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大数据标准---吴东亚

工业大数据标准---吴东亚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培训
工业大数据标准化
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总体组
主要内容
一、产业现状
二、关键技术
三、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2
3
大数据概念
维基百科
NIST 百度词条 Gartn er
数据爆炸性的增长,难以通过现有技术完全“解决”问题,只能是逐步“逼近”、缓解。

规模庞大、结构复杂,难以通过现有IT 技术与工具处理的数据集。

大数据是需要新
处理模式才能具有 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和多样化的信息资产。

用来描述在我们网络的、数
字的、遍布传感器的、信息驱动的世界中呈现出的数据 泛滥的词语。

大量数据 资源带来解决以前不 可能解决问题的可能
涉及的资料量规模 巨大到无法透过目
前主流软件工具,在合
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为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

我国大数据产业发展现状
基础设施和分析方法方面:
•主要依赖国外技术和产品,核心技术方面仍是学习者和追随者
应用方面:
•BAT在网络大数据具有优势:网站、微博、微信、搜索、交易数据等,互联网企业的技术优势难以顺畅地扩散到各行业(工业方面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
•部门、地方和一些行业开始关注大数据资源建设
•初级发展阶段,缺少典型性、共识性强的大数据应用;
数据资源开放方面:
•我国数据资源主要来源于互联网,业务(包括工业)、政务数据共享开放程度低
4
工业大数据是新一轮产业革命的重要动力
●工业大数据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从字面上理解,工业大数据
是指在工业领域信息化应用中的大数据。

●随着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智能制造的时代到来,工业大
数据集成应用将成为智能制造应用的核心。

工业4.0 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
工业大数据的作用
智能制造
生产过程 智能化
管理智能化
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
服务智能化
行业管理 智能化
工业大数据的作用:产品数据为核心
●助力生产智能化
产品加工数据、零部件配置关系、变更记录数据、测试数据、质量控制、生产效率●助力管理智能化
业务管理、组织结构、电子商务、市场数据、库存管理
●助力新业态新模式智能化
消费者需求分析,精准营销,用户反馈、个性化定制
●助力服务智能化
产品故障检测数据、故障诊断、主动检修;协同制造;定制化服务;跨界服务。

●助力行业管理智能化
有限数字向有限数
据进化
有限数据向有效数据进化
有效数据
向大数据
进化
大数据多维度集成
高效生产 生产过程控制智能化
制造业服务化转型
工业大数据发展阶段判断
CAD, CAM, CAE ERP, MES, MRO
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RFID 、二维码
跨产业链 产品数据
金融、物流、能
源、环境、保险
多维度数据关联 是关键!
主要内容
一、产业现状
二、关键技术
三、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9
大数据参考模型
工业大数据的特点:
专业性强
数据质量要求高
时序要求高
容错要求高等
工业大数据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数据采集层
建立统一、多数据融合的数据环境,使产品全生命周期信息实现同步采集、管理和调用信息分析层
建立高可靠的数据分析能力
展示层
提高远程数据可视化能力,形成优化分析决策能力
执行层
形成系统弹性和重构能力
主要内容
一、产业现状
二、关键技术
三、标准化现状与需求
12
13
工业大数据标准化需求 技术 数据
安全
过程 术语、参考架构 数据存储 数据处理 数据分析
数据可视化 数据格式 数据质量 数据语义 数据标识 元数据 数据采集过程 数据存储过程 数据加工过程 数据维护过程 数据生存周期
数据资产管理
隐私保护
信息安全 与工业密切相关 重点解决采集层数据规范化问题
不单独制定 依托信息安全标准化组织开展工作
不单独制定 依托信息技术标准化组织制定 不单独制定 依托信息技术标准化组织制定
工业大数据重点关注的标准领域
工业大数据术语和参考架构
目前制造领域对工业大数据的理解和认识水平参差不齐,没有达成共识的术语和参考结构。

