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回风绕道安全技术措施.doc12

回风绕道安全技术措施.doc12

回风绕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由于受矿压影响,原××水平总回风巷靠近回风暗斜井底部车场50m 范围内,巷道变形较为严重,不能满足矿井通风风量。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具体施工安全技术措施如下:一、巷道设计参数现掘回风绕道位于××水平总回风巷,距回风暗斜井底部车场50m,整个巷道布置在底板岩层中,以测量点(F12)向东15m处为开口点向底板侧掘进,按设计分两段,第一段44.7m为平巷,第二段46.8m为斜巷,与暗斜井井筒贯通。

(见巷道布置示意图)1.设计方位及坡度:(1)开口平巷段:方位角263°28′19″;坡度:+0°17′14″(+5‰);平距:44.7m。

(2)斜巷段:方位角304°21′04″;坡度:+22°15′00″;斜距:46.8m。

2.总工程量为91.5m。

3.断面设计为:半圆拱形。

掘进断面7.0㎡,掘宽2.8m,掘高2.8m;净断面积:6.3m2,净宽2.6m,墙高1.4m,拱高1.3m,净高2.7m。

(见断面图和参数表)4.支护方式:锚网喷,贯通前先锚网支护,贯通后在进行喷浆支护,若遇岩石松软破碎段先进行初喷封闭岩面,喷厚100mm。

施工参数表二、掘进方式和施工工艺(一)掘进方式1.掘进方法:采用风钻打眼爆破法。

2.工作面矸石运输:斜巷段用一台SGB-630/30型刮板输送机运输,平巷段装矿车外运。

3.运输路线:工作面×××水平总回风巷×××水平运输大巷副斜井底部车场副斜井筒地面。

4.工艺流程:交接班→安全检查→打眼→装药→放炮→敲帮问顶→超前支护→顶部注锚→出渣(煤)→注帮锚→初喷混凝土→二次复喷→洒水养护→文明生产→质量验收。

5.对中、腰线的要求:施工队要严格按照技术部标定的中、腰线进行施工,必须保护好中、腰线。

工作面40m范围内中、腰线由施工队自己负责延伸,队长要每班将巷道中腰线延至工作窝头,并用红漆画出标志,掘进一段后技术部负责测量、标定中腰线,工程质量必须达到《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二)施工工艺1.掘进方式:采用风钻打眼,光面爆破。

2.打眼时选用ZT28型气腿式凿岩机,钻杆选用中空六角钢钻杆,一字型钻头。

工作面接一台风镐,局部成形不规整时及时处理。

打眼人员要熟悉岩钻的性能和使用要求,并严格按炮眼布置图和爆破说明书的规定进行打眼工作,严禁干打眼。

(岩巷)爆破说明书3.炸药:煤矿2#铵锑炸药。

雷管:1-5段毫秒延期电雷管。

放炮器:MFB-100型放炮器。

放炮母线:2×1.5m2阻燃电缆。

4.装药:采用反向装药,用黄土炮泥封孔,封泥长度不得小于500㎜,炮眼的封泥长度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三百二十九条的有关规定,连线方式:串联,全断面依次起爆。

5.放炮安全警戒距离:放炮时全部人员撤出工作面,到1159总回风巷100m以外的安全地点。

三、通风与瓦斯管理(一)通风方式:采用局扇通风:用FBCDZ2×15KW防爆对旋轴流式通风机,风筒采用抗静电阻燃的风筒,风筒直径按实际选用Ф600mm。

(二)风量的计算与确定:1.按瓦斯涌出量计算:煤巷:Q2=100×Qco2×Kc=100×0.22×2.0=44m3/min2.按同时工作最多人数计算:Q3=4N=4×10=40 m3/min3.按风速进行验算:①按最低风速验算:Q小=60×0.25×S=60×0.25×7.0=105m3/minQ小≤Q掘②按最高风速验算:Q大=60×4×S=60×4×7.0=1680m3/min Q掘≤Q大通过以上验算,工作面的风量为240m3/min,完全满足《规程》规定。

(三)通风机的管理规定:1.风机应安装在无杂物、无淋水,且支护完好的进风巷道中,总回风巷距开口点10m以外的地点,风机必须上架,距巷道底板高度大于0.3m或吊挂起来,必须有风电闭锁装置;风筒要求逢环必挂,吊挂平直,不得出现死弯、漏风现象。

风筒末端距巷道迎头的最大距离不得超过6m。

2.局扇由施工队安排专人管理,任何人不得随意停、开风机。

3.班组长、安检员、瓦检员要随时检查风机的运转及风筒的完好情况,发现风机运转不正常或风筒脱节、漏风、损坏等问题必须及时处理。

4.瓦斯检查员由通灭队负责安排专职瓦检员,对工作面的瓦斯浓度进行监测,负责风筒的管理。

5.由于施工处在矿井总回风中,属于串联通风,必须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相关规定执行。

四、支护(一)临时支护1.临时支护:锚网。

2.临时支护的质量要求:每次放炮后首先进行敲帮问顶,撬掉浮矸,及时打注锚杆,锚杆长度及布置按支护断面图要求施工。

若围岩破碎松软时要先用混凝土砂浆喷浆封闭,然后打注锚杆铺设金属网。

临时支护必须紧跟窝头,严禁空顶作业。

3.控顶距:放炮后的最大控顶距为1.5m,最小控顶距为0.3m。

(二)永久支护1.先进行锚网支护。

开口处10m范围内要先进行初喷;其他的待整个巷道贯通后在进行永久支护。

喷射混凝土时要严格执行《锚喷支护技术规范》和《煤矿安全规程》第四十四条有关规定。

2.支护材料、规格及技术要求如下:⑴锚杆:φ18×2000㎜螺纹钢锚杆;间排距800×800mm,五花形布置;⑵金属网:φ3.5×5000×1000㎜菱形铁丝网,网格为50×50㎜;⑶树脂锚固剂:2360和2335型两种;每根锚杆使用两支锚固剂即:2360和2335型各一支。

