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类建设项目用地指标(试行)一、高等教育建设用地指标(依据建筑设计资料集第 3 册,教职工住宅用地占校园总的28-30%) 扣除教职工住宅用地,对豫国土资发〔2004 〕184 号文件进行修订)建设规模体育用地㎡校舍建设用成片绿地㎡校园总用地类别名称(人)/ 生地㎡/ 生/ 生㎡/ 生综合大学师>5000925539范、政法、1000--5001228545财经、外语、0艺术院校<10001232549>5000937541工业、农业、1000--500林业、医、1230547药类学校<10001233550>20001641564体育类院校500--20002548578说明: 1.校园总用地包括校舍用地、体育用地和成片绿地。
2.校舍建设用地包括教育建筑用地和学生宿舍、生活用地,但不包括教职工住宅用地,教职工住宅依据国家规定应社会商品化。
二、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含职业中专)建设用地指标(参照:国家教委、国家计委〔87 〕教基字 008 号文件)建设规模体育用地㎡校舍建设用成片绿地㎡校园总用地类别名称(人)/ 生地㎡/ 生/ 生㎡/ 生<150********工、农、林1500--500业、医、药1024539类中专学校>5000921535<150********师范、政法、1500--500财经、外语、1020533艺术学校>5000919533说明: 1.校园总用地包括校舍用地、体育用地和成片绿地。
2.校舍建设用地包括教育建筑用地和学生宿舍、生活用地,但不包括教职工住宅用地,教职工住宅依据国家规定应社会商品化。
三、城市幼儿园建设用地指标(依据:国家教委、建设部〔88 〕教基字 108 号文件)规模(人)用地面积(㎡/ 生)500以下15500以上13说明: 1.校幼儿园用地面积包括建筑占地、室外活动场地和绿化及道路用地。
2.本指标不包括教职工住宅用地,教职工住宅应社会商品化。
四、普通中小学校园建设用地指标(参考指标)普通中小学校园用地包括建筑用地、体育场所用地、绿化用地和勤工俭学用地,用地生均面积如下表:学校规模学校类别≤24 班≥30 班完小1817初中2220完中2220高中2220说明: 1.表中未计入学生宿舍和生活用地,初中、完中、高中宿舍和生活用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住宿生均用地面积应控制在4--5 平方米。
学生住宅积率应为 0.9 。
2.表中未计入教职工住宅用地,教职工住宅依据国家规定应社会商品化。
五、党政机关办公建设用地指标(参考指标)(依据:国家计委投资〔1999 〕 2250 号文件)(一)建设等级与面积指标1.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建设等级分为三级一级办公用房,适用于中央部(委)级机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级机关,以及相当于该级别的其他机关。
二级办公用房,适用于市(地、州、盟)级机关,以及相当于该级别的其他机关。
三级办公用房,适用于县(市、旗)级机关,以及相当于该级别的其他机关。
2.党政机关办公用房包括:办公室用房、公共服务用房、设备用房和附属房。
3.各级党政机关办公用房人均建筑面积指标应按下列规定执行:一级办公用房:编制人员每人平均建筑面积26--30平方米,编制定员超过400人时,应取下限。
二级办公用房:编制人员每人平均建筑面积 20--25 平方米,编制定员超过200人时,应取下限。
三级办公用房:编制人员每人平均建筑面积 16--18 平方米,编制定员超过100人时,应取下限。
寒冷地区办公用房、高层建筑办公用房的人均面积指标可采用使用面积指标控制。
(二)党政机关办公用地容积率控制指标层高容积率多层( 4--6 )≥1.2高层(≥7)≥2.1附属汽车库及高层办公建筑消防水池、水泵房应放入地下室,少占室外用地,尽量增加绿化面积。
说明:党政机关办公用地,应提倡多部门建综合办公楼,以减少对土地的占用量,特别是对市、县(市、区)机关办公房原则上按多部门联建办公楼提供用地。
六、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依据:国家建设部、发计委建标〔2001 〕77 号文件)(一 )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规模类别和污水处理等级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建设规模类别(以污水处理量计)I 类: 50--100万m 3/d;II 类: 20--50万m 3/d;III 类: 10--20万m 3/d;IV 类: 5--10万m 3/d;V 类: 1--5 万 m3/d ;注:以上规模分类含下限值,不含上限值。
2.污水处理级别一级处理(包括强化一级处理):以沉淀为主体的处理工艺:二级处理:以生物处理为主的处理工艺:深度处理:进一步去除二级处理不能完全去除的污染物的处理工艺。
(二)污水处理单位水量的建设用地不应超过下表所列指标生产管理及辅助生产区用地面积宜控制在总用地面积的8%-20% 。
污水厂建设用地指标㎡(m 3/d )建设规模一级污水厂二级污水厂深度处理I 类--0.50--0.40--II 类0.30--0.200.60--0.500.20--0.15III 类0.40--0.300.70--0.600.25--0.20IV 类0.45--0.400.85--0.700.35--0.25V 类0.55--0.45 1.20--0.850.40--0.35说明: 1.建设规模大的取下限,规模小的取上限。
