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武隆
芙蓉洞、天生三桥、仙女山
美景
音乐:彭丽媛、宋祖英——我的祖国
摄影、制作:曹珏陈晓芬
武隆的标志
重庆武隆的芙蓉洞、天生桥群与云南石林、贵州荔波一起作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于2007年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芙蓉洞是一个大型石灰岩洞穴,形成于120多万年前。
主洞长2700 米,游览道1860米,洞底总面积37000平方米。
祥瑞迎宾
松柏会仙
海底龙宫
此洞穴口内因有一大钟乳石把门而得名“一夫当关”
芙蓉洞有五绝:“巨幕飞瀑”、“生命之源”、“珊瑚瑶池”、“石花之王”和“犬牙晶花”。
万箭挂壁
在倾斜的岩壁上,生长着许多细细的石钟乳,像成千上万只箭簇挂在那里,所以得名。
石钟乳在沉积过程中,由于中央通道阻塞,水流沿外部漫流产生堆积,在毛细运动状态下的水液中的二氧化碳冒出,最初在钟乳石表面形成一些小凸点,慢慢地横向生长,日积月累,便长成了形态各异的卷曲石、石花、石晶霜和鹅管等自然景观。
巨幕飞瀑。
巨幕飞瀑高30米,宽21米,此钟乳石奇观,世界罕见,为“世界洞穴第一大瀑布”,是芙蓉洞五绝之一。
巨幕的成因有三:一是这里的岩壁渗透能力强,而且能够形成均匀的流水分布带;二是这里是山体的中部,洞腔高大,环境条件能够满足大型堆积物的产生;三是它生成的地点和地形特殊,所以当成片的流水流经上面时,由于水的表面张力作用而被分割成许多细流,从而形成了扇叶状堆积物自然景观。
生命之源。
芙蓉洞五绝之一。
它长120厘米,直径40厘米,因其长相与男性某个器官十分相像而得名。
实际上它是一根由错位滴水和飞溅水一齐沉积而生成的异形石笋。
大小雁塔
珊瑚瑶池
珊瑚瑶池总面积32平方米,水深常年保持在0.8米左右,水质清亮,池边有流石坝控制着水面。
珊瑚瑶池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稀世珍宝,芙蓉洞的五绝之一。
解石晶花,垂直向上的地方是层状结构;底层是云块状,厚约10-25厘米之间,上层呈珊瑚礁状,厚约35-40厘米。
据测定,它的主要沉积区域在水下5-10厘米之间。
这些漂浮的珊瑚,可以承受一个人的重量。
犬牙晶花石花之王
五绝中可惜我们只看到了其中
的三绝,另两绝只能从网上的照
片看了。
芙蓉洞内钟乳石几乎包括钟乳石所有沉积类型,达70多种。
如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幕、石瀑布、珊瑚晶花等,数量众多,形态完美,质地分布广泛,而有些类型,更为国内罕见,世界稀有。
芙蓉洞内景观既玲珑剔透,又辉煌壮观,华丽精巧,全景灿烂缤纷,令人目不暇接。
大自然的神奇造化令人感叹!
天生三桥在武隆县城东南20公里,景区以大自然造就的三座气势磅礴的石拱桥称奇于世, 具有雄、奇、险、秀、幽、绝等特点,是亚洲最大的天生桥群。
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天生三桥由天龙桥、青龙桥、黑龙桥组成。
桥平均高度为200 米以上,桥面宽约100米,三座桥呈纵向排列,平行横跨在羊水河峡谷上,将两岸山体连在一起。
景区天生石桥气势磅礴,森林茂密,飞泉流瀑,包容了山、水、雾、泉、峡、峰、溪、瀑,是一处高品位的生态旅游区。
一进景区,迎面而来的是硕大的天坑——天龙天坑。
垂直的崖壁,雄伟壮观,让人震撼。
乘观光电梯下到80米深的天坑底部,来到天龙桥。
天龙桥,又名头道桥,高大厚重、磅礴气势,以雄壮称奇。
桥高235米,桥厚150米,平均拱桥高度96米。
拱孔跨度20-75米,平均34米,桥面宽度147米。
天坑三桥景区以其壮丽而独特的“三桥夹两坑”景观称奇于世。
这里,世界最大天生桥群和世界第二大天坑群相映生辉,坑与坑之间以桥洞相望,桥与桥之间以坑相连,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瑰丽壮观。
站在坑底抬头仰望,层峦叠嶂,耸入云霄。
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唯一拍摄外景地———建造的仿古驿站(现作为旅游景点保留下来)
从天福官驿回看天龙桥
在天龙天坑看壮美的天龙桥
天龙天坑的直径和深度均在300米以上,是仅次于奉节小寨天坑的第二大天坑。
四周绝大部分是悬崖绝壁,蔚为壮观。
前行是青龙桥。
青龙桥又名中龙桥,因雨后飞瀑自桥面倾泻成雾,日照成彩虹,似青龙扶摇直上而得名。
青龙桥桥面高度为281米,平均拱孔高度103米;桥面厚度168米,拱孔跨度13-58米,平均31米;桥面宽124米。
在桥高和桥厚方面居世界天生桥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