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与垂直教案设计
三、巩固练习
1、教材P57 做一做
四、课堂小结
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布置
同步指导。
六、板书
平行与垂直(在同一平面内)
平行:a∥b垂直:a⊥b
第四单元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第____课时 总序第____个教案
编写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执行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课题
垂直和平行64-65页
课题:
第1课时平行与垂直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平行与垂直P56-P57例1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
2、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的过程,掌握其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5、学生述说
6、出示图片,走出我们的教室,出去看看,还有哪些垂直和平行的现象呢?(出示灯片)同学上台找。
1.出示灯片,过马路应走哪条线呢?(垂线距离最短)
2.拓展练习:书65页2题
同学们,你觉得这节课里你表现怎样?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汇报分类方法及分类标准。
学生小组讨论后交流自己的想法
学生归纳“平行”与“垂直”的特征,并提出问题
(这里我们要强调一定是在同一平面内,举出反例异面直线也不相交的反例,但不是平行的关系。)
8、你能说一说生活当中在哪里见过平行的位置关系吗?
第二环节 垂直
1、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重点讨论第3幅图,直线向两头无限延伸,因此应该是相交的)
想一想两条直线相交成几个角?各是什么角?(如第4幅图)
课型
新授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境,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垂线。2、通过讨论交流,使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合作精神得到和谐发展。3、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垂直与平行线的过程,掌握其特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6、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重点讨论第3幅图,直线向两头无限延伸,因此应该是相交的)
总结:在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相交和不相交。相交又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的情况。
7、我们把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也可以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记作a∥b,读作a平行于b。
1、通过同学们自己的探索研究,我们发现了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两种不同情况:一种是相交,一种是不相交。
2、再次分类,并归纳“平行”与“垂直”的特征。
3、判断平行和垂直。(出示灯片)4、其实我们天天都在和垂线与平行线打交道。同学们,你们能找一找、想一想你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垂直的,哪些物体的边是互相平行的?找到后快快把你的发现告诉同组的同学
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习惯,体会数学的应用与美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自信心。
重点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初步认识平行线与垂线。
难点
理解和运用平行和垂直:
教具
白板、灯片
教师导学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出示线段、射线、直线找出直线与前两者之间的差异。
二、探索比较,掌握特征
师:老师在白版上画了一条直线(感知白版是一个平面,了解平面这一个术语。接着又画一条直线,帮助学生说出同一个平面。
3、想一想在任意同一个平面画两条直线可能会形成哪些图形?
二、新授
第一环节 平行
1、每个同学先独立思考,把可能出现的图形用铅笔画一画,小组长组织大家把可能出现的图形汇总。
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展示同学们所画的图形。
4、整理图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课件来展示,并编上序号。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学生在全班汇报,补充说明。(教师参与讨论,强调学生说明分类的标准)
(一)动手操作,反馈展示。
1、每个同学画一画,两根直线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什么样的位置关系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
3展示同学们所画的图形。
(
(二)小组讨论交流,探索图形特征。
1、整理图形,把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图形通过电脑课件来展示,并编上序号。这些图形,同学们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类呢?可以分成几类?为什么这样分?
学会自由发言
学生用铅笔画图,分组讨论
学生在全班汇报,补充说明
学生认真观察,思考分类方法
在比较分析、综合的观察与思维中渗透分类的思想方法。
2、尝试把摆出的图形进行分类。(教师参与讨论,强调学生说明分类的标准)
3、根据研究需要,按照“相交”和“不相交”的标准进行分类。
4、学习相交和不相交。
(三)归纳特征,构建新知
2、如果教师转动其中一条直线,使∠1变成直角,那么这其余三个角会变成什么角?
3、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直线的交点叫垂足。记作a⊥b,读作a垂直于b。
(这里要再次强调是在同一平面内,举出异面垂直的关系)
4、你能说一说生活当中在哪里见过垂直的位置关系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讨论交流
通过操作,使学生体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
认识平行线的本质特征,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难点: 理解“平行与垂直”这两种位置关系的界定的前提是在同一平面内,且理解“永不相交”的含义。
教法学法:
讲授、探究、引导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铅笔、三角板、直尺、手工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忆直线有什么特点?
2、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条直线(感知黑板是一个平面,了解平面这一个术语。接着又画一条直线,帮助学生说出同一个平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