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四章肝硬化特点与介绍

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四章肝硬化特点与介绍

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四章肝硬化特点和介 绍
病毒性肝炎与肝硬化
我国全国范围内最常见的肝硬化病因 乙型、丙型或乙+丁型肝炎病毒感染 几型病毒的重叠感染更易引起 感染后引起慢性肝炎,尤其是慢活肝 慢性肝脏损害最后将演变为肝炎后肝硬化 甲型和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只引起急性肝炎,不会
发生肝硬化
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四章肝硬化特点和介 绍
循环障碍与肝硬化
肝脏慢性淤血、缺氧、肝细胞坏死,纤维组织增 生,形成肝硬化
可由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引起, 也称心源性肝硬化
可由肝静脉和/或下腔静脉阻塞引起
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四章肝硬化特点和介 绍
代谢障碍与肝硬化
为先天遗传性疾病 铜代谢障碍:肝豆状核变性,铜沉积于肝脏,引
起纤维增生,导致肝硬化 铁代谢障碍:血色病,铁沉积于肝脏,引起肝硬
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四章肝硬化特点和介 绍
肝硬化大体病理特点
➢ 早期肝脏肿大,晚期明显缩小 ➢ 纤维增多而质地变硬,故称“硬化” ➢ 表面结节状,故称“菠萝肝” ➢ 切面呈岛屿状结节,包以灰白色纤维组织
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四章肝硬化特点和介 绍
肝硬化的病理分类
➢ 小结节性肝硬化:门脉性肝硬化 ➢ 大结节性肝硬化:坏死性肝硬化 ➢ 大小结节混合性肝硬化
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四章肝硬化特点和介 绍
胆汁淤积性肝硬化
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四章肝硬化特点和介 绍
药物/化学毒物与肝硬化
长期接触肝毒性工业毒物:四氯化碳、磷、砷 长期服用肝毒性药物:双醋酚丁、甲基多巴、四
环素、异烟肼、甲氨蝶呤 慢性中毒性肝炎,最终演变为肝硬化
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四章肝硬化特点和介 绍
酒精性肝硬化
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四章肝硬化特点和介 绍
胆汁淤积与肝硬化
肝内或肝外胆管阻塞持续存在,长期淤胆 淤胆(高浓度胆酸和胆红素)损伤肝脏,刺激纤
维增生,最后引起胆汁性肝硬化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肝内细小胆管慢性非化脓
性破坏性炎症,造成长期肝内胆汁淤积;原因不 明,多与自身免疫有关。 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石堵塞胆管,多为局部 肝硬化
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四章肝硬化特点和介 绍
病因
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很多,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 所致的肝硬化为主,欧美国家以酒精中毒多见。
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四章肝硬化特点和介 绍
肝硬化病因分类
1.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我国的主要类型 2.酒精性肝硬化:西方国家的主要类型 3.非酒精性脂肪肝炎 4.胆汁淤积 5.肝静脉回流受阻 6.遗传代谢性疾病 7.工业毒物或药物 8.自身免疫性肝炎 9.血吸虫病 10.隐源性肝硬化
病理
在大体形态上,肝脏变形,早期肿大,晚期 明显缩小,质地变硬、重量减轻,外观呈棕黄色 或灰褐色,表面有弥漫性大小不等的结节和塌陷 区,边缘较薄而硬,肝包膜增厚。
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四章肝硬化特点和介 绍
发病机制(1)
肝硬化的演变发展过程包括4个方面: ①广泛肝细胞变性坏死、肝小叶纤维支架塌陷; ②残存肝细胞不沿原支架排列再生,形成不规则结节状肝细
胞团(再生结节); ③自汇管区和肝包膜有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纤维束,
自汇管区-汇管区或自汇管区-肝小叶中央静脉延伸扩展, 即所谓纤维间隔,包绕再生结节或将残留肝小叶重新分割, 改建成为假小叶,这就是肝硬化已经形成的典型形态改变;
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四章肝硬化特点和介 绍
发病机制(2)
④由于上述病理变化,造成肝内血循环紊乱,表现为血管 床缩小、闭塞或扭曲,血管受到再生结节挤压;肝内门静 脉、肝静脉和肝动脉小支三者之间失去正常关系,并相互 出现交通吻合支等,这些严重的肝血循环的紊乱,不仅是 形成门静脉高压症的病理基础,而且更加加重肝细胞的营 养障碍,促进肝硬化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假小叶使血管床破坏,使肝血循环障碍,形成门脉高压症
化 a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 半乳糖血症
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四章肝硬化特点和介 绍
慢性血吸虫病与肝硬化
血吸虫病仍血吸虫疫区常见的肝硬化病因 长期或反复感染日本血吸虫 大量的虫卵存积于汇管区 汇管区大量纤维组织增生,最终形成血吸虫病性
肝纤维化 门脉高压症为主要表现,肝脏损害较轻
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四章肝硬化特点和介 绍
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四章肝硬化特点和介 绍
小结节性肝硬化
➢ 最为常见,由慢性肝炎所致 ➢ 结节较小,直径为3~5mm ➢ 大小基本一致 ➢ 纤维隔较细 ➢ 假小叶也较一致
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四章肝硬化特点和介 绍
小结节性肝硬化
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四章肝硬化特点和介 绍
大结节性肝硬化
➢ 大片肝坏死所致 ➢ 结节较大,直径在1cm~3cm,最大的可达5cm,或者更
乙肝病毒
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四章肝硬化特点和介 绍
慢性酒精中毒与肝硬化
肝脏是酒精唯一的分解代谢场所 长期(10年以上)大量(每日乙醇量80g以上)饮
酒可引起肝硬化 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对肝脏造成慢性损害 引起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脂肪肝,最终发展为酒
精性肝硬化
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四章肝硬化特点和介 绍
消化系统疾病 第十四章肝硬化特点和介绍
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四章肝硬化特点和介 绍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门脉性肝硬化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2.熟悉肝硬化的鉴别诊断和并发症 3.了解肝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
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四章肝硬化特点和介 绍
肝硬化
肝硬化(hepatic Cirrhosis)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 期阶段。 ➢ 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 ➢ 临床上有多系统受累,以肝功能损害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 现,晚期出现肝功能减退和门脉高压的临床表现以及多种并 发症。 ➢ 肝硬化是我国常见疾病和主要死亡病因之一。 ➢ 我国肝硬化发病高峰年龄在35—50岁,男性多见。
大。 ➢ 大小不一致 ➢ 纤维隔较宽,且宽窄不等 ➢ 假小叶大小不等
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四章肝硬化特点和介 绍
大结节性肝硬化
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四章肝硬化特点和介 绍
混合结节性肝硬化
大小两种结节形态混合存在
消化系统疾病第十四章肝硬化特点和介 绍
肝硬化组织学特点
➢ 由几个不完整的肝小叶构成,内含0~3支中央静脉 ➢ 再生肝细胞结节构成增宽,可有炎性细胞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