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坚持做自己的名人事例

坚持做自己的名人事例

社会热点人物 5.博尔特:博尔特,被誉为“世界最强发动机”,但是,在他未出名前,专家们都觉得, 博尔特的身体条件并不适合练短跑,因为其四肢过长,这样跑的时候四肢摆动频率低,身体协调性差,不 容易出成绩。教练都劝其改练排球或篮球,但博尔特却没有动摇自己的决心,在跑道上更加挥汗如雨地训 练。他这么做了,命运也不会辜负他。2008 年纽约锐步大奖赛,博尔特以破世界纪录的 9 秒 72 夺得冠军。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博尔特先后打破 100 米 、 200 米 世界纪录 2009 年 8 月 17 日 ,博尔特卷土重来, 在柏林世锦赛跑出 9 秒 58 的世界纪录,再次震
变卖了他所有的财产逃回了娘家;他曾通过函授学习法律,可不久又放弃了;后来,他卖过保险,卖过轮 胎,还经营过一条渡船,开过一家加油站,但都失败了。人到中年,他成了家餐馆的主厨和洗瓶师,可因 政府公路而拆了那家餐馆,他又失业了;时光飞逝,眼看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而他仍一无所有。65 岁那 年,邮递员给他送来了他的第一份社会保险支票,他用这 105 美元金创办了自己的一份崭新的事业。88 岁 高龄时,他的事业终于大获成功。他,就是肯德基创始人——哈伦德·山德士。
分析:执著不放弃 欣赏与被欣赏 1852 年秋天,屠格涅夫偶尔捡到一本杂志,随手翻了几页,竟被一篇题为《童话》的小说给吸引了, 小说作者是无名小辈。屠格涅夫多方寻找作者的下落,并称赞其是:“很有天赋的作家,将来必成大器。” 那位作者知道后兴奋不已,原只是因为生活郁闷信手涂鸦的作品竟受到大家的称赞,于是他一发不可收拾, 写出许多巨作。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欣赏与被欣赏都是力量源泉,欣赏何不是一种善良? 袁隆平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 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 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自得其乐的爱因斯坦 有一个少年,他做梦都想成为帕格尼尼那样的小提琴家。尽管他练得心醉神痴却进步甚微,连父母都 觉得琴声蹩脚了。少年后来去请教一位老师,在老师面前拉了一首曲子简直破绽百出,令人不忍听下去。 老琴师问他:“你拉琴快乐吗?”少年回答:“快乐!”从此,他仍然拉小提琴,但不再受困于帕格尼尼的梦想, 他就是名震天下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他一生喜欢小提琴,拉得十分蹩脚,却能自得其乐,须知,创造快 乐,享受快乐,乃是人生之道。 鲁迅弃医学文 青年时期鲁迅,曾到日本仙台医学专科学校学医,希望以医救国。在第二学年里,学校增加了一门学 科——细菌学。教学这一门课程时,细菌的形状全部是用幻灯片显示的。有时穿插放映一些时事幻灯片。有 一次放映有关日俄战争的纪录片,画面上出现很多中国人围观一个被说成是俄国间谍的中国人,这个人将 砍头示众,周围人在看热闹,画面上观众体格强壮而精神麻木。鲁迅深受刺激,心情十分痛苦,他深深感 到,学医在当前并不是一件要紧的事,思想愚昧精神麻木的人们即使体格再健壮,也只能被示众或作看客。 最紧要的,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文艺。于是,他毅然弃医学文。终于成为我国现代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文化运动的先驱和旗手。 华罗庚立志回国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早年在美国很受学术界器重。有人想和他签订合同,把他留在美国,给予优厚的待 遇,但当他得知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回国。途经香港时,他发表了一封给留美学生的公开信, 满怀热情地呼吁他们:“为了国家民族,我们应当回去!” 分析:“富贵不能淫”,物质再丰厚也不能阻挡爱国 者回归祖国的脚步。 话题:“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人生价值” 钱学森的誓言 被外国人称为“能抵五个师”的钱学森博士,1950年冲破美国的种种阻挠,回到祖国,决心在“一穷 二白”的土地上,创造中国的火箭、导弹事业。有人问他为什么归心似箭,他说:“因为我是一个中国人,我 的事业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有人问他,中国既无人才又无设备,搞火箭导弹能行吗?他的回答是:“外
