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学案 专题19 农业地域类型 (学生版)【细化考纲预测】考纲细化高考定位预测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举例说明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特点及其形成条件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多以区域图的形式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及特点。
2.根据每年一号文件的相关惠农政策,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区域农业的发展特点3.结合热点地区农业,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区位条件、特征及发展方向4.结合区域图考查农作物的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进而考查学生的灵活运用知识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5.关注“三农”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结构调整、特色农业及观光农业的发展等重大政策和方向,加强和农业区位因素、地域类型等知识的联系【构建知识体系】【自主梳理归纳】——课前填写落实梳理归纳一、季风水田农业 1.概况(1)分布:主要在 。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农业区位的含义农业区位选择区位条件 主要分布区 主要作物 主要特点农业地域类型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季风水田农业 农业区位因素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等 社会经济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自然因素:(2)农业:以为主。
(3)作物:以为主。
“一大一小一高三低”:即水利工程量大、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
二、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中国世界其他国家主要农作物、小麦分布地区美国、、阿根廷、、俄罗斯、乌克兰等国经营方式一般是的一般是经营(1)自然条件:①地势平坦开阔,②土壤,③气候温和,④降水。
(2)社会经济条件:①交通运输,②广阔,③地广人稀,④水平高,⑤农业科学技术。
(1)了解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与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共同之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相似。
(2)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的特殊区位条件分析:高度发达的工业基础、先进的农业科技、农工商一体化(即经营专业化)等。
(3)我国东北商品粮基地的区位优势分析:大面积垦荒地、肥沃的黑土等。
(4)借鉴之处:大规模经营在国际市场中有竞争力;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服务体系;加强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综合效益;扩大生产规模;发展先进的科技和一流的科技服务体系,加大农业一体化经营;延长生产链,提高经济效益。
三、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地区区位条件主要特点大牧场放牧业、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国大面积的气候区,植被稀疏,不适宜经营,只能用于放牧牲畜生产规模大,程度高乳畜业周围地区、、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城市发展,需求量大面向城市市场的、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区轮牧,种植饲料;保护草原,防止草场退化;加大科技投入,培育优良畜种,加强对牲畜病害的研究;开辟水源,保证人畜饮水和牧草生长用水等措施。
【课前基础练习】——学生课前基础知识检测下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
对比分析回答1-2问题。
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A.过度开垦 B.过度放牧 C.过度围垦 D.过度养殖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读欧洲某地农业要素统计表,据此完成3-4题。
位置0°E~3°E,47°N~50°N平均海拔(米) 46年平均气温(℃) 11.57月平均气温(℃) 20.71月平均气温(℃) 2.6平均降水量(毫米) 780主要农产品小麦、甜菜、乳畜产品3.A.中美地峡B.美国五大湖区C.尼罗河三角洲D.墨累—达令盆地4.关于该地区农业发展状况的正确叙述是( )A.高温多雨,雨热同期B.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C.最大限制性因素是土壤碱化D.最大障碍是种植业和畜牧业矛盾突出商品谷物农业是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a、b、c、d与下列区位条件对应正确的是( )①农业科技先进②人均耕地面积大③机械化水平高④市场广阔A.a—①、b—②、c—③、d—④ B.a—②、b—①、c—④、d—③C.a—①、b—③、c—④、d—② D.a—②、b—④、c—③、d—①【设置问题思考】——提出问题发散学生思维1.想一想:亚洲季风水田农业水利工程量大的原因是什么?2.说一说:为什么说在亚洲种植水稻可以缓解这里人口对土地的压力?3.思考:为什么商品谷物农业多分布在南北美洲和澳大利亚等地?4.比一比:大牧场放牧业与商品谷物农业在生产条件和地域分布上存在哪些相同之处?5.美国五大湖地区发展乳畜业的自然条件是什么?6.判断正误:大牧场放牧业与乳畜业的主要产品都是一样的。
【剖析高考真题】——熟悉高考命题方向特点(2012四川卷)39.(60分)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图15)(1)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原因(12分) 材料二某大型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图16)和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图17)耕地、果园禽、畜饲养麦、棉、果种植农产品市场畜产品市场肥料肥力品产品产饲料生态林滑雪场观光草地果 园畜禽放养场乳畜场麦地、棉田拔海高低图16图17(2)简要评价该农场的生产经营优点。
