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2020年中国旅游小镇建设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16-2020年中国旅游小镇建设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17-2021年中国旅游小镇建设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内容简述旅游小镇的概念是在小镇的概念基础之上提出的,是众多小镇类型中的一种类型。

旅游小镇同样是一个社会实体,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能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旅游产业占有一定比例的小城镇,是在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双重因素推动下产生的。

旅游产业的“消费搬运”和“产业集聚”是旅游小城镇形成的前提;“特色化”是旅游小城镇建设的要点;“泛旅游产业整合”是旅游小镇发展的核心。

在我国,“小镇”早已有之,而近年形成了“小城镇”这一专有名词。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

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把坚持“生态文明”和“文化传承”作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原则。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鲜明、产城融合、充满魅力的小城镇”。

2016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

2016年4月,国家发改委表示,结合国家“十三五”规划实施,2016年将在国家层面,会同有关部门从规划引领、政策扶持和宣传推广等方面引导扶持1000个小城镇发展为特色镇。

这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旅游小镇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意味着人民生活要美丽、环境要美丽。

旅游业是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旅游小镇的建设将是实现绿色生态城镇建设的新路径。

同时,旅游小镇的建设,也是城镇化建设的主要推手,可以优化区域旅游产品供给结构,传承地方文化特色,带动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可以预见,旅游小镇的开发和建设,将是未来几年各地建设的重点。

旅游小镇作为魅力小镇的典型代表,将在国家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中大有用武之地。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旅游小镇建设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绍了旅游小镇的内涵及建设意义,然后报告深入分析了国际旅游小镇建设现状、中国旅游小镇建设的宏观背景、现状及发展模式,并详细阐述了古城、艺术、影视、体育、温泉、医疗、休闲农业、花卉及众筹等细分市场的现状;随后,报告对特色小镇建设的重点区域以及典型的旅游小镇进行了分析;接着报告介绍了旅游小镇发展策略及投资情况,最后,报告对中国旅游小镇建设的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了科学的预判。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发改委、住建部、商务部、财政部、各地市统计局、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中投顾问市场调查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

您或贵单位若想对旅游小镇建设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旅游小镇建设,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报告目录一、旅游小镇定义 (5)二、旅游小镇特点 (5)三、全球旅游名镇 (5)四、中国旅游小镇现状 (6)五、旅游小镇发展前景 (7)六、旅游小镇发展空间 (7)附:报告详细目录 (9)一、旅游小镇定义旅游小镇的概念是在小镇的概念基础之上提出的,是众多小镇类型中的一种类型。

旅游小镇同样是一个社会实体,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能提供相应的旅游服务,旅游产业占有一定比例的小城镇,是在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与城镇化进程双重因素推动下产生的。

旅游产业的“消费搬运”和“产业集聚”是旅游小城镇形成的前提;“特色化”是旅游小城镇建设的要点;“泛旅游产业整合”是旅游小镇发展的核心。

二、旅游小镇特点(一)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聚集大量的旅游要素。

旅游小镇的建设一般都是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主要是指对游客具有吸引力,能够开发成为旅游产品的事物。

不论是有形还是无形的,不论是自然的还是文化的或者是社会事物。

旅游小镇的旅游资源比较周边地区具有显著的优势,资源特色鲜明、禀赋较好。

旅游资源的开发必然带来大量旅游要素的集聚,主要包括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包含旅游的六大要素。

(二)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小镇产业链完整。

旅游小镇内具有完整的产业链,能够为游客提供体验娱乐服务,吃、住、行等日常生活出行服务,金融服务等。

旅游产业是小镇产业发展的主导核心,对小镇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起到导向性和凝聚力的作用,在整个产业结构系统中所占的比重高、产业关联度高、产业增长效率高,对小镇的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拉动作用。

(三)旅游小镇发展,政府主导作用突出。

旅游小镇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起到重要作用,这一点在我国尤为突出。

我国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的影响,使得政府主导在我国旅游小镇的发展演变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四)地域区位影响旅游小镇分布规律。

旅游小镇的分布呈现规律性,分布主要受到地域区位的影响。

这其中包括了与大城市的距离、小镇与交通主干道的距离、是否地处重要旅游线路等方面,都会对旅游小镇的分布产生影响。

三、全球旅游名镇2016年6月27日,以“促进旅游名镇发展,共享生态文明传承”为主题的T20世界旅游名镇联盟长白山峰会在池北区隆重开幕。

来自意大利、瑞士、荷兰、美国以及中国等14个国家的20个旅游名镇作为发起方,成立了T20世界旅游名镇联盟,并发布了T20世界旅游名镇联盟长白山宣言。

T20世界旅游名镇联盟公布了全球20个世界旅游名镇,它们分别是美国的布莱德莫镇;阿根廷的卡拉法特镇;意大利的科莫;英国的科兹沃尔德镇;瑞士的达沃斯镇;荷兰羊角镇;以色列的吉布斯镇,拉脱维亚的库尔迪加镇;捷克的卢哈乔维采镇;意大利的圣佩格里诺;法国的塞纳千年小镇;意大利的西米奥尼镇;韩国的新安曾岛以及南怡岛;日本的二世谷镇;波兰的扎克帕内镇。