2.表中深度处理的用地指标是在污水二级处理的基础增加的用地;深度处理工艺按提升泵房、絮凝、沉淀(澄清)、过滤、消毒、送水泵房等常规流程考虑;当二级污水厂出水满足特定回用需求或仅需某几个净化单位时,深度处理用地用根据实际情况降低。
(三)污水泵站的建设用地应根据规模等条件确定,不用超过下表所列指标泵站建设用地指标单位:平方米建设规模I 类II 类III 类IV 类V 类2700--4702000--2701500--2001000--150550--1000指标0000说明: 1.表中指标为泵站围墙以内,包括整个流程的构筑物和附属建筑物、附属设施等的用地面积。
2.小于 V 类规模的泵站用地面积按V 类规模指标控制。
七、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依据:国家建设部、发计委建标〔2001 〕213 号文件)(一)堆肥厂的建设规模(根据进场的垃圾量)分类宜符合表 1 的规定建设规模分类表 1(t/d)类型额定日处理能力I 类300--600II 类150--300III 类50--150IV 类≤50注:建设规模分类I、II 、 III 类额定日处理能力含上限值,不含下限值。
(二)堆肥厂建设项目由堆肥厂主体工程设施、配套设施以及生产管理和生活服务设施等构成建设用地堆肥厂建设的用地应符合科学、合理、节约的原则。
堆肥厂建设用地指标应按表 2 所列指标控制。
堆肥厂建设用地指标表 2单位:平方米类型用地指标I 类35000--50000II 类25000--35000III 类15000--25000IV 类≤15000说明: 1.表中用地指标不含堆肥产品深加工处理、堆肥残余物处理用地;2.动态堆肥取下限,静态堆肥取上限;3.I 类堆肥厂可根据实际处理规划酌情增加。
八、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依据:国家建设部、发计委建标〔2001 〕213 号文件)(一)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1.焚烧厂的建设规划,应根据焚烧厂服务范围的垃圾产量、成分特点以及变化因素综合考虑确定;并应根据处理规模合理确定生产线数量和单台处理能力。
焚烧厂建设规划分类与生产线数量宜符合表 1 的规定。
建设规划分类与生产线数量表 1类型额定日处理能力( t/d )生产线数量I 类1200 以上3--4II 类600--12002--4III 类150--6002--3IV 类50--1501--2说明: 1.IV 类中 1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不宜小于50 t/d ;2.III 类中 1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不宜小于75 t/d ;3.额定日处理量能力分类中,II、III 类含上限值,不含下限值。
2.焚烧厂建设项目由焚烧厂主体工程与设备、配套工程、生产管理与生活服务设施构成。
(二)建设用地焚烧厂的建设用地,应遵守科学合理、节约用地的原则,满足生产、办公的需求,并留有发展的余地。
焚烧厂建设用地指标应按表 2 执行。
建设用地指标表 2单位:平方米类型用地指标I 类40000--60000II 类30000--40000III 类20000--30000IV 类10000--20000注:建设用地指标含上限值,不含下限值。
九、水厂供水设施建设项目用地指标(依据:建设部建标〔 1998 〕14 号文件)1.水厂用地应按规划期给水规模确定,用地控制指标应按表 1 采用,水厂厂区周围应设置宽带不小于10 米绿化地带。
水厂用地控制指标表1建设规模(万 m 3/d)地表水水厂(㎡. d /m 3 )地下水水厂(㎡ . d /m 3 )5--100.70--0.500.40--0.3010--300.50--0.300.30--0.2030--500.30--0.100.20--0.08说明: 1.建设规模大的取下限,建设规模小的取上限;2.地表水厂建设用地按常规处理工艺进行,厂内设置预处理或深度处理构筑物以及污泥处理设施时,可根据需要增加用地;3.地下水厂建设用地按消毒工艺进行,厂内设置特殊水质处理工艺时,可根据需要增加用地;4.本表指标末包括厂区周围绿化带用地。
2.当配水系统中需设置加压泵站时,其位置宜靠近用水集中地区,泵站用地按规划期给水规模确定,其用地控制指标应按表 2 采用,泵站周围应设置宽度不小于 10 米的绿化带,并宜与城市绿化用地相结合。
泵站用地控制指标表 2建设规模(万 m 3/d )用地指标(㎡ . d /m 35--100.25--0.2010--300.20--0.1030--500.10--0.03说明: 1.建设规模大的取下限,建设规模小的取上限;2.加压泵设有大容量的调节水池时,可根据需要增加用地;3.本表指标末包括厂区周围绿化带用地。
十、乡镇集贸市场建设项目用地指标(依据:建设部建标〔 2000 〕79 号文件)(一)乡镇集贸市场类别和规模等级1.乡镇集贸市场的类别,按交易品类分为综合型和专业型市场;按经营方式分为零售型和批发型市场,以及批零兼容性市场;按布局形式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市场;按设施类型分为固定型和临时型市场;按服务范围分为镇区型、镇域型和域外型市场。
2.以零售为主的乡镇集贸市场的规模,应按平集日入集人次划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特大型四级,其规模分级符合表 1 的规定。
批发市场的规模应根据经营内容的实际情况分级。
乡镇集贸市场规模等级表 1集贸市场规模分级小型中型大型特大型≤30003001--100010001--5000> 5000平集日入集人次(二)集贸市场用地1.确定集贸市场的用地规模应以规划预测的平集日高峰人数为计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