元数据和标识
如不加以规范和解决,产品采购、研发、生产、管理、销售、应用、运维等各环节中数据将不能贯通。

工业大数据质量
与工业企业的业务水平、业务绩效存在十分密切联系。

需要为智能制造行业中的数据质量评定提供一套可供参考的、切实有效的技术依据。

工业大数据资产管理
工业大数据资产是企业间竞争的核心因素。

需要为数据资产管理业务所涉及的各个主体和活动提供规范,从而能有效提高不同产业和企业对数据资产概念的理解以及对数据资产管理的认识。

18
工业大数据近期重点研制的标准
制造对象标识的分配、注册与解析要求
制造对象标识编码与存储规范
制造对象标识管理要求
制造对象标识应用指南
制造产品元数据规范
XX行业产品标识的分配、注册与解析要求
XX行业产品元数据规范
19
制造对象标识的分配、注册与解析要求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为制造领域的管理对象分配对象标识符,指导制造领域的标识注册管理体系建设,以及指导运营机构为制造领域的组织提供标识解析服务和解析系统建设。

◆研制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适用于制造领域的标识技术要求、标识符的分配规则、制造领域的标识符运营机构为企业提供注册服务的要求及注册规程,以及运营机构提供对象标识符解析服务的要求和解析系统建设要求。

◆完成情况
标准草案已完成,国标立项顺利进行中。

制造对象标识编码与存储规范
◆适用范围
本标准为对象标识在条码、二维码、RFID等各类媒体中的编码存储提供指导,适用于智能制造领域的标识体系建设。

◆研制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对象标识符在不同制造对象标识载体之间的编码转换关系,规定了制造对象标识
在一维条码、二维码、RFID等不同智能感知技术中的编码存储要求,涉及OID的二进制编解码流程、编码数据结构、条码/二维码/RFID等载体的简单存储要求等内容。

◆完成情况
标准草案已完成,国标立项顺利进行中。

制造业产品元数据规范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制造领域活动中对产品基本信息的分类、编目、发布和查询。

◆研制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制造领域中产品的核心元数据及其表示方法,给出了制造领域产品核心元数据的扩展规则和方法。

本标准从语义和语法两方面对每个元数据元素和元数据实体进行描述,规定了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属性、缩写名、定义、数据类型、约束条件、值域等基本数据描述属性,并给出了工业大数据领域通用核心元数据及相关属性信息。

◆完成情况
标准草案已完成,国标立项顺利进行中。

重点标准
标识
(二维码、RFID )
描述
分布式解析 产品统一标识
生产数据 关联
《制造对象
标识编码与存储规范》
流通数据
使用数据 售后数据
《制造产品元数据
规范》标准
产品
《制造对象标识的分配、
注册与解析要求》
标准支撑平台
OID 树
OID 服务器根节点
中国(2.16.156)ITU(0)
ISO(1)
ISO-ITU(2)
中国(1.2.156)工业大数据OID 标识管理系统
OID(1.2.156.XXX)
●●●●
解析请求
①服务类型+安全标记②DNS NAPTR 资源记录

应用
解析
请求

应用
解析信息
泵阀行业数据平台
OID(1.2.156.3001.aa)
航空制造数据平台
OID(1.2.156.3001.bb)
●●●●
轻工业数据平台OID(1.2.156.3001.bb)
●建立国家级工业大数据OID 标识管理解析系统
●按照行业、企业,分级部署标识管理解析系统
●已经在泵阀、轻工业、航空制造等多个工业行业领域开展了标准验证工作
应用案例
统一标识
数据关联
小结
◆工业大数据产业应用处于初级阶段
◆目前标准化重点解决工业数据采集层异构数据规范化问题
◆数据分析、可视化、安全等标准可以采用相关标准化组织成果◆产品统一标识和元数据标准化是目前重点研制的标准
◆在此基础上,逐步分行业研制相关标准
◆标准研制的同时,国家、行业、企业建立分级产品数据管理平台
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