⑷水泥: 425号普通硅酸盐;⑸砂子:混合水洗砂,粒度不大于5mm,含土量不大于3%;⑹速凝剂:CH;⑺托板用150㎜×150㎜×7mm的铁托板;喷浆混凝土配合比例为1:4,速凝剂掺量为水泥重量的4%。

喷浆厚度为100mm。

3.永久支护的施工方法及质量管理要求:①安装锚杆之前,当班验收,班组长配合拉尺标定锚杆眼位,打眼钻杆与岩面的夹角要大于75°。

安装锚杆之前必须用吹风管吹净眼内岩粉及杂物,确保安装质量。

锚杆眼间排距误差为±100mm,深度误差为0~±50mm,锚杆外露长度50mm。

②喷浆前先挖开巷道两帮的基础,用水冲洗巷道帮顶,喷浆时,喷头以螺旋形方向一圈压半圈绕行,拱顶每次喷厚30~50mm,直至喷厚达到设计要求方可,成巷后要达到墙直拱圆,无蜂窝空硐,穿裙等现象。

严禁用失效的水泥、速凝剂或不符合规定的砂子喷浆。

③质量管理要求:当班的跟班队长(班长)、验收员要相互配合,认真抓好本班的工程质量。

施工队要确保巷道的光爆成形,打眼工要控制好周边眼距、角度,严格按照要求打锚杆眼。

每班验收员对锚杆安装、基础以及喷浆的每一道工序要严格把关,并做好记录。

喷成的巷道洒水养护。

4.在特殊地段(顶板破碎时)施工中对巷道的特殊要求:⑴巷道施工中。

若遇裂隙发育或破碎带施工时,在支护过程采取缩小锚杆间排距,铺设金属网或架设钢棚等加强支护。

⑵当穿过松软岩层或断层破碎带,采用短掘短锚、边掘边锚的办法来施工。

在不太稳定的地方,可适当打点柱或者架设钢棚等加强支护,以保证工作安全,提高成巷速度。

五、劳动与作业方式(一)劳动组织1.劳动组织形式:实行主要工种和辅助工种混合作业或多工种平行交叉作业。

2.作业形式:采用“三八”制作业形式,每班一个循环。

劳动组织配备表3.对放炮员和各种司机的特殊要求:放炮工必须熟悉所使用的炸药雷管的性能,经过专门培训,并取得放炮合格证才可上岗工作。

刮板机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并且懂得各自所操作设备的性能,会维修,能及时排除一般故障,做到按《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操作。

4.保证正规循环作业的措施:①实行岗位责任制,做到生产到班,责任到人,按照规定的循环计划和进行作业,完成规定的任务。

②加强科学管理,合理组织生产,使各工序各工种之间配合紧密有序、协调完成生产进程。

③加强劳动力的管理,抓好职工的出勤工作,提高出勤率。

六、辅助生产系统(一)通风系统1.通风系统①新鲜风流经过路线:地面副井井筒×××运输大巷 11×××回风大巷工作面。

②污风经过路线:工作面×××总回风巷回风暗斜井回风井地面。

2.通风设施的管理要求:局扇要专人看管维护,风筒随巷道掘进向前延伸,风筒出风口距迎头不得超过有关规定,确保掘进迎头有足够的新鲜风流。

严禁随意停电停风,停工期间,不得停风。

(二)供水、压风系统1.供水:地面主井井筒×××运输大巷××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

2.供风(压风):地面压风机房主井口主井井筒×××运输大巷×××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

(三)运料、行人系统1.行人路线:地面副井井筒×××运输大巷×××回风大巷工作面。

2.运料:地面副井井筒××运输大巷×××回风大巷掘进工作面。

(四)供电系统1.供电:从井下变电所引出供电线路到工作面供电。

2.要求:供电系统实行“风电闭锁”,电缆必须悬挂整齐,开关必须上架且放置在支护完好无淋水的地点处。

(五)运输方式1.工作面采用刮板运输机运矸,直接装入矿车外运。

2.刮板输送机的铺设必须平直、倾斜巷道机头机尾必须固定牢固,机头机尾必须打设压柱,信号装置灵敏可靠。

其它规定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七、安全技术措施(一)顶板管理措施A、敲帮问顶安全措施:1.人员进入工作面工作前,首先要敲帮问顶,认真检查工作区域内巷道帮顶的围岩变化情况,将活矸、浮石要及时处理掉,确认安全后方可进行作业。

2.敲帮问顶工作应由跟班队长或班长担任,负责敲帮问顶工作,应由外向里,先顶后帮的顺序进行。

3.放炮后跟班队长、班长要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及时撬掉浮石、危岩,顶板安全后方准其它人员进入现场作业。

每个作业人员要随时观察工作地点及后巷的围岩变化情况,发现险情应及时撤离人员。

4.敲帮问顶工作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13~23条的规定和《煤矿安全规程》55条的相关规定。

B、过断层、破碎带防止片帮冒顶的安全措施:1.遇过断层、破碎带时必须加强顶板管理,临时支护必须紧跟窝头,永久支护距窝头不大于1.2m。

2.放炮必须采用浅打眼、少装药、放小炮的原则。

3.采用短掘短锚或边掘边锚的办法施工。

在不太稳定的地方,可适当打点柱或者架钢棚挂网来控制顶板,以保证工作安全,提高成巷速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