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案例
内部控制案例部分ຫໍສະໝຸດ 商业计划资源PPT1
齐鲁银行贷骗案
2010年12月6日,山东经济学院在齐鲁银行账户中的3000万 元被转走,查证过程中,齐鲁银行发现其持有的“存款证实 书”系伪造,遂报案。 经查实,主犯刘济源是活跃在济南金融界的资金掮客,为 商业银行引来存款大户,同时,他也是通过存单质押获得贷 款的资金使用大户。司法文件显示,刘济源以支付高额利息、 好处费等方式,引诱企业到其指定的银行办理定期存款,而 后采用虚假质押的手段,以骗贷的方法从银行诈骗巨额资金。 起诉书称,从2002年起,刘济源产生骗取银行信贷资金想法。 随着资金出现巨大亏空,刘济源涉嫌诈骗手段逐步升级,从 涉嫌骗取银行贷款最后转为直接诈骗企业。
表1
齐鲁银行
2010
2009
净资产收益率 11.40% 17.85%
交通银行
2010
2009
20.08%
19.26%
商业计划资源PPT
5
(二)贷款审批监管不严,存在严重的操作风险。
据银监会2010年颁布的《流动资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贷款人应采 取现场与非现场相结合的形式履行尽职调查,形成书面报告,并对其 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负责。其中,对有担保的流动资金贷 款,贷款人需调查抵(质)押物的权属情况。
商业计划资源PPT
6
(三)内部控制组织架构形同虚设,缺乏科学决策、良性运行机制和 执行力。
尽管齐鲁银行内部控制组织架构相对完善,在业务部门不仅设有中台 控制,例如信贷审批部和运营部,全行也设有管理部和合规部对内部控 制和风险进行管控,而且在董事会审计委员会下还独立地设有具有较 高权威性的内审部。但是管理层对内控建设不重视,甚至直接参与舞 弊。 据媒体公开报道,普华永道中天会计师事务所对齐鲁银行相关 项目审计出具的《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09年度财务报表及审计 报告》显示,齐鲁银行的第三方存款质押业务存在借款人营业收入与 贷款规模不匹配等诸多问题。为此,《报告》注明了“保留意见”。 说明骗贷案在2010年初就已显露,而齐鲁银行反而撤换了该会计师事 务所。当高管层开始践踏内部控制制度时,其组织架构的形同虚设和 内控执行的不力就在所难免了。
商业计划资源PPT
4
同时采取恶性竞争、票据抵押等手段吸收存款。这种吸收存 款的手段必须由客户包括企业财务会计人员配合,银行内部 人员不可能完成整个操作。这就给了伪造金融票证骗取资金 者以可乘之机。齐鲁银行通过粗放式的发展模式急速抢占市 场份额,不仅浪费了大量的资源、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见表1),同时,这种重数量轻质量的发展模式也存在着 很高的违规风险。
据行业人士分析,刘济源骗贷的操作模式是,首先利用各类社会关系, 通过一些重权的领导打招呼,以说服一些资金雄厚的国有企业到齐鲁 银行开户存入大额资金,然后利用银行和存款企业的管理漏洞,通过 伪造金融票证向银行办理存单质押贷款,从而骗取银行资金。第三方 用存款企业的存单办理质押贷款,企业的定额存单需要质押在银行。 企业印鉴可以作假,但银行存单造假的可能性很低,因为银行面对自家 的存单,一定具有很强的辨别能力。然而直到2010年12月6日,某柜员 才发现“存款证实书”系伪造,而此前刘济源已骗贷近60亿。可见齐 鲁银行在贷款审批、监管方面存在操作不规范,监管失效等问题,最 终导致业内外人士相互勾结,东窗事发。
商业计划资源PPT
3
(一)发展战略过于激进,存在严重的战略实施风险
从 2009年到 2013 年末, 齐鲁银行的战略是转型、扩张、 上市。截至2009 年年末,齐鲁银行总资产 617.35 亿元, 较年初增长 28.06%,而各项存款余额 546.55 亿元,增长 22.98%;各项贷款余额 353.1 亿元,增长 25.41%。其资产 规 模 和 存 贷 款 指 标 相 当 于 1996 年 成 立 之 初 的 20 倍 。 2010 年又是大跃进之年,该行资产总额达到 821.25 亿元, 较上年末增加 203.90 亿元,增长 33.03%;各项存款 余 额 656.93 亿 元 , 较 上 年 末 增 加110.38 亿元 , 增长 20.20% ; 各项贷款余额 421.53 亿元, 较上年末增 加 68.77 亿元,增长 19.49%。 规模的急速扩张加剧了齐 鲁银行对资本金的苛求,也必然要求有存、贷款业绩的支撑。 面对业绩压力,银行自然有尽可能多放贷的冲动,
商业计划资源PPT
2
齐鲁银行骗贷案背后的内控缺陷分析
2010年10月,刘济源以帮助办理授信、贷款为由,骗山东经 济学院在齐鲁银行存款。刘济源将伪造的学院印章交给员工, 在齐鲁银行开立了学院账户。几天后,山东经济学院向这个 账户里存入了3000万,这笔钱被刘济源指使人转走。山东经 济学院发现账户里没有存款之后,找到了齐鲁银行了解情况。 刘济源再次试图卖出手里的股票补上这3000万的窟窿,但未 果。最后,齐鲁银行选择了报案。 根据起诉书涉案金额统计,齐鲁银行案涉案金额超101亿元, 其中涉嫌诈骗银行100亿元,涉嫌诈骗企业1.3亿元,案发后 追回赃款79亿余元,实际损失恐超21亿。 尽管相关事件正在调查中,但齐鲁银行“出事”的主要原因 是在城市商业银行快速扩张的背景下, 银行内部风险控制 失效引发的案件。纵观案件事发的整个过程,齐鲁银行暴露 出的内控缺陷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商业计划资源PPT
7
(四)员工风险防控意识不足,内控文化建设缺失。
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存在偏差,在处理内部控制与业 务发展的关系上, 把加强内部控制与发展和效益对立起来, 规避规模扩张引起的问题,忽视部控制文化的建设。根据 齐鲁银行2011年1月公布的上年度业绩,2010 年度不良贷 款率为1.12%。尽管这项指标看似符合监管要求,但将其 明细数据与四大行的建设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北京银行 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齐鲁银行的次级贷款比例远高于正常 水平。齐鲁银行次级贷款占比高达1.83%,同期建设银行 为0.45%,而同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北京银行仅为0.09%。齐 鲁银行在追逐信贷大规模扩张并且为膨胀信贷而积极展开 创新以获取存贷高息差之时,忽视了对内控文化的建设, 一些基层商业银行的员工在工作中存在着不规范或不道德 的行为, 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违法违规经营, 甚至以权 谋私、以贷谋私的现象时有存在,这就给了伪造金融票证 骗取资金者以可乘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