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教育综合的考试技巧
本内容凯程崔老师有重要贡献
第一,333教育综合。
这一门的复习相信大家都是最为重视和问题最集中的。
我个人的复习经验是可以概括为:紧扣真题!紧扣真题!紧扣真题!重要的事一定说三遍开始看书已经9月中下旬了,看完师大列出的参考书单,买齐回家,发现要看完所有参考书,几乎是不可能的!
如果大家复习的早,时间够用,建议可以在暑假甚至更早来浏览指定参考书。
目的是通过看书建立知识框架和体系。
也就是知道教育学综合讲了个什么问题,围绕哪些问题展开。
这个感性认识就是通过第一遍看书习得的。
如果时间跟紧迫。
那么这一阶段只好忽略。
直接进入第二阶段,做!真!题!在没有任何基础的情况下,将真题的答案在书里一个一个搜索出来的。
这个过程无形中弥补了第一阶段没有浏览书的缺失(但有不少细节会漏掉)。
我花了大概一周多,将真题的所有答案找出,标记了对应的参考书页码。
并且将参考书相对的考试重难点标记出来。
可以说,做完这一步,你已经清楚333在这些书里到底考什么,哪些是重点了。
这一点很重要,自己总结出来的考试重点,每一题都是有出处的,可信的。
如果怕还有遗漏,这时候可以稍做休息,联系学长学姐买一些复习资料了。
我也买了,还是挺有用的,原因是,通过买来的资料和自己总结的资料进行细致的覆对比,可以发现自己总结的哪些知识还不到位。
也会发现某些所谓辅导机构给出的参考资料并不实用!并不具有针对性!所以我真诚的建议大家!千万不要依赖某一个辅导机构!也不能依赖某一种参考资料!不管他吹得有多牛,重难点和考试范围,都要靠自己通过真题认真比对划定!!!真题大于一切!
做完真题答案和重点划定,我就开始看第二遍参考书了,这一次只看重难点,加深印象,并且做笔记。
列出知识要点,假设出题类型。
第二遍用时最长,大概一个月。
因为我4门课同时开工,每天按最大努力做3门课详细的读书笔记,外加英语的单词和真题。
这样持续到十月中下旬。
333的笔记完成了,重难点心中有数。
再反过来做真题,把所有题的答案写出来!是的写出来!然后按题型排列好。
从名词解释开始背,名词解释重概念解析。
简答题背思路和要点(记忆力超强的全背吧)论述题主要背观点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分析过程用到哪些理论作为支撑。
要注意,开放性的论述要自圆其说,不能犯原则性失误。
这一过程大致持续到十一月中旬。
那么最后的冲刺开始了,再前面所有的基础之上,开启狂背模式吧!距离考试时间越近,越要每天坚持背!千万不能虎头蛇尾,甚至越到最后越重要,必须坚持每天至少过一遍!在心里默背,出声背,默写,都可以。
不间断是最重要的。
最后考试前,再翻开真题,如果你已经没有任何生僻的知识点,全都背过了,那么至少分数不会低于100+。
至于如何达到120+的理想状态?除了基础扎实,考试发挥得好,还有一小部分运气在里面。
注意,考试做题的速度和时间安排比想象中重要得多!千万计划好,我333就是写字太慢,15分的题直接没时间写了,哭晕。
也就是这15分,注定了我第一志愿进不了复试,转而开始了调剂的艰辛之旅,不过幸好一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