(8分)(2012全国新课标卷)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7所示区域的沿海地区年降水量约50毫米,东部山地雪线高度在4480-5000米之间,自20世纪90年代,该地区开始种植芦笋(生长期耗水量较大),并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芦笋出口区。
(1)分析图示沿海地区气候干旱的愿因(10分)(2)推断图示沿海地区芦笋种植用水的来源(6分)(3)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该大力发展芦笋种植,请说明理由(8分)(2012全国大纲卷)36.(36分)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20世纪50年代以来,图5中我国境内某些区域建立了许多国营农场,引种优质长绒棉,目前,这些区域的棉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棉生产基地,种植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近年来,每至棉花收获季节,数十万外地民工前来这里采摘棉花。
图5(1)推断并说明这些国营农场的分布规律,分析这些地区种植优质长绒棉的有利条件。
(12分)(2)距消费市场较远却并未影响该区域商品棉销售,请解释原因。
(6分)(3)说明该区域商品棉生产的限制性因素。
(6分)(4)分析该区域过度扩大棉花种植面积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12分)(2011年高考山东卷)2、表1为2007年亚洲四个国家水稻生产情况统计表。
甲、乙、丙、丁代表的国家依次是表1国家种植面积(万公顷)单位面积产量(吨/公顷)总产量(万吨)甲4400 2.14 9416.00乙168 4.36 732.48丙2950 4.23 12478.50丁1036 1.80 1864.80C.中国、泰国、印度、日本D.中国、日本、印度、泰国(2011年高考浙江卷)十八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
读图2(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5-6题。
5.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6.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①土壤盐碱化②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③钙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④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A. ①④B. ②③C. ③④D. ①②(2011年高考山东卷)26.(25分)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
图8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 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
读图回答问题。
1030100121两地月平均气温西东加大小资料-20-10202010-10-20气温/℃降水/mm4003002001234567891011月份R地(40°N,122°W)气温/℃降水/mm400300200100月份23456789101112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38°N,122°W)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内华达山脉(中部)地形剖面图坡坡AB C高度/m500150025003500050100150距离/千米内华达山脉利福尼亚谷地海岸山脉R大盆地盐湖盐湖城落基山脉40°N110°W圣弗朗西斯科(旧金山)图例河流、湖泊考察路线及考察点沙漠:大盐湖是大盆地地区最大的咸水湖。
一万多年前,它曾经是一个比现今面积大20多倍、主要接受冰川融水补给的淡水湖,如今周边的冰川已消退。
图8野外考察表3 家里福利亚谷地(北部)和大盆地农业区域差异比较对比区域比较内容加利福尼亚谷地(北部)大盆地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适宜开展的农业生产活动(2010浙江卷)读图,阴影部分为四个农业区。
完成第下列问题。
(2009江苏卷)图1为欧洲四种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图2是该区域某种农业地域类型的经营方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和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a B.b C.c D.d(2)若图2中箭头线q表示产品流量最大,则该经营方式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a B.b C.c D.d(3)m、n两地均盛产葡萄。
两地相比,m地的区位优势是( )A.交通便捷 B.市场广阔 C.鲜果上市早 D.技术条件好(2009上海卷)填表比较苏州和徐州农业生产区位条件。
苏州徐州面积8848平方千米11258平方千米地理位置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以南江苏省西北部,淮河以北地形区气候类型农业地域类型(2009山东卷)右图是世界某区域农业地带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农业地带沿0°经线变化所反映出的地域分异规律形成的基础是()A.水分B.热量 C.地形 D.土壤(2)甲地区是世界上著名的棉花产区,其形成的主导因素是()A.光照 B.热量C.水源 D.土壤【突破核心考点】——课堂讲解重点难点突破(2)社会经济因素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②人均耕地少,水稻单产高,种植水稻可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③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④人们喜好大米。
2.季风水田农业的主要特点、成因及发展措施“一大一小一高三低”:即水利工程量大、小农经营、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
特点原因发展措施小农经营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集约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口多,以自给为主控制人口数量机械化水平低以体力劳动为主加快机械化发展水利工程量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大力投资兴修水利科技水平低凭传统经验加大科技投入【方法技巧】图解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特点【典题探究】【例1】有农业专家预言,亚洲水稻种植业将面临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