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重要实验1、.如何用化学方法鉴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根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进行鉴别,有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1:取两支洁净的试管,里边分别倒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
然后将两个贮气瓶中的气体分别通入两个试管里,其中一个试管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另一个试管内的石灰水不变,则该气体是一氧化碳。
CO2+Ca(OH)2=CaCO3↓+H2OCO与Ca(OH)2不反应方法2:将两个贮气瓶导气管的阀门(活塞)打开,用燃着的木条接近导气管口。
其中一个气体能燃烧且发出蓝色火焰的,则证明该气体为一氧化碳;另一个使燃着的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
2CO+O22CO22.如何鉴别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三种无色气体?分别点燃三种气体,在三个火焰的上方各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过一会儿,会看到有两个烧杯的内壁变得模糊并有水蒸气凝结,则说明这两种气体中有一个是氢气,另一个是甲烷。
在烧杯内壁没有水蒸气凝结的那种气体一定是一氧化碳。
再向另外两个烧杯内分别注入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见有石灰水变浑的,则说明那种气体为甲烷。
石灰水不变浑的,说明那种气体为氢气。
3.有氧气、氢气、氮气、空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6种气体,怎样鉴别它们?取6支试管,并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然后将6个贮存气体的橡胶袋上的导气管分别插入6个试管的石灰水中,打开自由夹,观察6个试管中石灰水的变化。
其中有一支试管中的石灰水变浑浊,此种气体必为二氧化碳。
其它五支试管中无变化。
关闭自由夹。
取一个水槽并放好水。
再取5个集气瓶在其内部也全装满水并倒立在水槽中。
将剩余的5种气体均采用排水取气法各收集一集气瓶气体,并将此5瓶气体用玻璃片盖好,从水槽中取出,放置在桌面上。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在5个集气的瓶口,观察现象。
其中一瓶气体能使木条越着越旺的,则一定是氧气。
其中一瓶对于木条燃烧没什么影响,而瓶中气体也没有燃烧现象的,则一定是空气。
其中一瓶能使燃着木条熄灭的一定为氮气。
有两瓶气体在遇燃着的木条时,瓶中的气体被点燃了,且燃烧时的火焰均为淡蓝色,此时迅速地往两个集气瓶中都倒入少量的澄清的石灰水,盖上玻璃片,摇动集气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其中有一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了,则原来的气体一定为一氧化碳,因为一氧化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石灰水变浑浊。
而另一集气瓶中的石灰水没变化,则原来的气体一定为氢气,因为氢气燃烧只能生成水。
4.今有水、盐酸、氢氧化钠三瓶无色液体,怎样鉴别它们?取三支试管,并分别倒入未知液1mL至2mL,然后各滴入石蕊试液2滴至3滴,振荡,观察现象。
使石蕊试液变红者,原液体为盐酸。
使石蕊试液变蓝者,原液体为氢氧化钠。
石蕊试液不变色仍为紫色者,原液体为水。
5.用一种试剂,如何将碳酸钾、硝酸银、硫酸锌三种溶液区别开?取三支试管,并分别倒入未知液1mL至2mL,然后各倒入1mL至2mL盐酸,观察现象。
若一个试管中有无色气泡放出者,原溶液为碳酸钾溶液。
K2CO3+2HCl=2KCl+H2O+CO2↑若一个试管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者,原溶液为硝酸银溶液。
AgNO3+HCl=AgCl↓+HNO3如一个试管中既无气泡放出也无白色沉淀生成,又无其它现象发生的,原溶液为硫酸锌溶液。
6.今有氯化钾、硝酸钾、碳酸钾、硫酸钾四种白色固体粉末,怎样鉴别它们?取氯化钾、硝酸钾、碳酸钾、硫酸钾四种白色固体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四个烧杯中。
再在各烧杯中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得四种无色溶液。
取四支试管分别倒入未知液1mL至2mL,并往四支试管中加入1mL至2mL盐酸。
其中一支试管中有无色气泡产生,则原物质为碳酸钾。
K2CO3+2HCl=2KCl+H2O+CO2↑其它三支试管中没有气泡生成,也无其它现象发生。
因氯化钾、硝酸钾、硫酸钾三种溶液跟盐酸都不反应。
再取三支试管分别倒入余下的三种未知液1mL至2mL并往三支试管中加入1mL至2mL氯化钡溶液,其中一个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入1mL至2mL稀硝酸。
如果白色沉淀不消失,则此原物质为硫酸钾。
K2SO4+BaCl2=BaSO4↓+2KCl其它两支试管中没有白色沉淀生成,也无别的现象发生。
因为氯化钾、硝酸钾两种溶液跟氯化钡溶液都不反应。
再取两只试管分别倒入余下的两种未知液1mL至2mL,并往两支试管中加入1mL至2mL硝酸银溶液,其中一个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入1mL至2mL稀硝酸,如果白色沉淀不消失,则此原物质为氯化钾。
KCl+AgNO3=AgCl↓+KNO3在另一试管中没有白色沉淀生成,也无其它现象发生。
因为硝酸钾溶液跟硝酸银溶液不反应。
所以,余下的一种原物质为硝酸钾。
7.如何鉴定一瓶无色液体为盐酸?盐酸溶液中的阳离子为氢离子(H+),阴离子为氯离子(Cl-)。
