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鲁教版化学必修二教案

鲁教版化学必修二教案

第2课时知识点3:化学键与物质构成【引入】我们已经学习过物质的分类,知道物质分纯净物、混合物;纯净物又分单质和化合物。

通过化学键的学习,我们知道构成物的离子(或原子)之间的化学键也是有区别的——又分为离子键、共价键等。

于是,人们根据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类型的不同,把化合物分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媒体展示——板书】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

如:NaCl、CaCl2、KOH、CaO等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

如:HCl、H2O、CH4、NH3、CO2【联想·质疑】分析KOH中所含有的键型,该化合物属于哪类化合物?【归纳·强调】(1)当一个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时,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2)当一个化合中同时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时,以离子键为主,该化合物也称为离子化合物(3)只有..当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时,该化合物才称为共价化合物。

(4)在离子化合物中一般既含有金属元素又含有非金属元素;共价化合物一般只含有非金属元素(NH4+例外)【迁移·应用——课堂练习】指出下列化合物内部的键型和化合物的分类(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点评】通过“联想质疑”、“归纳强调”、“迁移应用”,三个阶段,使学生对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分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使学生认识到只要化合物中含离子键(不管是否含有有共价键)都叫离子化合物;只有当化合物中完全是共价键时,该化合物才叫共价化合物。

【知识点击】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是紧密联系的,离子键和共价键都是比较强的化学键,要破坏这些化学键都需要较多的能量,例如,氯化钠、碳酸钙、氧化镁等物质是离子化合物,他们熔化时要破坏离子键,由于离子键很强,因此他们的熔点也很高。

氮分子发生化学反应时要破坏分子内很强的的共价键,由于该共价键很难破坏,因此氮分子化学性质很稳定;再如金刚石完全是由共价键构成的,金刚石熔化时要破坏内部的共价键,因此金刚石的熔点、沸点、硬度等都非常高。

【点评】通过学生阅读“知识点击”,将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联系起来,知道化学键是影响物质性质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一些具体物质的熔沸点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离子键、共价键都是比较强的化学键,但由于影响物质性质的因素较多和学生知识的有限,这个地方也不要拓展、延伸过多。

【媒体展示——板书】第二部分: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引入】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关系是很重要的。

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要利用各种能源,而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如石油、煤的燃烧)是当今世界上的重要能源之一。

研究反应热,对于化工生产条件的选择,设备的设计和使用,以及对热能的综合利用,都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以研究反应热为主要内容的化学热力学,是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化学反应可以热、电或光等形式与外界环境进行能量交换,但通常主要表现为热能变化。

【交流·研讨】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mol水蒸汽时的能量变化过程【归纳·总结】在化学反应中,从反应物分子转化为生成物分子的过程中,各原子的内部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原子的结合方式发生了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反应物分子的化学键部分或全部遭到破坏,在生成物分子中形成新的化学键。

实验证明,破坏旧的化学键时,需要从环境吸收能量来破坏原子间的相互吸引;在形成新的化学键时,由于原子间的相互吸引而对外释放能量。

化学反应热就来源于旧化学键的破坏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所发生的能量变化。

【思考·质疑——板书】能量会不会在反应过程中损耗或消失?【拓展·引导】能量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它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但在转化和传递过程中,能量的总值是保持不变的(这叫能量守衡或转化定律)。

化学反应过程遵循能量守衡定律。

【讨论】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的?【活动·探索】【媒体显示——板书】每一个化学反应都伴随有能量的改变,有的对外释放能量,有的从外界吸收能量。

如果新化学键的形成所释放的能量大于..破坏旧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该反应就是放热反应;如果新化学键的形成所释放的能量小于..破坏旧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该反应就是吸热反应;【媒体显示——概括整合】【点评】通过氢气和氧气生成1mol水蒸气的能量变化过程的分析,然后推广开来,得出结论:破坏旧的化学键时,需要从环境吸收能量来破坏原子间的相互吸引;在形成新的化学键时,由于原子间的相互吸引而对外释放能量。

化学反应热就来源于旧化学键的破坏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所发生的能量变化;通过“思考质疑”,对程度好的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引入“能量守衡或转化”定律;通过“活动探索”使同学们对吸热和放热反应,增强直观印象,同时明白化学反应不仅存在放热反应也存在吸热反应;再通过“概括整合”,使同学们对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过程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知道能量变化与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有着密切的联系。

