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微粒污染}相关概念
}输液微粒的来源
}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
}防止和消除输液微粒污染的措施
输液微粒污染相关概念
}输液微粒污染:指在输液过程中,输液微粒随液体进入人体,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的过程。
}输液微粒( infusion particle ): 是指输入液体中含有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
其直径一般为1~15微米,少数较大的输液微粒直径可达50~300微米,溶液中微粒的多少决定着液体的透明度,可由此判断液体的质量。
输液微粒的来源
1. 药液生产制作工艺不完善,使异物与微粒混入,如水、空气、原材料的污染等,
2.溶液瓶、橡胶塞不洁净,液体存放时间过久,玻璃瓶内壁和橡胶塞被药液浸泡过久,腐蚀脱落形成微粒。
3.输液器和加药用的注射器不洁净。
4.输液环境不洁净,切割安瓿、开瓶塞、加药时反复穿刺橡胶塞致橡胶塞撕裂等,均可导致微粒进入液体中,产生输液微粒污染。
输液微粒污染的危害
1. 可直接堵塞血管,导致局部供血不足,组织缺血、缺氧、甚至坏死。
2.红细胞聚集在微粒上形成血栓,引起血管栓塞和静脉炎
3.引起组织肉芽肿:微粒进入肺毛细血管,可引起巨噬细胞增殖,包裹微粒形成肉芽肿,影响肺功能。
4.引起血小板减少症和过敏反应。
5.微粒刺激组织而产生炎症或形成肿块。
防止和消除微粒污染的措施
从护士的输液操作方面:
1. 选择一次性密闭式输液器,减少污染机会。
2.输液前严格检查液体的质量。
看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隙,并倒转瓶体对光检查液
体有无浑浊、沉淀或变色,软包装液体应挤压看是否密封。
3.净化治疗室空气,有条件者可用超净工作台,在超净工作台内进行输液前的配液及药物添加。
4.输液器通气管末端放置空气滤膜,输液管末端使用终端滤器。
5.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遵守操作规程。
药液应现用现配,并注意配伍禁忌。
6.净化病室内空气,有条件的医院应安装空气净化装置,减少病原微生物和尘埃的数量,
创造洁净的输液环境。
防止和消除微粒污染的措施
从制剂生产层面:
1. 制药厂应注意改善车间环境卫生条件,安装空气净化装置,减少空气中的浮尘和细菌。
2. 严格制剂生产的操作流程,生产工人应穿工作服、工作鞋、戴工作帽,必要时戴手套。
3. 选用优质包装材料,采用先进工艺,提高检验技术,确保药液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