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总结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总结

腰站中心小学2010~2011学年
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总结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大家庭,其中少数民族占全国总人口的8.04%,约9120万人。

各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各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绚丽多彩的优秀文化。

如何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继承和传播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学校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现对一年来我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情况:
(一)充分认识小学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的重要意义。

我国少数民族在全国人口中的比例虽然不大,但分布地区很广。

从全国范围看,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与汉族杂居在一起,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

仅腰站地区就有两个苗族聚居地。

如果我们不注意,就容易引起民族问题。

“3.14的拉萨”、“7.05”的乌鲁木齐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民族团结要靠包括我们小学生在内的各族人民共同努力。

这就是在小学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的意义所在。

(二)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学生都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主体,二者缺一不可。

教师认识到了上好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身上所负的重任,学生认识到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

民族团结关系到我国的发展,社会的安定,是
关乎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利益的大事,而不是可有可无的小事。

以这样的高度去看民族团结教育课,充分发挥了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搞好民族团结教育创造了主观条件。

(三)坚持在各学科中贯穿民族团结教育。

课堂教学是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

民族团结教育课的内容与其它各学科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

我校坚持在各学科中贯穿民族团结教育。

让教师了解民族团结教育课的教学内容,对自己所任学科挖掘出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如品德课中有关民族团结的内容,语文课中有关民族风情、民族人物的内容,体育课中有关民族传统的项目等等。

要求任课教师在各自的学科中紧密联系民族团结教育,扩展综合教育的优势和效果。

(四)在少先队活动中贯穿民族团结教育。

我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其中来自大麦地、箐口的寄宿制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有自己的语言、服饰、风俗习惯等,而全校大部分学生是汉族,他们对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饮食、居住了解甚少,民族歧视的现象时有发生。

针对此情况,我校开展以专题教育为主,充分利用黑板报、中队活动、图书角等阵地,加强对学生民族常识的教育。

一学年共开展民族团结专题教育活动2场次,共514人次参与,刊出黑板报2期。

活动中,请少数民族学生到台上介绍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演唱民族歌曲,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进行民族风俗习惯教育,尊重民族习惯,维护民族团结。

因为汉民数量较多,小学生对一些少数民族知识了解不多,为此
我们还加强对学生进行民族风俗习惯教育。

二、存在的不足
1、活动形式单一,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与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不相适应。

活动形式以教师宣讲为主,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单一,致使教育内容枯燥,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

2、中队活动的效果不明显。

部分中队辅导员不能按期组织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专题活动,活动的内容、形式单一,缺乏新思路,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努力方向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努力克服存在的不足,一如既往的抓好“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以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认真搞好民族团结教育,使我校学生对我国56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风俗习惯等知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基本具备正确对待和处理涉及民族问题的素质,一如既往的抓好“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以促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腰站中心小学
2011年7月8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