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供应链及其发展过程
▪ 靠成本或生产效率的优势打价格战是不够的,还要靠价值 的优势打创新战,这才是企业竞争的真正出路。
▪ 供应链上的各种流从根本上就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互 为存在的。
▪ 只有当企业的5种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服务流和价 值流)保持一体化的管理时,才真正地实现了节点企业和供 应链管理的最高境界。
五、供应链的主要功能
约)的供应链
• 1.企业供应链
• 企业供应链是就单个企业所提出的含有多个产品的 供应链管理。
• 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处于主导者的地位,不仅考虑 该企业与供应链上其他成员的合作,也较多地关注企 业多种产品在原料购买、生产、分销和运输等方面的 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并且拥有主导权。
• 这里的单个企业通常指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Focal Company),它是对整个供应链起关键作用的企业。
三、供应链的基本特征
⑴ 增值性。 ⑵ 竞争性。 ⑶ 快速响应性。 ⑷ 复杂性。 ⑸ 动态性。 ⑹ 市场性。 ⑺ 交叉性。
例 题--3
• 3.以下哪一项不是供应链的基本特征 ( )
• A.复杂性 ;
B. 动态性
• C.增值性;
D.交换性
[答案] D
四、供应链的网络结构模型
根据以上供应链的定义,其结构可以简单地归纳为如图1-1所示的 模型。
一个值得注意的领域是个人能力、组织能力和网络能力 之间关系的研究。奈特曾考察组织能力和个人能力之间 的关系。
关于组织能力和个人能力与供应链效率之间联系的研究 很少有人涉及。
供应链中各组织之间的合作关系是供应链管理中最重 要的要素。没有各组织单元协同的合作关系,一切对于 供应链中信息流、资金流的管理都失去了基础。
文治就不同,它依赖的是强大的文化,文化的 范畴非常广,它是无形的,不处不在,无孔不 入,伴随人的一生,影响深远。
企业要实施文治,必须建立相应的企业文化, 员工必须具有足够高的思想觉悟、道德素质和 一致的价值观。
无论是人治、法治,还是文治,都有 其优点和不足,选用何种管理模式,完 全取决于企业发展的阶段。企业就如同 一汽车,领导如同司机,如果是新手驾 车,安全性主要取决于驾驶员,驾驶技 术高,安全性就高。
• A.运输链 B.产销链 • C.增值链 D.服务链
[答案] C
六、供应链的类型
(一)按供应链管理的对象划分 (二) 按产品类别划分 (三) 按分布范围划分 (四) 按其他标准划分
(一)按供应链管理的对象划分
• 根据供应链管理的研究对象及其范围, 供应链可分为以下3种类型。
1.企业供应链 2.产品供应链 3.基于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供应链契
对合作关系的研究是从市场的宏观角度和企业组织的 微观角度展开的。
宏观角度的研究始于科斯(Coase) 的企业理论以及威 廉姆森(Williamson) 的交易成本理论。有时这一领域的 学者用网络组织关系来代替供应链的概念,而把供应链 视为一体化和完全市场中的不同概念。
微观角度的组织注意到了与其供应商建立战略合作关 系是一种价值增值活动。
动 • D.有效的供应链管理要求企业迅速准确地了解顾
客需求
•[答案] C
例 题--2
• 2.供应链是围绕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 梳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 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运输到消费者手中, 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 成一个整体的功能 ( ) 结构模式。
供应链作为企业管理模式的一种体现形式, 其内涵和外延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逐渐得 到扩展。但无论供应链的管理模式如何被时代 发扬光大,由其定义蕴涵的主要功能基本有以 下3个。
• 1.转换的功能 • 2.资源整合的功能 • 3.同步协调的功能
例 题--4
• 4. 供应链不仅是一条物料链、信息链、资金链, 并且是一条 ( )。
❖(三)管理模式的发展 ➢ 1. 基于单个企业的管理模式 ✓ (1)成组技术。 ✓ (2)柔性制造系统。 ✓ (3)减少零件变化。 ✓ (4)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 2. 基于扩展企业的管理模式
企业发展的最佳管理模式 1.人治模式
2.法治模式 3.文治模式
1.人治模式
一般来说,人治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于企业发展的创业 时期,无论是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创 业时主要靠家族、朋友、同学等起家。
• 对企业管理来讲,建立制度并不难,难点在 于如何执行,谁去执行。
3.文治模式
• 当企业再进一步发展壮大,部门和员工进一步增多, 法治的弊端也就暴露出来。因为即使法律、制度多如 牛毛,总有管不着的地方,就算法律、制度非常健全, 没人钻空子,但执法者人数有限,时间有限,非常容 易出现执法缺位。
• 此时就需要有一种意识、思维来引导我们的行为, 这就是文治,以文化来管理企业,以文化来治理国家。
