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专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反应类型

九年级化学专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反应类型

专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化学反应类型【课标要求】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能判断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知道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能根据信息分析归纳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5.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简单的判断。

【教法学法建议】本节可先采取以下教学过程:1、做检测题(10分钟),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做到练习本上,标记出不会的题。

2、教师出示答案,学生对改并以小组形式讨论做错的题或不会的题,教师注意巡视发现哪些题学生做的不好 ,进行第二次备课(约5分钟)。

3、点拨:对多数学生做错的题,,教师再做针对性讲解和拓展,(10分钟)。

4、学生记忆不会的知识点或问仍不懂的题(5分钟).5.做检测题(做到卷子上,15分钟),教师课下批改,对做得差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日清。

【当堂检测题】1.下图所示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玻璃刀裁玻璃B.定向爆破拆除楼房C.用石墨棒作干电池的电极D.天安门华表2.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焰火表演B.霓虹灯表演C.音乐喷泉D.气球升空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电解水B、木炭吸附色素C、瓦斯爆炸D、食物腐败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呼吸作用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C.海水晒烟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5.下列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B.铝箔发暗C.烧碱变质D.镁带变黑6.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它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B.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C.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7.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火上烧油B.百炼成钢C.玉不琢、不成器D.死灰复燃8.下列做法,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A.利用点燃的方法辨别棉毛织品B.利用镁粉燃烧产生的强光照明C.根据气味不同区分酒精与白醋D.根据石蕊试液颜色变化判断溶液的酸碱性9.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用来比喻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其中也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化学知识分析不正确的是()A.诗句中涉及了化学变化B.“丝”含有的物质是纤维素C.“泪”是指液态石蜡D.“灰”是指蜡烛燃烧产生的CO2等气体和炭粒10.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铝箔在氧气中燃烧B.铜首表面产生铜绿C.水蒸发D.淀粉水解成葡萄糖11.下列图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称量固体 c.检验气密性 D.加热液体12.通过下列反应,无法得到单质的是()①化合反应②分解反应③置换反应④复分解反应A.①②B.②④C.②③D.①④置换反应的是()13.下列反应不.属于..A.铁丝与硫酸铜溶液反应B.氢气与氧化铜粉末,在加热条件下反应C.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粉末,在加热条件下反应D.木炭粉末与氧化铜粉末,在高温条件下反应14.下列各组物质在溶液中,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A.盐酸和氢氧化钠B.碳酸钠和稀硫酸C.硝酸银和氯化钡D.氯化钠和氢氧化钾15.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试判断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属于( )A.分解反应B.置换反应C.化合反应D.复分解反应16.关于H2→H2O,CO→CO2,Mg→MgO三种物质的转化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都能通过化合反应实现B.都能通过置换反应实现C.都能通过与单质反应实现D.变化前后元素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17.根据物质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⑴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如: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活性炭具有性。

⑵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如:。

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除了考虑物质的性质外,还要考虑多种因素,如:。

18.去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玉树地区发生7.1级地震。

在灾后防预工作中,常用二氧化氯(化学式:ClO2)作消毒剂。

二氧化氯在常温下是一种橙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11℃以下为红色液体,易溶于水。

见光易分解。

请你回答:(1)二氧化氯的化学性质是,物理性质是(各写一条)。

(2)我国已成功研制出制取二氧化氯的新方法,其反应原理就是将亚氯酸钠(NaClO2)与氯气(Cl2)反应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氯化钠。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有关;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2)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微观粒子相互接触、碰撞的结果,化学反应速率与微观粒子的概率有关。

试从微观角度解释“反应物浓度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的原因是。

(3)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重量(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

20.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右图是关于氧化铜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表示一种物质能转化为另一种物质,“一”表示两种物质问能发生化学反应),其中A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为红色固体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2)C物质的一种用途是(3)如果过程②所加的试剂为稀硫酸,反应过程的现象是(4)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基本反应类型21.下图是用来表示某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

图中分别表示两种元素的原子,仔细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A B C(1)A物质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混合物”、“单质”或“化合物”)。

(2)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B、C为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写出符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上述示意图,你能得到哪些化学变化的信息?(请写一条)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6B A B A A C C C B C C D C D A B17.⑴吸附;⑵石墨具有导电性,常用做电极等;价格或是否美观等18.⑴见光易分解二氧化氯在常温下是一种橙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等(2)2NaClO2+Cl2=2NaCl+2ClO219.(1) 反应物浓度(或浓度)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2) 反应物浓度越大,单位体积的反应物中含有的粒子数越多,粒子间碰撞的概率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快(3)不变20.(1)H2(2)做导线等(3)黑色粉末逐渐消失(或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4)C+2CuO====2Cu+CO2 置换反应21. (1)单质(2)化合反应(3)2H2+O22H2O(4)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专题质量守恒定律【课标要求】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2.能用微观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教法学法建议】本节可先采取以下教学过程:1、做检测题(10分钟),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做到练习本上,标记出不会的题。

2、教师出示答案,学生对改并以小组形式讨论做错的题或不会的题,教师注意巡视发现哪些题学生做的不好 ,进行第二次备课(约5分钟)。

3、点拨:对多数学生做错的题,,教师再做针对性讲解和拓展,(10分钟)。

4、学生记忆不会的知识点或问仍不懂的题(5分钟).5.做检测题(做到卷子上,15分钟),教师课下批改,对做得差的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日清。

【当堂检测题】1.当空气受SO2严重污染时,可通过飞机喷洒X粉末,使空气中的SO2含量明显降低,该过程发生的反应是2X +2SO2+O2=2CaSO4 +2CO2。

X的化学式是()A.CaO B.CaCO3C.Ca(OH)2D.Na2CO32.下列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解释,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减小,是因为放出了氧气B.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蜡烛受热形成了石蜡蒸气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是因为生成物中含有氧的质量D.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是因为生成物都没有逸散3.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反应,符合实验事实并书写正确的是()A.铜丝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2AgNO3=2Ag+Cu(NO3)2B.硝酸钾溶液和氯化镁溶液混合:2KNO3+MgCl2=Mg(NO3)2+2KCl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Fe2O3=2Fe+3CO2D.铁粉放入稀硫酸中:2Fe+H2SO3=Fe2(SO4)3+3H2↑4.下面是某两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都是化合物B.反应属于分解反应C.生成物可能是氧化物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5.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1 30 17 2(g)反应后质量m 39 0 10 (g)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A.表中m为1g B.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9:86.某物质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只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该物质中()A.只含氧元素B.一定含钠元素和氧元素C.只含钠元素D.一定含钠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7.物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

下列关于这种物质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A.该物质只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B.该物质中碳元素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C.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D.该物质的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28.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1)铁在纯氧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2)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被还原的物质__________;(3)滴加少量的硝酸银溶液到氯化钠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4)用稀盐酸除去小刀上的铁锈:。

(5)有非金属单质参加的置换反应:。

(6)有非金属单质生成的反应:。

9.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不仅生成氧化镁、氮化镁,还有少量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镁的氧化物。

(1)已知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请你写出氮化镁的化学式。

(2)写出镁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指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反应。

10.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