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习题

九年级化学第一章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古代生产工艺中主要体现的物理变化的是()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烧制瓷器 D.冶炼生铁
2、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干冰升华 C.酒精燃 D.铁丝折断
3、下列描述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湿衣服晾干B.灯泡通电发光C.玻璃打碎D.自来水厂加漂白粉消毒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生石灰做干燥剂B.浓硫酸做干燥剂C.铁粉用作食品保鲜吸氧剂 D.盐酸用于除铁锈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A.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B.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C.食醋用于除热水瓶中的水垢D.酒精用于给发烧病人擦拭以降低体温
6、制陶可视为一项最早的化工生产活动。

下列制造陶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开采陶土B.筛选陶土C.塑造成型D.烧制陶器
7、下列生活里的常见现象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放在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B.冰箱中放入木炭后,异味消失
C.自行车淋湿一段时间后出现锈渍 D.夏天带到学校的咸菜表面有时出现食盐
8、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天然气燃烧
B. 品红扩散
C. 研碎药品
D. 干冰升华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0、小远整理了一些化学知识:①过滤后液体仍然浑
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②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
氧,它具有氧化性;③最外层电子为8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原子;④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⑤固体药品一般保存在细口瓶中;⑥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说明白烟有可燃性。

其中正确的
是()
A.①④⑥ B.①③⑥ C.③④⑤ D.①②⑥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1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
是()
13、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检查气密性 B.测量溶液的pHC.取固体药品 D.熄灭酒精灯
14、图示中的“错误实验操作”与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
A.滤液飞溅
B.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偏大
C.弄脏滴管污染试剂
D.液体
或晶体向外飞溅
15、如图所示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
是()
16、下图中的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二、填空题
17、掌握常用仪器的特征和用途,有利于开展化学学习和研究。

请从下列常见仪器示意图中,选择
适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1)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的仪器: ;
(2)过滤时所用到的玻璃仪器: ;(3)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需要用到的仪器: ;
(4)溶解、过滤、蒸发操作中都用到的仪器: 。

18、将下列实验操作选用的一种仪器名称填在横线上:
(1)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时用;(2)实验室收集氧气时用盛装气体;(3)称量物品质量使用;
(4)做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使用;(5)取用块状药品一般使
用.
19、请从下列常见仪器图示中选择恰当的字母序号填空.
①可以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②镁条燃烧时,用来夹持镁条的仪器是.
③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的仪器是.④取粉末状固体药品用到的仪器是.
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的仪器是.⑥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20、如图是探究酒精灯灯焰结构及性质的实验示意图:
①请写出图中所示灯焰各部分的名称: a ,b ,c .
②认真观察,仔细分析酒精灯旁细木条上标出的e、f、g处各对应的灯焰部分的名称: e ,f ,g .
一、选择题
1、B
2、【答案】 C
【解析】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
是物理变化。

汽油挥发是汽油由液态变成气态,状态发生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干冰升华是固态的
二氧化碳由固态变成气态,状态发生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
生成,属化学变化;铁丝折断是铁的长短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

故选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3、【答案】 D
【解析】A、湿衣服晾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灯泡通电发光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玻璃打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自来水厂加漂白粉消毒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4、【答案】 B
【解析】
试题分析:浓硫酸做干燥剂主要是利用浓硫酸的吸水性,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属于物理变化,所以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 B.
考点:物质的性质
5、【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酒精用于给发烧病人擦拭以降低体温,是利用酒精能够挥发,吸收热量,属于物理性质。

故选 D.
考点:物质的性质
6、【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开采陶土、筛选陶土、塑造成型三个过程中都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 D.
考点:物质的变化
7、C
8、【答案】 A
【解析】A、天然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正确;
B、品红扩散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C、研碎药品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D、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

点睛:
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
物质生成,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9、C
10、【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①过滤后液体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正确;②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正确;
③最外层电子为8的粒子可能是稀有气体原子,错误;④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错误;⑤固体药品一
般保存在广口瓶中,错误;⑥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蜡烛重新燃烧,说明白烟有可燃性,正确。

故选D。

考点:化学知识的判断。

11、C
12、A
13、D
14、B
15、B
16、D
二、填空题
17、【解析】本题考查实验仪器的正确使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1)所给仪器中,能直接加热的是试管。

(2)过滤时需要的仪器为漏斗、玻璃棒、烧杯、铁架台,其中漏斗、玻璃棒、烧杯为玻璃仪器。

(3)排水法收集氧气用到:水槽、集气瓶、导管。

(4)三个操作中都用到玻璃棒;溶解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蒸发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答案:(1)A (2)B、D、F (3)E、H、I (4)D
18、【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根据常见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1)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
(2)实验室收集氧气时用集气瓶盛装气体;
(3)称量物品质量使用托盘天平;
(4)做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使用燃烧匙;
(5)取用块状药品一般使用镊子.
故答案为:(1)胶头滴管;(2)集气瓶;(3)托盘天平;(4)燃烧匙;(5)镊子.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和用途解答该题.
【解答】解:①直接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的玻璃仪器是试管,故填:I;
②镁条燃烧时,坩埚钳用来夹持镁条,故填:A;
③烧杯底面积较大,用酒精灯加热时需要垫上石棉网,故填:D;
④药匙用于取粉末状固体药品,故填;G;
⑤胶头滴管用于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故填:B;
⑥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用到的玻璃仪器是集气瓶,故填:C.
【点评】本题考查常用仪器的名称和作用,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只要留心观察就可做好此题.
20、【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
【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酒精灯火焰可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种灯烟的温度不同,根据烤焦的程度判断属于火焰的哪一层.
【解答】解:酒精灯的火焰由外向内依次是:外焰、内焰、焰心,并且温度由外向内依次降低,也就是说外焰温度最高.
故答案为:①外焰、内焰、焰心;②焰心、内焰、外焰.
【点评】熟悉火焰的三层分布,懂得外焰温度最高,一般加热时都用外焰加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