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金仓库作业指导书

五金仓库作业指导书

五金库作业指导书
1.目的
为使本公司五金仓库管理规范化,确保五金备品、消耗品、劳保用品等物料得到有效管理,降低管理损耗并维持合理库存数量以保障生产设备的维修作业的正常运作,根据公司管理和财务管理的一般要求,结合本公司具体情况,特制订本规定。

2.适用范围
为满足厂内机械设备维修、维护所储备的五金备品、消耗品以及安全生产所需的劳保用品等,都属于五金仓库管理的对象。

3.定义
五金备品:在维修、维护设备时,用来新增或更换故障部位的零件称为配件;为缩短设备维修维护时间,预先采购、储备的配件称之为五金备品,如减速机、轴承等。

消耗品:单位价值低、使用频率高且使用后通常不再回收使用的物料,如螺丝、螺母、电缆、生料带、一般电工用料等。

劳保用品:安全生产正常消耗的劳动保护用品,如工装、手套、口罩、洗手液等。

4.职责
仓储部负责五金库的管理及本流程的制定与维护。

5.出入库流程
5.1入库
入库物资按来源途径不同,分为外购入库和其他入库。

外购入库来源为请购单,其他入库来源为拆解后可继续利用的零部件或无法入账的赠品、礼品等。

针对外购入库和其他入库分别做以下说明:
5.1.1外购入库
申请部门填写请购单,注明申请外购的物料名称、规格型号、生产厂家、数量等信息,由申请人及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

仓库保管员应仔细核对,确认仓库没有请购物品或低于请购物品数量时再递交采购(若请购单未写满、还留有空格,仓库保管员应划掉空格再签字)。

采购人员购回物料后应与申请人、库管员共同核对物料名称、数量、型号是否符合申请人需求;同时对质量初检,合格后交库管员入库。

封箱类物品入库时,库管员需开箱检查,确认数量再入库。

对各部门急购物品需及时通知该部门领取。

新采购物品放置在所置区域内,粘贴仓存卡,做到物品摆放整齐。

5.1.2.其他入库
对拆解后可再次利用的零部件(如减速机、轴承等),经检验合格后,按物料属性重新收入相应库房,并在ERP系统按采购价0.1元/件做系统入库,归入相应品类。

对无法入账的物料(赠品、礼品类),按实际规格、数量、经手人等信息记录手工账。

5.2出库
出库应遵循先进先出原则,按批次出库(尤其是橡胶类、电器类等易老化零件),实物和账目需保持统一更新,确保账物一致,严禁“账更物不发、物发账不更”等情况。

同时对零部件、工具、劳保等不同类型物资领用方式做以下说明:
5.2.1五金备品及消耗品出库:
系统领料单出库+纸质领用登记表。

库内零部件领用需库管员、领料人员共同前往库房发放、领取实物,领料人员据实填写纸质《领用登记表》,库管员对照实物及领用登记表内容,在ERP做系统出库,并打印出库单留存备查。

急用物资(生产、维修急需、要求到厂验收后直接安装使用的零部件)领用时,参照库内零部件领用办法,如实填写《领用登记表》,做系统出库并打印单据留存备查。

5.2.2工具领用及借用
系统不出库+纸质转移单。

发放工具时,应使用《转移单》,如果是新领时,应认真填写日期、部门、工具名称、数量,本人确认后再签字;如果是以旧换新时先把旧工具转移到报废仓(系统做报废),再进行发放。

《转移单》根据领用人按人建册,作为人事部门个人物品档案的一部分。

借用工具时,应填写《工具及零部件借用登记表》,认真填写借用物品名称、借出日期、签字确认;待使用完毕归还时,填写归还日期并签字确认。

5.2.3劳保用品领用
系统集中出库+纸质领用登记表。

除特殊岗位劳保用品外,常规劳保用品如工装、手套、毛巾等采用统一领取方式,在库管员根据物资到位情况通知各部门相应的领取时间后,由部门代表统一领取。

库管员应在物资发放完成后,及时完成系统出库操作,保持账物一致。

5.2.4账外物资、代存物资出库
因该类物资特殊性,无相应系统记录,实物发放需及时更新对应的手工帐,保持账物一致。

6.盘存
日盘点:对有动态的货物(也就是有收或发的货物)即刻盘点,如收发货点错数,可及时纠正错误;
周盘点:对容易出错的货、日盘点来不及的货,每周要重点盘一次,保证帐物卡相符;
月盘点:每月必须对仓库所有物品全部盘点一次,对有盘盈亏的要进行分析,对账,查出原因。

7.附件
7.1《领用登记表》
7.2《转移单》
7.3《工具及零部件借用登记表》
8.流程图
8.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