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大院
石家大院坐落在千年古镇杨柳青,始建于1875年,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其建筑结构独特,砖木石雕精美。
暑假,我和妈妈游览了这座清末民初天津八大家之一“尊美堂”宅第。
走进正门,只见整个建筑四合连套,气势恢宏,装饰豪华,古朴大气,共有18个院落,278间房屋。
其中大多数房间已经改成陈列室,长廊墙壁上的剪纸也是美轮美奂,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花厅、书房和戏楼。
花厅正中摆放着一个玉石白菜,因为白菜的谐音是“百财”,寓意“人财两旺”。
在花厅的隔断上还有一个木雕的“八扇屏”,这是石家保存下来的木雕珍品。
虽说是八扇屏,但正反却是十六扇。
雕刻内容是四季花鸟,从玻璃两侧看图案完全一致,当年中间夹的是层纱,能起到只听其声,不见其人的效果。
书房是石家主人石元仕读书、作诗的地方。
房内有石元仕和他干儿子的塑像,其塑像栩栩如生。
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据说当年石元仕保护杨柳青有功,慈禧太后封官四品赏顶戴花翎,并赐牌匾“乐善好施”。
可这个“善”字却少了一点,那是因为慈禧太后认为
自己才是十全十美的大善人,石元仕比起她来还是差了那么一点,所以“善”字就少了一点。
整个大院的最高建筑就是戏楼了。
戏楼顶子做得十分巧妙,木质结构外面是铅皮封顶,并用铜铆钉铆成一个篆体的大型“寿”字。
戏楼内冬暖夏凉,而且音质良好。
冬暖是因为戏楼的地面下是纵横交错的烟道,加之用地炉取暖,使热空气上升,就相当于现在的地暖。
瞧,百十年前的人都懂得用地暖。
夏凉是因为戏楼地面和墙壁铺的都是青石板,本身就比较阴凉,再加上两边的拱门是空气形成对流。
戏楼一楼是看戏的地方,二楼走廊是保镖巡逻的地方。
奇怪的是一楼和二楼之间却没有楼梯,完全要靠轻功上去。
看来,要当大户人家的保镖,不但要武功好还要轻功一流。
不然,搬梯子上楼可就麻烦了。
我和妈妈一路穿堂过院,最后来到花园。
只见亭台楼阁,小桥流水,绿意盎然,颇有一丝江南风韵。
石家大院好美啊,它不但有宝贵的艺术价值,更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有机会我还要再来。
指导老师:史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