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复习 地 图

高中地理复习 地 图


[典例] 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
A.50 m
B.55 m
C.60 m
D.65 m
(2)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 13 m。若仅考虑
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
A.15 m
(1)若该图浏览窗口中的建筑物属性与地图窗口中的图形对应,
此时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对象对应的图形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在该 GIS 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 300 m、宽
为 220 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 1∶1 000 的比例输出,则选用
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
A.A4 纸(29.7 cm×21 cm) B.B4 纸(36.4 cm×25.7 cm)
(3)选面
面的类型
区位要求
农业生 产布局
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 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 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 水源条件,因地制宜提 出农、林、牧、渔业合 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宜 发展种植业;山区宜发 展林业、畜牧业
工业区、 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 居民区 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 选址 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图示
图示
点的 类型
区位要求
图示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 港口 线密集的港湾地区,保证
陆域平坦、港阔水深
航空 港
①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 适当、易排水的地方;②地质条件好;③注意盛行风 向且保持与城市适当的距离等
气象 站
应选在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 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 院 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南半球
北半球Biblioteka 正午正北方正南方夏半年
日出
(春分日-秋分日) 日落
东北方 西北方
日出 日落
东北方 西北方
春秋分日
日出 日落
正东方 正西方
日出 日落
正东方 正西方
冬半年 (秋分日-春分日)
日出 日落
东南方 西南方
日出 日落
东南方 西南方
2.日影图
在北半球中纬地区,最短的影子指向北方,垂直于地 面的杆子在任何两个相等的影子夹角的平分线指示北方; 南半球反之。
(2)看极值:a 点海拔在 250~300 m;b 点海拔在 150~200 m; c 点海拔在 350~400 m。
(3)看地势起伏:从 A 到 B 经过了升高 —— 降低 —— 迅速升高 —— 缓慢降低 的过程。
1.太阳视运动轨迹图
方向图的判读
太阳的视运动有如下规律,据此可判断方向。
半球 方向 时间
2.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将图中字母与其代表的地貌 名称及等高线特点用直线连接 起来。
(2)图中陡崖位于山顶的东南 方向。 (3)若图示区域内有丰富的降水,则最可能形成河流的是 B 处。
3.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看海拔:A 点(起点)海拔在 200~250 m,B 点(止点)海拔在 250~300 m。
考纲要求
考纲解读
实践应用
(1)地图上的方向、 比例尺、常用图例
(1)地图三要素的 判读与信息获取
(1)根据地图寻求 方向和判断事物
与注记
(2)等高线的特点 与判读
的相对位置
(2)海拔(绝对高度) 和相对高度,等高 (深)线和地形图, 地形剖面图
(3)等高线地形图 的应用
(2)等高线地形图 在工农业生产和 工程建设中的应
C.A3 纸(42 cm×29.7 cm) D.B3 纸(51.5 cm×36.4 cm)
[解析] 第(1)题,据图可以看出,浏览窗口中选中的内容 为喷水池,其建筑面积最小,对比可知④为喷水池,而①为食 堂,②为教学楼,③为学生宿舍。第(2)题,比例尺=图上距离 ÷实地距离。由题干可知,平面图所采用的比例尺表示图上 1 cm 代表实地距离 10 m,故该学校局部用地的长和宽在图上的长度 应分别为 30 cm 和 22 cm,对比各选项即可判断出 B 选项符合 要求。
高原:海拔高度大(1 000 m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
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宏
盆地:海拔没有一定标准。四周等高线较密集,数值 观
大;中间等高线较稀疏,数值小 地
海岸线:0 m等高线表示海平面,沿海地区一般表示海 形
岸线 判
大陆架:海水深度不超过200 m,且等深线稀疏 读
大陆坡:海水深度超过200 m,且等深线密集
海沟:海水深度大,且两侧等深线密集
