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优秀教案

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优秀教案

第20章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1节遗传和变异现象
一、教材分析
1. 地位作用
《遗传和变异现象》选自北师大教材《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20章第1节,共一个课时。

前一章是《生物的生殖和发育》,探讨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过程;这一章就深入探究生命延续发展过程中的遗传变异本质。

认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实质及规律,总是从性状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开始的。

所以教师创设情景引领学生充分认识生物界常见的普遍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就能激发起学生探究遗传变异本质的浓厚兴趣。

2. 内容分析
教材在利用个体间性状比较活动让学生掌握性状和相对性状的基础上,从欣赏和分析两幅漫画开始,来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并应用俗语和生活实例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强化对遗传和变异的领悟。

二、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了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过程,对于生殖发育中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是有感受的,只是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所以我在引入新课时就创设情境让学生认识到一种生物只能产生与它相似的后代,这是遗传和变异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大部分学生的观察能力较强,思维较活跃,喜欢表现自己,设计学生描述桔子性状的活动,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对于形象直观的观察材料兴趣浓厚,通过对两幅漫画的比较观察,可以帮助学生领会遗传和变异现象的含义。

但是,学生的归纳能力和自控能力相对较弱,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和组织。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表述和理解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概念;
2.能例举或辨别生物的不同性状,及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能例举或辨别遗传和变异现象;
4.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实践能力。

5.通过观察并描述相关的遗传和变异现象,使学生了解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珍爱生命情感。

四、教学重点:
1.理解性状、相对性状、遗传、变异等名词。

2.能解释并举例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现象。

五、教学难点:
1.理解相对性状指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2.理解遗传和变异现象。

六、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七、教学课时:1课时
八、课前准备:多媒体幻灯片、桔子。

十、板书设计
十一、教学反思
流程图
开始
认识性状和
相对性状多媒体
认识遗传和
变异现象多媒体
总结
梳理
多媒体
质疑
结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