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16)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名著导读《朝花夕拾》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16)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写作名著导读《朝花夕拾》
复习试题一(含答案)
96.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是鲁迅所写的一部回忆散文集,最初以《_________》为总题,陆续发表于《莽原》半月刊。

其中鲁迅在《琐记》中提到离开故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寻别一类人们去”,他起初选择了无须学费的南京水师学堂,因为感到“不合适”和“乌烟瘴气”,他随后又考入了_____________ ,在这个学堂里,他最喜欢阅读的一本书是《_________》,首次知道赫胥黎、苏格拉底等人的思想。

【答案】《旧事重提》躲避流言和中伤矿路学堂《天演论》【解析】
【详解】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

结合“流言的来源,我是明白的,倘是现在,只要有地方发表,我总要骂出流言家的狐狸尾巴来,但那时太年轻,一遇流言,便连自己也仿佛觉得真是犯了罪,怕遇见人们的眼睛,怕受到母亲的爱抚。

好。

那么,走罢!”可知离开故乡原因是:躲避流言和中伤。

结合“‘乌烟瘴气’,庶几乎其可也。

只得走开”“于是毫无问题,去考矿路学堂去了”可知第二来到的学堂是矿路学堂。

结合“看新书的风气便流行起来,我也知道了中国有一部书叫《天演论》”可知最喜欢阅读的是《天演论》。

根据阅读的相关名著,完成题目。

97.选段选自__________,文中的“他”叫__________。

(填人名)
“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

”?说这话的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

98.《狗·猫·鼠》中作者仇猫的理由是什么?
【答案】
97.《朝花夕拾》范爱农
98.一是它的残忍,对弱者的戏弄;影射人们的幸灾乐祸,折磨弱者的劣性。

二是它的媚态,形如狮虎却奴颜婢膝,摇尾乞怜。

三是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

四是以为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

【解析】
97.本题考查名著知识的掌握。

这个文段,出自鲁迅的《朝花夕拾》中的《范爱农》一文。

文段中的“他”指的就是范爱农。

“看人总象在藐视。

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可见他是一个倔强耿直、愤世嫉俗,同时又是个穷困潦倒的人。

98.本题考查名著知识的掌握。

要求学生对课后推荐的名著加以识记,尤其是名著里主要的知识点要记牢。

作者在《狗·猫·鼠》中说明自己“仇猫”的近因,刻画出“猫”的主要特征;再以童年的追叙,交代了“仇猫”的远因;最后批判“中庸之道”,指出它的实质是纵恶养奸;作者表面上讨厌猫,实际上却鞭挞了具有与猫类似习性的一类人,如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正人君子”、军阀统治者的帮凶。

作者借追忆自己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最终却惨遭杀害的往事,表达了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施暴者的憎恨。

99.看《朝花夕拾》,我认识了她:讨孩子们喜欢,对孩子们的调皮行为似乎理解包容,而实际上,她两面三刀,唆使孩子偷母亲的首饰,并喜欢散布谣言,她是(_______)。

我还认识了她:没有文化,愚昧迷信,而实际上,她富有爱心,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_______)(事件)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她是阿长。

【答案】衍太太买来《山海经》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知识的掌握。

在《琐记》和《父亲的病》两篇文章中出现。

她在鲁迅的父亲临死时,一直怂恿他喊父亲的名字,鼓励小孩子吃冰,怂恿鲁迅看黄色书籍,唆使鲁迅去偷母亲的首饰并散布谣言,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

阿长是鲁迅童年生活中一个颇有影响的人物,曾几次被鲁迅写入作品中。

在这些作品中,作者不但对她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而且通过几件互不关联的事情描绘了她的性格。

在《狗·猫·鼠》里已先写了她踏死"我"心爱的隐鼠。

到《阿长与〈山海经〉》,又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来写她。

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100.鲁迅在他的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中刻画了许多鲜活生动的人物,请在下面的三段语句中的空格里填写鲁迅分别描写的人物。

(1)我交出所抄的讲义去,①______收下了,第二三天便还我,并且说,此后每一星期要送给他看一回。

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

原来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

(2)一回是我已经十多岁了,和几个孩子比赛打旋子,看谁旋得多。

②______就从旁计着数,说道,“好,八十二个了!再旋一个,八十三!好,
八十四!……”但正在旋着的阿祥,忽然跌倒了,阿祥的婶母也恰恰走进来。

她便接着说道,“你看,不是跌了么?不听我的话。

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
(3)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

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
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

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

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③______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

”他慢慢地说。

101.阅读《朝花夕拾》,仿佛是穿越时空,认识了一个别样的鲁迅先生。

比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喜欢捉蟋蟀、捕鸟的顽皮好动的鲁迅;在《狗·猫·鼠》中,我们看到一个神往于“老鼠成亲”的充满童趣的鲁迅;在《__________》中,我们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鲁迅。

【答案】
100.藤野先生(藤野严九郎)衍太太父亲
101.答案示例:在《藤野先生》中,我们看到了一个感念师
恩并苦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鲁迅。

【解析】
100.本题考查文学名著的人物的了解。

(1)出自《藤野先生》,主要写藤野先生为我修改讲义;
(2)出自《琐记》,主要写衍太太给孩子们数旋子;
(3)出自《五猖会》,主要写少年鲁迅要观看五猖会的激动,父亲却要背书。

据此作答。

101.本题考查文学名著人物形象的理解。

《朝花夕拾》中始终贯穿着一
个人物形象“我”——作者自己。

《狗·猫·鼠》中有一个神往于“老鼠成亲”的充满童趣的“我”;《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捉蟋蟀、捕鸟的顽皮好动的“我”,敢于提出“怪哉”为何物的充满好奇的“我”;《五猖会》中有对“背不出,不准去看会”的封建家长制和封建教育不满和反抗的“我”;而在《藤野先生》、《范爱农》、《琐记》中,则有苦苦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爱国青年的“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