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 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 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 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 网络结构模式。
例 题--1
1.下列有关供应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A.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的区别有权威的界定 • B.“大而全,小而全”的概念属于供应链的范畴 • C.信息在供应链上可以向下流动,也可以向上流
原材料 供应商
制造商
装配商
分销商
零售商
需求/用户
需求拉动
销售点信息
供 应 源
供应商 供应商的供应商
制造商
分销商
物流/服务流
零售商
资金流
图 1-1 供应链的网链结构模出,
• 供应链由所有加盟的节点企业组成,其中一般 有一个核心企业(可以是产品制造企业,也可 以是大型零售企业,如美国的沃尔玛),节点 企业在需求信息的驱动下,
一、21世纪企业面临的环境和挑战
• 在全球化经济浪潮中,企业面临着怎样的机遇,又
要应对怎样严峻的挑战呢?综合而言,企业面临的环 境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 经济全球化(国际化) 2. 科技高新化 3. 社会需求复杂化 4. 信息高价化 5. 物质资源紧缺化 6. 人才需求紧迫化和国际化 7. 厂商趋向全面合作化
2.法治模式
• 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部门和员工增多,管 理层级增多,老板一双眼睛越来越难照看整个 企业了。于是,我们想到了建立制度,淡化人 治,通过制度化管理来提高效率,这就是法治。
• 法律、制度具有刚性、公平性、公开性、稳 定性,它不同于人治那样有很大弹性,法律弹 性很小,任何人都必须遵守,包括制订者和执 行者本身。
• 通过供应链的职能分工与合作(生产、分销、 零售等),以资金流、物流和服务流为媒介实 现整个供应链的不断增值。
❖ 供应链的逻辑“流”组成
▪ 价值是由市场需求定义的,只有当产品能够售出,增值才有
意义。
▪ 积压在仓库里的产品,即使其技术含量很高,或者是制造 代价高昂,如果不是市场需要的,不能被市场接受,其价值 也是不能体现的。
• 从核心企业来看,供应链包括其上游的供应商及其 下游的分销商。供应链管理包括对信息系统、采购、 生产调度、订单处理、库存管理、仓储管理、客户服 务、包装物及废料的回收处理等一系列管理活动,而 供应商网络包括所有为核心企业直接或间接提供投入 的企业。
• 2.产品供应链
• 产品供应链是与某一特定产品或某一特定项日相关 的供应链。
• 在整个产品供应链上,仅仅在物流运输、分销领域 进行供应链管理的改进是收效甚微的,而行业发展和 系统的广告效应则会引导对该产品的需求。
供应链管理技术与方法
第一章 供应链及其发展过程
o 第一节 供应链产生的背景 o 第二节 供应链的概念、特征及组成 o 第三节 供应链的构建与优化
本章要点
▪ ●了解供应链管理模式产生的背景; ▪ ●掌握供应链的概念及结构模型; ▪ ●了解供应链的类型; ▪ ●掌握供应链的推/拉分析法
第一节 供应链产生的背景
供应链中关于信息的研究涉及两方面的内容: (1) 信息的采集、分类和存储(企业数据库)。 (2) 确保供应链中各组织单元及时交付的信息共享 问题。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供应链的基础支持系统, 它 包含各种功能和供应链中各组织单元的信息。
3.知识
4. 合作 关系
供应链管理关于知识的研究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方向。
在人治模式下,维持企业运转的人缘、情面,管理 凭经验、人际关系,控制靠随机和自觉,领导靠威信, 员工训练靠师傅带徒弟等等。
此时的企业员工少,部门少,没有健全的制度与流 程,执行主要依靠领导推动,领导强势,工作效率就 高,反之,当领导弱势或领导不在公司时,效率就低。
在人治模式下,企业高层与员工交往频繁,领导甚 至能直接喊出每一个员工的名字,一双眼睛便可照看 整个公司,员工做些什么事,公司存在什么问题,领 导很容易一眼就看出来,这是人治模式的主要特点。
• 例如,某汽车整车生产商的供应链网络包括上千家 企业,这些企业为其供应从钢材、塑料等原材料到变 速器、刹车等复杂装配件的多样产品。
• 产品供应链的管理,是对由特定产品的客户需求所 拉动的整个产品供应链运作全过程的系统管理。采用 信息技术是提高产品供应链运作绩效,实现新产品开 发,以及完善产品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一个新企业,能否管理好,管理层的驾 驭能力非常重要,这属于人治。
第二节 供应链基础
• 我国于2001年发布实施的《物流术语》 国家标准(GB/T18354--2001)中对供应 链的定义是:
• 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由涉及将产品或 服务提供给最终客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 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 关于物流供应链较为科学的定义是: • 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
1. 产品多样化、产品生命周期缩短 2. 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期望越来越高 3.对交货期的要求越来越高. 4. 提供定制化产品和服务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