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语文选修《动人的北平》ppt课件

人教版语文选修《动人的北平》ppt课件

散文是什么……
• • • • • 散文是一枚藏在路边的脚印,记录着鲜活生动的人生故事! 散文是一颗挂在睫梢的泪珠,展示着喜怒哀乐的内心世界! 散文是一个镌于记忆的眼神,包蕴着丰富多彩的生命姿态! 散文是一朵崖壁间的野花,它拒绝功利,尊崇个性! 真文 散文是一幅活动着的剪影,它厌恶程式,喜欢活泼!
美文
第一单元说明:(那一串记忆的珍珠)
从本单元开始,学习中国现代散文。这几篇散 文都是描写地域风光的作品,把自然景物和人文景 象集于篇中,把珍贵的历史和现实情景展现在读者 面前。文中有着丰富的认识价值、审美价值和教育 意义,不但教人认识现实、认识历史,还教人学会 思考,学会心灵体验,学会提升思想境界。 用比喻的手法,指出了散 对于单元标题的理解: 文的特点和优点:认识价 一切现实终将变为历史,历史也将烟消云散, 值、审美价值。 唯有文学作品可将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种种新奇 情景记录下来,像一串凝聚着宝贵记忆的珍珠,供 人欣赏、凝视,写人记事抒情的散文作品在这方面 有着天然的优势。
北平
林语堂
一、导语 每个人都有自己理想的生活方式,有人钟情于清 新自然、悠然闲适的田园风光,亦有倾心于高楼林立、 车水马龙、繁华而现代的都市生活。 你喜欢哪一种生活呢?田园还是都市?(田园。 都市。两者都要。) 有没有一个地方既有田园风光又有都市风情呢? (有吧) 故都北平就是现代著名散文家、小说家、学者林 语堂先生实现他“田园都市”梦想的地方。 今天我们就跟随林语堂先生再次翻开历史的旧照 片,一同去欣赏上个世纪初的动人的北平。
写景抒情类散文
高考现代散文阅读考点
• • • • • •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选修课学习建议: 4.把握文章思路,分析文章结构 紧密结合高考考点,进行针对性训练,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挖掘作品深层内涵,架起阅读教学与作 6.分析概括、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文教学的桥梁,提升学生的认知水平、 态度 审美意识、思想境界。 • 7.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 8.探索作品蕴含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二、以形读文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 1、预习要求是画出文中显示文章思路的概括性语 句。学生前后四人组成小组,互相对照自己所画 的语句,并补充完整。 • 2、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按顺序依次齐读这些语句。 • 读完之后我们会发现这些概括性语句多出现在 哪里? • 学生找出规律(多出现在段落的开头,且多为 判断性语句。) • 我们以后在做阅读时就可以通过找概括性语句 来梳理文章脉络,概括文章内容。
(二)美读全文,初步赏析,感受迎面扑来 的古都北平的动人气息。
• 3、学生再次自由诵读这些语句,语速稍慢,让我们以游客的身份感 受上个世纪初的北平风貌。 • 4、读完之后你会发现林语堂先生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北平动人的画 面。你认为北平有哪些动人之处呢?请选出最喜欢的一幅画面,并结 反思: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太过纠 合具体语不同的诵读方式赏读。 自主品味,其效果往往适得其反。选 • 比如:第2、3段学生齐读,感受对比、排比的句式以及北平的包容 修课问,大家不妨放开手脚,培养学 精神。 生读的习惯,让他在读中学,读中悟, • 第5段单个学生诵读,感受北平原滋原味的生活情趣。 自由地去读,大声地去读,个性的去 • 第8段单个学生诵读,学生自由品读,感受北平是一个清净的住 读。 家的城市。 • 第10段单个学生诵读,感受北平厚重的历史文化。 • 第17—20段学生齐读,感受整齐的句式和北平的自由生活氛围。
• 课文的人文价值 • 《动人的北平》表达故都古老而时新文化的魅 力,引导读者对故都这座城市和它的文化的热 爱,也表达了作者一种优雅的情怀,很有感染 力; • 《汉家寨》表现汉民族文化的顽强生命力,表 现“坚守”的精神力量,表现恶劣的自然环境 中人的精神的超越和升华,阅读这样的作品何 尝不是一种精神的洗礼?
第一单元
• • • •
那一串记忆的珍珠(教学重点)
一、体会散文选材的典型性和精粹性。 二、体会散文抒情写意的独特性和深刻性。 三、探究散文蕴含的思想文化价值。 四、探究散文形与神的关系
• 现代散文的形与神 • 散文的“形”主要指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 式 • 散文的“神”,主要指渗透在字里行间的 情绪、主题、意蕴、发展线索等。 • 好的散文应做到“形神兼备” • 以形传神 • 以神写形 • 阅读现代散文要善于通过“形”而准确地 抓住“神”,找到“文眼”。
• 虽然北平有过辛酸的往事,但是北平更代 表着着辉煌,代表着大气、代表着权势, 代表着古老的中华文明,象征着中华民族 的性格,它像一个魁梧的老人,又像一株 古木老树,他是老舍魂牵梦绕的《想北平》 他是郁达夫流连伤感的《故都的秋》,他 是林语堂如数家珍的《动人的北平》,今 天就让们走进故都,走进北平。
• 1、1369年6月,常遇春荡平了元大都附近的残余军队。 战报送达朝庭,朱元璋便以“蓟北悉平”为名,将元大都 改为“北平府”,这也就是北京也称北平的来历。 2、1399年,燕王朱棣在北平发动“靖难之变”,历经近 三年的征战,攻占了南京,从其侄子手中抢得了皇帝的宝 座。并在1403年(即永乐元年)将北平府改为了“北 京”,后又迁都北京。北京这个称谓也就是从那时开始 了。 3、1928年6月4日,张作霖由北京退回沈阳,南京国民党 政府任命阎锡山为京津卫戍总司令,6月20日宣布改直隶 省为河北省,改北京为北平。 4、1937年7月29日,北平被日本侵略者占领,日伪政府 于1937年10月12日,将北平又改为北京。1945 年日寇投 降后,又改为北平。 5、北平和平解放后,1949年9月21日,召开了中国人民 政治协商会议,9月27日,政协会议全体决议定都北平。 自即日起改北平为北京,并确定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首都。
北平又像是一株古木老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