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声音与画面

第六章 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声音与画面

第六章
一、符号的定义及分类
人类的交流和传播活动是以符号为载体进行的。
符号代表了某个东西,它可以是语言的或非语言的,可以
是看的、听的,可以是一个姿势、一个微笑……
简言之,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
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一、符号的定义及分类
人类拥有最完整的符号系统,传播学一般将人类使用的
除了声音的音色、音调、响度等声音要素之外,声音还包
括方位感和空间感的信息。
声音方位感信息是指能判定声音来自前、后、左、右、上、
下等不同方位的信息。
空间感信息指能通过声音强弱的变化,以及渐次反射声、
延时声和混响声的组合,来判断声音产生空间的纵深度的
信息。
直达声:是不经任何反射地首先到达听音者或声音接收器的声音,是
乐两种。前者的一种重要标志是在现场摄录的,是对现场声源的还原 和再现,是摄录设备现场捕捉到的真实存在的声音。后者则是模拟的
音响,以及并非现场录制,而是在广播电视节目后期制作时通过音频
编辑系统叠加到节目内容当中的。
1、广播电视中的音乐
音乐是通过组织声音表现情感的艺术。与声音语言的理性相比,
音乐更感性,更善于表达情绪,富有情绪感染力。(P153)
频道、频率呼号一起作为该频道频率的标识,或者作为栏目、节目的“开
始曲”。也是观众对频道频率、节目栏目的主要辨识。
间奏乐:在节目或栏目、小板块之间作为分隔、提示、过渡。 节目补白:在节目主体内容结束而下一个节目时间尚未开始,使用音乐片
段填补空间时段使节目准时准点。
节目配乐:节目声音语言的背景或配乐,一般用作渲染、烘托情绪和气氛,
在广播电视中,音乐的存在有三种形态,音乐节目、节目音乐
和实况音乐。
广播电视的音乐节目指的是:以音乐作为节目的主体,或者直
接用音乐来构成一档节目。如新年音乐会。
广播电视的节目音乐指的是:广播电视节目中作为非独立元素
存在的音乐元素。
2、广播电视中的节目音乐类型
标识音乐:作为广播电视媒介或节目的品牌标识,可以与电台或电视台的
响内容的基本要求。
要清晰,不要变成噪音;音量要控制,不可干扰语言的声
音。这是对音响录制过程时的要求。
在合成时,注意其艺术性。
四、电视画面的造型元素
电视画面的造型元素主要有景别、拍摄角度、运动。
1、电视画面的造型元素:景别
景别指的是被摄体在影像画面中所占的范围的大小,也可以被叫做成
像面积。是由于摄影机与被摄体之间的实际距离及镜头的焦距决定的。
声音的特点
物理性
立体感与空间信息
心理性
声音广播(radio)通过声音来传递信息,是诉诸人类听觉的传播媒介。
声音是广播的唯一媒介。
声音的特性
1、声音的物理性:声音是一种物理现象,其本质上是一种波动,即声
源的振动以波的形式在介质中的传播。
音色:指声音的感觉特性,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
判断声源位置和宽度的重要依据。
近次反射声:是声源发出的声音经周围界面(墙壁及天花板、地面)
反射1-2次后到达听众耳朵的声音,比直达声晚到达50ms以内的反射声
都属于这个范围。它对于原声起着加重、加厚的作用。
混响声:比直达声晚到50ms以上的多次反射声都称为混响声。它可帮
助人们辨别房间的封闭空间特性(房间容积和体形)。这是继近次反 射声之后,在房间的四壁和顶棚经多次无规则反射而来的密集而不可 辨认的反射声的总体。对音乐节目来说,混响声虽可增加音乐的丰满 度,但它在增加音乐丰满度的同时却会降低声音的清晰度和语言的可 懂度。
符号分为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两大类。
语言符号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语音和字
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构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的符号 系统,包括文字语言和声音语言。
非语言符号指的是文字语言、声音语言以外的、通过视觉、听
觉、触觉感觉到的姿势、音容笑貌、气味、颜色、图画等。
二、广播电视的传播符号
2、广播电视语言符号的类别 3、声音语言的具体类型
4、文字语言的具体类型
2016/12/7
1、广播电视语言符号的定义
广播电视使用的语言指的是人们在长期的
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以语音和字形为
物质实体、以词语为构成要素、以语法为
结构规律的表意体系。
2016/12/7
2、广播电视语言符号的类别
感官不同 语言符号 视觉性的 文字语言
听觉性的
声音语言
1、什么是声音语言? 2、什么是文字语言?