【作业】1、课本38页2、3、42、拓展延伸习题(略)(深圳实验学校黄军谱)第二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一、教材分析(一)知识脉络在学生认识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实质后,引入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和限度,使学生从化学反应快慢和限度这一全新的视角,继续认识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的快慢主要由物质本身的性质决定,但外界条件的改变如:反应物的浓度、反应的温度、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光、波、以及气体反应体系的压强等因素的变化都可影响反应的快慢。

催化剂的使用同样会改变化学反应的快慢。

在可逆反应中,一定条件下反应只能进行到一定的程度,外界条件的改变会影响到化学平衡的移动,这是反应的限度问题。

从分析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优化工业生产的条件的选择。

(二)知识框架(三)新教材的主要特点:新教材中将此部分知识分解为必修部分和选修部分。

必修部分与旧教材相比,降低了知识要求和难度。

更简洁、易懂,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科学实验方法和科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知道浓度、温度和催化剂等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初步了解如何调控化学反应的快慢。

2、使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认识化学反应的进行是有一定限度的,化学平衡是相对的。

了解化学平衡的标志及平衡移动3、通过“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设计半定量实验方案的能力,以及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4、通过“硫酸制造工业的发展”“催化剂和化学工业”等资料介绍,使学生了解控制反应条件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熟悉的化学反应、工业生产的分析,让他们学会怎样提炼总结出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半定量实验的研究方法。

2、通过“联想·质疑”、“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活动,提高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的1、通过“联想·质疑”、“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等活动,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兴趣,让他们享受到探究未知世界的乐趣。

2、通过“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

通过对化工生产资料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勤奋好学的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一)知识上重点、难点化学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的建立。

(二)方法上重点、难点学会对照实验和半定量实验的实验方法,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的认识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

四、教学准备(一)学生准备1、预习第二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如何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哪些条件可以影响化学反应的快慢?如何从实验的角度去分析和探讨?是不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进行得很完全?化学平衡是一种什么样的平衡体系?如何优化化工生产的条件?2、将学生每4-5人编为一组,设计“活动·探究”的实验方案。

(二)教师准备教学媒体、课件;五、教学方法问题推进、分析类比、实验探究六、课时安排3课时七、教学过程【实验探究】分组实验:镁、锌和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质疑】1、镁、锌和相同浓度的稀硫酸反应现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生活或学习过的化学反应中,哪些反应是较快的、哪些反应进行缓慢?2、实验室制氧气为什么要使用二氧化锰?【讨论】学生讨论思考上述问题。

【引入新课】从同学们以前所学的化学反应知道,不同的反应有快慢之分,而有些反应需要加热或使用催化剂,这是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

【点评】密切结合学生已有的化学反应知识,从“问题”直接引入新课题,使将要学习的内容一目了然,从实验探究入手创设学生积极探究学习的氛围。

【板书】第二节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阅读并质疑】阅读教材39-40页“联想·质疑”,如何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如何表示化学反应的快慢?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有什么作用?【过渡】在硫酸的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硫氧化生产成三氧化硫要选择一定的温度、催化剂是为了有利于三氧化硫的生成。

说明条件的不同对化学反应有影响,它们是如何影响的呢?【板书】一、化学反应的快慢【媒体显示】“认识化学反应的快慢”的实验设计:【思考、讨论并质疑】从所给试剂分析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为什么三种金属的表面积要大致相同?你如何设计实验?如何探讨化学反应快慢与外界因素的关系?【学生设计】学生讨论、分析所给物质的浓度、状态,设计实验方案(1)铜片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的实验(2)镁条、铁片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的实验(3)铁片分别与不同浓度的盐酸反应的实验(4)铁片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在常温和加热条件下的实验(5)块状碳酸钙分别与不同浓度的盐酸的实验(6)块状碳酸钙、碳酸钙粉末分别与同浓度的盐酸的实验【质疑】通过什么现象了解化学反应的快慢?如何表示化学反应的快慢?【阐述】化学反应进行时可以通过观察气泡逸出的快慢、固体物质的消失或产生的快慢、颜色改变的快慢来判断化学反应的快慢。

通常用化学反应速率来描述化学反应的快慢。

【板书】1、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时间:(如每秒、每分、每小时)计算公式为=△C / △t反应速率的单位mol/(L•s )mol/(L•min)mol/(L•h)【思考】如何认识反应速率?1、某一反应物的浓度是2摩尔/升,经过两分钟的反应,它的浓度变成了1.6摩尔/升,求该反应的反应速率。

2、在一定条件下N2 + 3H3 的反应中,起始C(N2) 为2mol/L,C(H2)为5mol/L,反应到2分钟时,测得 C(NH3 )为0.4mol/L,(1)分别用N2 、 H2、 NH3 表示反应速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