中国有4个小镇当选,分别是长白山的二道白河镇;山西的平遥古镇;浙江的西塘古镇;江苏的桠溪小镇。

四、中国旅游小镇现状当前,建制镇的旅游小镇开发建设正逐渐上升为各地旅游发展策略,成为各地的投资与建设热点。

各地旅游小镇的打造,均对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社区发展提出新的要求,旅游小镇的综合体属性明显。

早在2005年,《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小镇开发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明确了旅游小镇建设的意义。

《意见》提出,打造云南省旅游名镇,首批建设60个旅游小镇。

2011年,云南省政府下发《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特色小镇建设的意见》,计划在60个小镇的基础上,启动了150个特色小镇的建设发展,包括68个现代农业型、34个工业型、60个旅游型、27个商贸型、12个边境口岸型、9个生态园林型。

2014年4月,海南省政府为加快推进海南省特色风情小镇建设步伐,提升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品位,海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正式出台了《海南省特色风情小镇建设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要通过特色风情小镇带动,加快海南省城镇化进程,逐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城乡一体化。

海南省每年将选择2-3个示范镇,各市县至少选择1个重点镇,通过省、市县两级集中投入,逐年推进,建成一批功能齐备、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特色鲜明、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特色风情小城镇。

2015年,浙江省发布《省政府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全省重点培育和规划建设100个左右特色小镇,相对独立于市区,有明确产业定位、文化内涵、旅游和一定社区功能的发展空间平台。

特色小镇聚集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等支撑未来发展的七大产业。

坚持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

所有特色小镇要建设成为3A级以上景区,旅游产业类特色小镇要按照5A级景区标准建设。

2016年3月,《湖南省旅游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出台。

《规划》指出,未来5年内,湖南要建设一百个特色旅游小镇。

《规划》指出,“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建设151个旅游重大项目,拉动旅游综合投资1万亿元以上,培育70个旅游资源重点县,建成35个全域旅游示范县、100个特色旅游小镇、500个特色旅游村,创建100家国家等级景区(其中4A级及以上50家),创建35家等级旅游度假区,全面优化旅游产品结构,丰富提升观光旅游产品、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产品、积极开发专项旅游产品,推动以观光型旅游产品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专项旅游产品在内的复合型产品体系转型,形成多点支撑的发展格局和较为完备的旅游产品体系。

五、旅游小镇发展前景旅游小镇集合了文化体验、娱乐休闲、度假生活方式等多重旅游功能,将成为传统旅游产品的重要支撑和补充。

国家旅游局发布的信息显示,旅游业已经发展到了全民旅游和个人游、自驾游为主的全新阶段,旅游小镇符合市场需求的体验化改造。

当前,建制镇的旅游小镇开发建设正逐渐上升为各地旅游发展策略,政府系列扶助政策的出台,加之资本的热切关注,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旅游小镇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旅游小镇建设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认为,旅游信息化是当前旅游业发展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信息化管理对于旅游小镇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型融合使旅游业提高了技术含量。

在旅游资源整合、设施建设、项目开发、市场开拓、企业管理、营销模式、咨询服务等领域已经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从而引发了旅游发展战略、经营理念和产业格局的变革,带来了产业体制创新、经营管理创新和产品市场创新,已经改变了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

同时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旅游小镇建设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认为,旅游小镇主题文化鲜明化、消费结构日趋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多元角色互动性增强和更加注重体验性项目的建设,或将成为旅游小镇未来的发展趋势。

六、旅游小镇发展空间除了政策利好之外,旅游消费升级的需求也加速了旅游小镇的发展。

随着旅游市场的逐渐成熟,国民消费需求正发生新的变化,文化性和休闲性成为旅游消费的新趋势,游客更加注重旅游体验。

由于旅游小镇越来越多地集合了特色文化、娱乐休闲、夜生活、旅游服务、度假生活方式等多重旅游功能,便成为时下深受热捧的产品类型。

旅游小镇是传统旅游产品的重要支撑和补充,以文化旅游、文化产业和新型城镇化引领的综合休闲度假小镇开发正成为热点。

目前我国旅游小镇发展环境良好,受到政府、社会资本的高度重视,未来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2015年,我国旅游小镇的市场规模约为600亿元,中投顾问发布的《2017-2021年中国旅游小镇建设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预测,到2020年,其市场规模有望达1500亿元,未来5年复合增长率将在20%左右。

因此,今后旅游小镇还有较大发展空间。

一方面,在旅游消费的拉动下,休闲旅游小镇将形成综合性、多样化的消费经济链,本地居民的就业岗位将得到增加,城乡差距将缩小,小镇环境将日益美化,服务设施配套将不断完善,从而实现新型城镇化城乡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