广播电视声音语言指的是在节目内容中 通过听觉可以感知的语言内容。
声音语言
语言符号
文字语言
广播电视文字语言主要针对电视媒体而
言,指的是在电视节目中通过视觉可以
感知和阅读的语言内容。
文字语言
电视新闻节目中,新闻主播的导语、记者的现场解说属于声音语言;电 视画面上出现的字幕属于文字语言。
再现性:影视画面只能再现拍摄现场,已经消失的场景或虚拟的场景
,除非通过搭建布景,或者通过对现实镜头加上特技加工而成,否则 无法用画面表现。
选择性:影视画面是有选择地被拍摄和剪辑,这种选择性受到传播者
主观因素的作用,包括思想观点、文化价值等。
多义性:影视画面具有丰富多元的情绪和情感内涵,而且对于具体的
法和长度的多组画面(多个镜头)衔接组成的。
电视画面最重要的特征是运动,不仅能表现空间,还能表现时间。
电视台标
台标是一种屏幕符号,包括频道标记、栏目标志等。
一般电视台的台标有以下几种形式:文字式台标、字母组合式
台标、汉字式台标、图案式台标。
电视台标的广泛使用说明电视台的版权意识、品牌意识、竞争
在摄影机与被摄体距离相同的情况下,镜头的焦距越长,景别就越小,
被摄体在画面中的所占的范围就越大。
景别大体可分为五种: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了解五种景
别的区别p156)。
不同景别的镜头
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特写 近景
中景
全景
全景
中景
近景
特写
大特写
眼睛特写
远景
《黄土地》 陈凯歌
响效果两种。
具有逼真性,创造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和立体感,增强传播的感染
力;
可以将电视画面取景框以外的声音引入画面,拓展传播容量; 可以发挥结构上的作用,提高节目转承的平滑度;
可以强化、放大、凸显声音对于人的主观心理的作用。(P152)
4、音响采录的要求
要绝对真实、自然;同时也要典型,一听就懂。这是对音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关系等往往不具备明确的信息指向,如果没有
画面之间的关系,以及其他说明或相关辅助信息,单个影视画面的含 义往往是不明确的。
三、广播电视的符号种类
根据广播电视的传播特点,广播电视的符号可以概括为:
语言
画面
音乐音响
2016/12/7
(一)广播电视的符号:语言
1、广播电视语言符号的定义
的形象的重要手段。
(二)广播电视的符号:音乐音响
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所形成的声音形象来表达思想感情、反映现
实的艺术。(P147)
音响则是除了语言、音乐以外的其他声音,也称“音效”。包括大自
然发出的各种声音、各种动物的声音、人的讲话和日常活动的声音、 社会场景中的声音等。
音乐音响也分为同期录制的现场音乐音响和后期配置的音响或后期配
当中的机构名称、会议会标、法律文件、娱乐节目背
景板上的节目名称,采访记者话筒上的标识等。
屏幕文字:后期制作合成的文字,即字幕。包括节目
或栏目的名称、屏幕下方滚动的新闻提要,节目宣传 语,被访者的姓名身份,同期声字幕等。
(三)广播电视的符号:画面
画面是电视节目的基本构成单位,一个画面又叫一个镜头,
意识日益增强。但注意台标作为选择频道的标志,应以不干扰
观众收看节目为原则。
电视屏幕上台标的作用
最重要的作用是频道选择提示和防止非法复制的作用,既能让观众在
开机或转换频道时方便地了解所选择的频道,同时标明节目版权,防 止非法盗录。
同时,台标作为电视台(频道)的独特标志,也是宣传电视台(频道)
对于电视节目而言,这些现场的声音语言被称为同期声,即与现场画
面同时录制的声音。
后期制作录制的部分包括:在演播室根据预先写词、旁白、画外音等。
4、文字语言的具体类型
画内文字:画面拍摄到的文字内容,往往会是重要的
新闻要素、内容细节、节目标识。比如电视新闻画面
指摄像机从开机拍摄到关机停止拍摄所记录和获取的一段 不间断的连续画面,也是在进行画面剪辑时,在编辑机上
从入点到出点这两个编辑点之间所选择的一段不间断的连
续画面。
(三)广播电视的符号:画面
在影视作品中,一个画面或一个镜头往往被看成是最基本的表意单元。 一组画面或一组镜头,通过一定的影视语言的语法,组接在一起,就
语言符号:包括文字语言和声音语言。 非语言符号:指的是文字语言、声音语言以外的、 通过视觉、听觉等感觉到的姿势、音容笑貌、气味、 颜色、图画等。
广播的传播符号
广播是听觉性的媒介,因此,其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
号都是听觉性的。
语言符号:抽象音响语言
包括现场讲话的语言 和演播室讲话的语言。
非语言符号:具象音响语言、编排语言
声音的音色不同。(明亮、暗淡、浑浊、清晰、丰满、干瘪等)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
声源振动频率越高,声音的音调就越高,振动频率越低,音调就越低。
响度(音量):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响度的大小决定于发声体振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