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挝语语法特点及与汉语的异同

老挝语语法特点及与汉语的异同

老挝语语法特点及与汉语的异同
某某
(XX大学XX学院XX专业,学号XXXXXXXXX)
摘要:老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台语族)壮傣语支,所以在很多方面老挝语同东南亚国家以及中国南部地区(包括中国壮语南部方言在内)都是大同小异的,尤其是语法方面。

所以在针对老挝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我们更应该从各自语法的特点着手进行对比教学。

这样以小见大,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更加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而老挝语语法与汉语对比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在词法上数词、量词和名词的组合词序不同。

还有就是一些虚词、代词及其使用情况也有明显区别;句法上定语和状语的语序不同。

关键词:语法特点、对比异同、词法句法
老挝位于印度支那半岛北部,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也是我国山水相连的邻邦。

老挝也称寮国,老挝语也称寮语,是老挝主体民族——老龙族的语言,为老挝的官方语。

老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台语族)壮傣语支。

老挝语是一种孤立型语言。

这类语言的特点在于其一般不是通过词的内部形态变化(又称作屈折变化)来表达语法的作用,而是通过独立的虚词和固定的词序来表达语法意义,而且一般而言,分析语缺乏多数的格变化。

汉语的发展过程是由综合语发展到孤立语的,现代汉语已经变成了孤立语,语法功能用虚词表示。

如时态以“了”表示过去时、以“着”表示进行时;被动语态以“被”加动词表示;两个名词用“的”相接,表示第二个名词属于第一个名词,而不是用第一个名词加词缀变成属格表示。

所以,从语言类型来看,老挝语和汉语都是孤立型的语言,因此两者在语法上必定存在许多相似性。

而跟语言、词汇相比,语法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即每种语言都有各自明显的民族特点,不同语言的语法有同有异既有共性也有个性,个性是特点之所在。

我在这里主要是通过对比老挝语和汉语,找出老挝语的语法特点。

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语法的存在是语言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一种语言发展成熟的体现。

语法又分为词法和句法。

首先,从词法方面,老挝的词同汉语一样也分为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介词、连词、叹词等。

这些词汇有老挝语的原词,还有相当一部分的借词。

其中有巴利语借词,梵语借词,高棉语借词,泰语借词,汉语借词和法语借词。

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原因,老挝语受高棉语(柬埔寨语)的影响最大。

语言学家、美籍华人李方桂根据壮傣语支语音特点,词汇的异同和一些语词反映出的特点,把老
挝语分入中部组、北方组和西南组三个组中的西南组,中国南部包括中国壮语南部方言在内的地区被分入中部组。

经语法对比发现,在数词、量词和名词的组合次序上中部组名词在量词后,这与汉语的词序是一样的,即数词+量词+名词。

而西南组名词在数量词前面,数词在量词前,即名词+数词+量词(“一”除外,数词“一”都是在最后的)。

由此可见,老挝语在词类上,除了量词用法特殊以外,其他大致都是一样的。

所以在词法上主要探究的是老挝语量词的特点。

老挝语的量词相当丰富,使用广泛,成为句法结
构中不可缺少的要素。

老挝语量词种类划分细致,有名量词和动量词,其中还有很多细小的划分。

量词的最基本用法是名量词用在数词之后,修饰名词作定语。

这里分为四种情况。

(1)用在两或两以上的数次之后,主场词组,修饰前面的名词,即名词+数词+量词。

如“两张桌子”
在老挝语里就是“桌子两张”;“三条鱼”就是“鱼三条”等等。

(2)如果数词是一,其顺序是名词+量词+数词。

如“一只鸡”就是“鸡只一”;“一个人”就是“人个一”等等。

(3)用于形容词前,组成词组,修饰前面的名词,其顺序为名词+量词+形容词。

如“这个学生”就
是“学生个这”;“大苹果”就是“苹果大”等等。

(4)用名词兼作的量词,用在数字之后,为了避免重复,常常省去前面的名词。

即名词+数词+兼类
量词省略为数词+兼类量词。

如“三个岛”的原本的顺序是“岛三个”,省略为“三岛”。

岛本是名
词,在这里就兼作为量词,所以为了避免重复就
把前面的名词省略。

除此之外还有几种特殊情况。

(5)老挝语有些量词还有名物化的作用,即在某些
形容词的前面加上一定的量词就变成名词性的
了。

如在形容词“熟”前面加上量词“个”变成“熟的”;在“大”前面加上“个”变为“大的、大个的”……由此可推测,老挝语中的许多量词都是由名词发展而来的。

正如王力先生所说,量词“是由普通名词演化而成的,并且它们的语法意义就是由它们的本来意义引申的。

”(《汉语史
稿》)。

(6)老挝语的量词不能重叠表示“每一”的意思,在量词或具有量词作用的名词之后加dai',或者在之前加t'uk,则表示“每一”的意思。

(7)在老挝语量词中,有一个泛指某些东西的特别的量词“”(类似于汉语里的“个”),当我们在翻译时不知道某种事物的量词一般都可以用它来代替,但也不能随意乱用,如说两个田、三个路这样就不合适了。