晶瑾看到自己的照片被贴上大红的“光荣榜”,心里乐开了花,可仔细一看照片下的名字,竟是妹妹“范 晶莹”——原来是把照片搞错了。“既为妹妹高兴,也觉得自己压力好大。”姐姐说。 阅兵训练中,姐妹俩很 快认识到,“孪生姐妹”的身份并不意味着她们拥有额外的优势,想要通过天安门,无论是谁,标准只有一个, 必须通过自己刻苦训练、顽强拼搏去达到。训练严格、竞争激烈,姐妹俩不仅担心自己掉队,还彼此牵挂
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 24 个省市的 2000 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1984 年, 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1988 年,核 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 300 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 验的第一人。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 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感悟:时代到处是惊叹骇浪,你埋下头,甘心做沉默的砥柱;一穷二 白的年代,你挺起胸,成为国家最大的财富。你的人生,正如深海中的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素 材适用话题:坚持,决定成败、成功路上,需要~~~、.誓言无声.....4..陈俊贵; 陈俊贵,男,汉族,55 岁,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尼勒克县乔尔玛筑路解放军指战员烈士陵园管理员。1979 年,陈俊贵随所在部队到新疆 参加修筑天山深处独库公路的大会战。1980 年 4 月 6 日,部队被暴风雪围困在天山深处,面临断炊的危险。 四名战士奉命带着最后的干粮出门求援,在风雪弥漫的生死关头,班长把最后一个馒头给了年龄最小的陈 俊贵。
着对方。一个雨天,方队组织室内踢腿训练。妹妹踢得满头大汗,浑身疲惫,晚上躺在床上,不禁连连说“不 行了不行了”。姐姐听了,坐励。“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不会放弃!”这对孪生姐妹异口同声地说 阅兵村里的人物和故事感动 着村内村外的所有人。范晶瑾、范晶莹姐妹就是一个缩影。从范晶瑾、范晶莹姐妹刻苦训练、顽强拼搏、 互相鼓励,永不言弃的故事中,我们看到了 80 后成为了祖国的栋梁,也看到了祖国新一代军人的飒爽英姿。 适用话题:刻苦、永不言弃......
坚持做自己的名人事例
篇一:有关坚持的事例 国外政坛名人 1.泰戈尔: 1980 29 言。” 1902 以比一般人更顽强的毅力忍受了—— 1905 ——他都 后不得不退隐到圣地尼克坦潜心于他的文学和教育研究。自治运 利。 感悟:泰戈尔,他是信仰生命的,任何事都无法撼动他,即使是死亡,他是人民的英雄,也是全人类 的英雄,他的坚持,是时间最美的诗歌。 素材适用话题:生命的真谛、人生的意义、绝不放弃....... 2.林肯: 林肯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最受群众欢迎的总统之一。尽管如此,但在他成功的背后,却有着 无数的辛酸和坎坷。 在林肯年轻时,家境一盆如洗,少年的他生活在农村里,然而林肯却从不向命运低头,他发愤图强, 攻读政治学。后来好不容易成为了一名小律师。可是心怀大志的林肯哪会满足于小小的律师呢?他暗暗地 下决心,在政坛上出人头地! 再接着的几年里,他多次竞选议员,可无一例外地失败了。生活的曲折,没有挫伤他的信心。林肯就 像“蜗牛”一样,一步一步的往上跑。没有强大的“后台”,没有过硬的“靠山”,有的只是百折不挠的“意志”。 终于,林肯成功了!他成功当选美国第十六任总统! 感悟:林肯的一生是奔波劳碌,充满坎坷的。他的成功来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 希望,对自己的信任。 素材适用话题:生活的挑战、阳光总在风雨后、磨砺意志的宝剑、坚持就是胜利……感动中国人物 3.黄旭华:黄旭华,男,87 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 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 虑的措施之一。