。
发生水、电、燃气等各种紧急事故,但不知道相关部门电 话号码时,也可以拨打110求助。
事件2: 上海商学院徐汇校区一学生宿舍楼发生火灾,火势迅 速蔓延导致烟火过大,4名女生在消防队员赶到之前从6楼宿舍 阳台跳楼逃生,不幸全部遇难。火灾事故初步判断原因是,寝 室里使用“热得快”引发电器故障,引燃周围可燃物。而学生 怕被追责没有及时报警。
119 火警
遇到火灾、煤气、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等 事故时,可拨打119报警。
安全
珍爱生命的前提。如果我们不加强安全意识,视安全 隐患而不顾,对安全问题,措施不及,防范不严,把 生命当儿戏,那么造成的后果则不堪设想。我们要了 解常见的安全防范方法和学会常用的救助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