如果通过一定的实验步骤和具体的实验现象能确定溶液中既含有氢离子又含有氯离子,就能确定该无色溶液一定为盐酸。
检验氢离子(H+)。
把两块锌粒放入一支试管中,将少量待鉴定的无色溶液倒入试管中3mL—5mL,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待试管中气体对拇指的压力较大时,移开拇指,立即用燃着的火柴点燃试管中的气体,如果气体安静燃烧或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证明有氢气生成,也就证明原无色溶液中含有氢离子(H+)。
或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无色溶液滴在蓝色的石蕊试纸上,若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则证明溶液中氢离子(H+)的存在。
检验氯离子(Cl-)。
取一支试管,倒入待测溶液1mL至2mL然后加入1mL至2mL硝酸银溶液,振荡,观察现象。
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1mL至2mL稀硝酸,若沉淀不消失,则证明氯离子(Cl-)的存在。
该无色溶液中既含有氢离子又含有氯离子,则此溶液为盐酸。
8.如何检验H+、Ag+、OH-、Cl-、SO42-、CO32-六种离子?(1)H+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Ag+检验。
将少量盐酸或少量可溶性的盐酸盐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Ag+的存在。
(3)OH-的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
(4)Cl-的检验。
将少量的硝酸银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Cl-的存在。
(5)SO42-的检验。
将少量氯化钡溶液或硝酸钡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硝酸,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SO42-的存在。
(6)CO32-的检验。
将少量的盐酸或硝酸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如果有无色气体放出,将此气体通入盛有少量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如果石灰水变浑,则证明原待测液中CO32-的存在。
9.一组有关托盘天平的选择题析托盘天平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占有重要位置,以此为目的设计一些选择题来考察学生是否达到应知会用的标准及如何用平衡的观点来分析天平上的化学反应,这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一、托盘天平使用的基础知识例1:在使用托盘天平前,指针偏向右边,要使天平指针指在零点、那么应将()A.左端的螺丝向外调节B.右端的螺丝向外调节C.左端的螺丝向里调节D.右端的螺丝向里调节分析:托盘天平是根据杠杆原理制成的,指针偏向右边,说明右盘的质量高。
因此,调节螺丝的方法有两种:①固定左端螺丝,把右端的螺丝向里调。
②固定右端螺丝,将左端的螺丝向外调节。
显然,此题应选择A、D。
二、物、码位置颠倒对实验数据的影响例2:用托盘天平称量时,有同学将砝码与称量物的位置颠倒了,左盘所加砝码为6g,游码移到刻度尺上0.4g处达到平衡,则称量物的实际质量是()A.6.4g; B.6g; C.5.6g; D.5.4g析解:托盘天平平衡必须满足下列关系:左盘被称物质质量=右盘砝码质量+游码质量。
当砝码和称量物位置颠倒时,则有m称量物+0.4=6,显然答案为C。
三、天平上化学反应对其平衡的影响例3:有一托盘天平,左右两盘的烧杯中均匀盛有质量、浓度相同的足量稀硫酸天平平衡,往左右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1gFe粉和Zn粉,指针最终()A.偏左B.偏右C.不偏转 D.无法判断分析:铁和锌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均生成+2价的离子,由于铁的相对原子质量比锌小,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置换出去的氢气多,因而左边烧杯中的溶液质量较小,指针向右偏。
答案为B。
例4:在A、B两烧杯中,分别盛有等质量等浓度的足量硫酸,把A、B两烧杯放在天平左右两盘中,天平平衡。
若在A烧杯中加入4.4gCuO,那么在B烧杯中加入多少克镁条,天平再次达到平衡()A.4.4g B.4.8g C.8.8g D.9.6g析解:A烧杯中加入的4.4gCuO与硫酸反应后,无气体放出,净增质量4.4g、在B烧杯中加入的Mg与硫酸反应放出H2,只有B烧杯中加入Mg的质量与放出H2质量之差等于4.4g,天平才能达到平衡。
设B烧杯中加入Mgx克Mg+H2SO4=MgSO4+H2↑ m24 2 22xg 4.4g答案应为B10.化学实验用语辨析1.“溶化”与“熔化”“溶化”是指固体在水(或其它液体)中溶解。
如蔗糖在水中溶化了,碘在酒精中溶化了。
“熔化”是指固体加热到一定程度变成了液态。
如铁加热到1535℃时熔化成铁水,硫加热到112.8℃时即变成液态硫。
2.“蒸发”与“蒸馏”“蒸发”是在加热条件下溶液里溶剂气化的过程。
它能使溶液浓缩或溶质以晶体析出。
蒸发一般在蒸发皿中进行。
如氯化钠溶液经蒸发后可得NaCl晶体。
“蒸馏”是利用液体混合物各组分的沸点不同,使液体气化而进行的分离操作,它是分离或提纯液态混合物的常用方法。
蒸馏一般在蒸馏烧瓶中进行。
如蒸馏水就是用蒸馏方法制取的。
3.“通入”与“插入”“通入”一般指某气体通过导管进入某种溶液里。
例如把CO2气体通入到石灰水中。
“插入”一般指某种玻璃仪器放进另一种仪器中或某液体内。
如把玻璃管插入橡皮塞中,又如在制CO2实验中,为了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需将漏斗下端插入液面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