2.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①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②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判断水 ③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 系特征 ④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 ⑤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等高线在山 脊处向低处弯曲
①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资源丰富, 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判断水 ②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 文特征 (集水区域面积)有关; ③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洪积扇)
判 气温 求出高度差,再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 断 差异 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气 候
降水 差异
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差 光照 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 异 差异 于阴坡
5.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1)选点
点的 类型
水库 建设
区位要求
应选在等高线密集 的河流峡谷出口最 坝 窄处,其次还应避开 址 地质断裂地带,并要 依据坝高考虑移民、 生态环境等问题 库 宜选在河谷地区或 区 洼地、小盆地
例如,下图中,要求判断图中媚河干流的流向。首先根 据指向标判读出图上的各个方向,然后根据河流的实际流动 确定河流的流向为西南向东北。若读图时忽视了指向标,很 容易将河流流向错误地确定为自西向东。
技巧二:地理现象定向法 此类题要求根据题目所给信息判读方向,如北半球中纬 度正午太阳位于头顶正南(日影朝北);夏半年日出东北方 向、日落西北方向;冬半年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 春秋分日太阳正东升正西落;北极圈内极昼时,太阳高度最 小时太阳在正北方向,南极圈内极昼时,太阳高度最小时太 阳在正南方向;北半球中纬度房屋朝向多为正南;北半球中 高纬度植物向阳一侧生长旺盛,年轮稀疏等。学生可以根据 题目所给信息判读出某一方向,然后逐次判读其他方向。
技巧三:比例尺的缩放、图幅变化判读
比例尺变化 将原来比例尺 放大到n倍 将原来比例尺 放大n倍 将原来比例尺 缩小到n1倍 将原来比例尺 缩小n1倍
变化后的比例尺 为原来比例尺的n 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n +1)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n1 倍 为原来比例尺的 1-n1倍
变化后的图幅 放大的图幅为原来的 n2倍 放大后的图幅为原来 的(n+1)2倍 缩小的图幅为原来的 n12倍 缩小的图幅为原来的 1-n12倍
例如,上图为我国北方某地,公路一侧为利用太阳能的路 灯,对于我国北方而言,路灯太阳能帆板朝向正南时接收的太 阳辐射最强,由此可以判读出南北方向,然后根据南北方向推 测东西方向即可。此图中公路呈南北方向延伸,图中汽车向北 方行驶。
考法 2 比例尺的比较与缩放 [例 2] (2014·重庆高考)下图示意某 GIS 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 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 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读图,完成(1)~(2)题。
其他定位法
辨别方向的技巧
东经度增值方向为东,减值方向为西 西经度增值方向为西,减值方向为东 若两地分属东西经,若经度相加和小于 180度,东经在东,西经在西;否则东经 在西,西经在东
北纬度增值方向为北,减值方向为南 南纬度增值方向为南,减值方向为北
北极星指示正北方;北半球树木年轮密 集一侧为北方;北半球中纬度,正午日 影朝北
3.太阳能集热板图
为了更好地利用太阳能,获得最大的能量,太阳能集 热板面一般朝向正午太阳位置的方向,即北半球中纬度地 区一般朝向正南,南半球则相反。
考点一 地图的三要素
考法 1 地图上方向的判读
[例 1] (2017·大同模拟)现在一些新
建道路的两旁使用了“风光”路灯——
一种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风光互补”
A.a B.b
C.c D.d
(2)下列河段最利于泥沙沉积的是
A.①—②河段
B.②—③河段
C.③—④河段
D.④—⑤河段
(3)图中陡崖
A.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 120 m
B.底部海拔可能为 11 m
C.易形成落差较大的瀑布
D.下方地势平坦,适合布局交通线
() ()
解析:第(1)题,结合图中等高线和指向标可判断出,a村落位于 山丘的阳(南)坡,冬季采光较好;a村落位于山脊的东侧,受冬 季风的影响最小,气温较高。b村落位于西侧山坡上,光照条件 较差,受冬季风影响大,气温较低。c村落位于山丘顶部,海拔 较高,气温低。d村落位于北侧山脊上,受冬季风影响大,海拔 较高,气温低。因此A项正确。第(2)题,①—②河段地势低平, 河道弯曲,水流最缓慢,最利于泥沙沉积。因此A项正确。第(3) 题,根据图中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30 m可知,陡 崖底部海拔为0~30 m,陡崖的最大相对高度小于120 m;陡崖 位于山脊附近,没有河流发育,因此不易形成瀑布;陡崖处多滑 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下方不宜布局交通线。因此B项正确。 答案:(1)A (2)A (3)B
(4)地形剖面图的 用
判读
1.读图“(图甲为某校校园景观指示牌,图乙为校园图局部)”,回答问题。
(1)如果把图甲、图乙看作一幅完整的地图,则图甲相当于图乙的哪一要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