综上,我们可以总结出老挝语和汉语词类划分没什么区别,主要区别在于汉语的数量词与名词的
词序是数词+量词+名词,而老挝语的词序则是名词+数词+量词(“一”除外,置于量词后),这也是老挝语的特点之所在。

接下来,我们来看句法。

句子是由句子是由词或短语构成的,有一定的语词,能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语言的使用单位。

句子的组成部分就是成分。

汉语中句子成分总共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六大成分。

从结构上看,老挝语句子是由主要和次要两大部分构成。

句子主要构成成分是指句子的主谓(宾)成分;次要构成成分也叫附加成分,是指句中除主谓(宾)成分外的其他成分,它们的出现是为了进一步解释或说明句子的主要构成成分,也就是我们汉语中所谓的定、状、补等附加成分。

所以老挝语的句子成分一般分为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和谓语的修辞语(相当于状语)。

那么,当我们比较汉语和老挝语句子主要构成成分时可以得出以下三点:
(1)主语的比较:汉语和老挝语中名词主语句中的主语都可以由名词、数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充
当。

翻译时可直译,不需要转变词型,在句中所
处的位置也是一样的;而谓词主语句中的主语都
可以由主谓短语来充当。

在汉语中,句子中充当
主语成分的谓词性词语或词组可以直接用,不需
变词型,也不需要把词性转变成为名词性词语。

在老挝语中,主语也可以是由动词、形容词或定
语从句充当。

所以,当句子主语是由动词、形容
词、动词性短语或形容词性短语来充当时,需要
把其转换成为名词性词语或短语,即要使之名词
化。

(2)谓语的比较:充当两种语言句子中谓语成分的词或词组的词性是一样的,都可以由动词、形容
词、动词性短语或形容词性短语以及名词充当,
而且在表述时词型不需要变换。

两种语言中位于
成分都是位于主语后的。

(3)宾语的比较:宾语都是由名词构成,和汉语中的名词性宾语句的用法一致。

宾语由抽象意义的
动词或动宾词语充当也是一致的,充当宾语的动
词直接跟在谓语后面,在表述时不需转换成名词。

总的来说,两种语言中的宾语,能够充当宾语成
分的词类是一样的,而且宾语都是放在谓语动词
的后面。

综合以上几点可以得出,老挝语、汉语语句中主要成分的排列顺序是一样的,即主谓宾三大成分的排列顺序是一样的,都是主+谓+宾的顺序。

但是当我们再来分析次要充分的排列顺序时就会发现两种语言的语句排序是不尽相同的。

例如,汉语的“你姐姐今天结婚吗?”在老挝语里的语序是“今天姐姐的你结婚吗?”;汉语的“这个月是几月份?”的老挝语是“月份这是月份什么?”等等……由此看出老挝语的定语和状语在句子中的位置和汉语是不一样的。

所以,把主要、次要成分整合起来对比,汉语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为:(定语)主语+[状语]谓语或
者[状语]谓语+(定语)宾语;老挝语句子成分的排列顺序为:(时间/地点状语)主语(定语)+谓语或者谓语+宾语(定语)。

最后,通过对老挝语和汉语词法和句法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用“大同小异”来形容两种语言的语法。

而老挝语语法最大的特点就是:以词序和虚词为表达语法意义的基本手段,词法上数词、量词和名词组合时,顺序为名词+数词+量词;句法上句子中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和补语在谓语动词之后,名词的修饰语在名词之后。

掌握好一门语言语法的特点,在对外汉语教学时就能够做到有的放矢,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张良民,《老挝语实用语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7月第一版
(2)黄柏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三版)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三版(3)陶红,《论汉译老的方法》,外国语言文化教学论丛(四),2003、9
(4)陈有金,《老挝语与汉语的句法结构比较述要》,外国语言文化教学论丛(三),2003、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