1959 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毛泽东听后发誓:“核 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 研。30 多年中,8 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 63 岁盼 到 93 岁才见到儿子一面。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 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
小故事大道理 7.苏格拉底的教育方法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著名的大哲学家和大教育家,他教学生的方法总是别出心 裁。 开学第一天,他对学生们说:“今天,我们只学一样东西,就是把胳膊尽量往前抬,然后再尽量往后甩。” 他示范了一下,结果,所有老师,这还用学吗”一个学生打趣道。学生都笑了。“当然,”苏拉格底很严肃地 回答道,“你不要觉得这是件很简单的事,其实它很困难的。”听到这话,学生们笑得更厉害了。苏格拉底一 点也不生气,他宣布说:“这堂课我就教大家好好学这个动作。学会以后,从今天开始,每天你们都要把它 做 100 遍。”20 天之后,苏格拉底又问:“谁还在坚持做那个甩手动作?”大约 50%的学生举起了手。3 个月 之后,苏格拉底又问道:“那个最简单的甩手动作,有谁在坚持做?”这一次,只有一位学生举起了手。他, 就是后来成为古希腊另一位大哲学家、大思想家的柏拉图。大道理/感悟:坚持是世界上最简单同时也是最 困难的事情,因为人人都能做到,却未必人人都做得到。只有那种即便一件简单事都能坚持做到底的人, 才可能有所成就。 适用话题:坚持!成功!、坚持,再坚持一下...... 8.水晶大教堂水晶大教堂 1968 年,美国的罗伯·舒乐博士突发奇想,打算在加州用玻璃建造一座水晶 大教堂。有了这个念头之后,他来到著名的设计师菲力普·强生家里。描述完自己的构想后,他便向强生咨 询起建筑预算,并且坚定地对对方说:“我现在一分钱也没有,所以零美元与 100 万美元的预算对于我来说 没有什么区别。但重要的是,这座教堂本身要具有足够的魅力来吸引捐款。”经过精心计算,菲力普·强生告 诉舒乐博士至少需要 700 万美元。听清这个数字后,舒 乐博士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写下了“700 万美元”,然后又写下如下 10 行字寻找 1 笔 700 万美元的捐 款;寻找 7 笔 100 万美元的捐款;寻找 14 笔 50 万美元的捐款;寻找 28 笔 25 万美元的捐款;寻找 70 笔 10 万美元的捐款;寻找 100 笔 7 万美元的捐款;寻找 140 笔 5 万美元的捐款;寻找 280 笔 25000 美元的捐款; 寻找 700 笔 1 万美元的捐款;卖掉 10000 扇教堂窗户,每扇 700 美元 然后,舒乐博士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似乎已经打定了某种主意。两个月后,他用水晶大教堂奇特而美妙的模型打动了当地的一位富商约翰·可林, 这位富商捐出了第一笔 100 万美元。 3 个月后,一位被舒乐博士的精神所感动的陌生人,在其生日的当天 寄给舒乐博士一张 100 万美元的银行支票第二年,舒乐博士开始以每扇 500 美元的价格请求美国人认购水 晶大教堂的窗户,付款的办法为每月 50 美元,10 个月分期付清。6 个月内,1 万多扇窗户全部售出。1980 年 9 月,历时 12 年,可容纳 1 万多人的水晶大教堂竣工。水晶大教堂最终的造价为 2000 万美元,全部是 舒乐博士一点一滴筹集起来的。感悟: 没有不可能,只有不去做。阻碍理想实现的最大障碍永远在我们自 身,只要不被“不切实际”吓倒,并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最适合你的那条成功途径终究会被你找到。适用话题: 一点一滴,聚沙成塔、坚持下去,没有什么你做不到...... 篇二:名人励志事例 名人励志事例 肯德基的故事 以下是一个一生的简历:5 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14 岁时,他从学校辍学,开始了流浪生活;16 岁 时,他谎报年龄参了军,而军旅生活也是处处不顺心;18 岁时,他娶了个媳妇,可只过了几个月,媳妇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