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工业设计概论3-2 第三章设计与文化
工业设计概论3-2 第三章设计与文化
社会科学:设计对象的应用,不是个人行为,是社会 群体、甚至整个社会行为。必须通过对社会学中的 社会结构、社会文化、社会群体、家庭、社会分层、 社会生活方式及其发展、社会保障等等问题的分析 与研究,才能使设计的产品为社会所接受;针对设 计的产品的审美问题,还必须研究社会系统中的审 美文化、审美的社会控制、审美社会中的个人、审 美文化中的冲突与适应、审美的社会传播、审美时 尚等等与工业设计密切相关的问题。
(3)环境科学
设计环境是指对设计对象直接产生影响的要素。
物理环境:是产品使用场所环境的综合,严重制约着产品设计的几 乎所有方面。 社会环境:指文化、社会阶层和相关群体等方面的因素。如教育程 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信仰、行为规范、经济水平、价值观念、 消费特征等方面,制约产品设计。 自然环境 资源环境:与资源问题紧密联系的环境质量问题,使得工业设计的 设计观念,必须从尽情满足人对物的欲望的商品化设计,转向人与 环境相协调的生态化设计。
雕塑:是三维空间中以立体形式再现生活、用物质性的事 物来塑造形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文明的不断进步,雕塑也在向着抽象化 发展,如布朗库西、亨利· 摩尔的现代雕塑 。现代工产品抽象的物质功能的必然选择。 在这里,工业设计所面临的产品物质功能与外在形式的巧 妙结合问题,和现代雕塑注重“内在形式”的要求不谋而 合,因此,现代雕塑的理论与表达手法,不能不对工业设 计产生影响。
第三章 设计与文化
工业设计的发展,使得我们更多地在理论层次 上思考设计与哲学、设计与文化的关系。 研究设计与文化的关系,严格的说研究设计的 文化性质、文化特征、文化构成与文化要素,其 作用1)将在本质上揭示出人类设计活动的动机、 目的与原则。2)研究设计文化性质在于我们从文 化视点的高度观察设计和分析设计,从而使我们 全面的认识设计、理解设计。
第二节设计的文化内涵
设计在文化的影响下体现出的文化特征. 一、艺术对设计的影响
绘画:是艺术领域美术门类中的 “平面上的一种幻觉”. 绘画对工业设计的影响,表现为绘画这一种造型艺术为工业设计提供 了最基本的表达设计意图的手段,使设计的设计构想从观念转变为可 视形态成为可能.
设计草图(设计速写、设计素描)、设计效果图(二维、三维、结构)
(2)科学技术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工业设计的内容、方式与手段带来 革命性的变化。 微处理技术的发展,使产品的功能部分向微型化发展。这样,设计 师可以在较大的空间尺度变化范围内使产品形态设计多样化。 材料技术的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工业设计:塑料的发明与 使用 加工技术的发展:大面积、流畅的曲面。流线性 生产方式:大批量、标准化的刚性生产方式与小批量、多样化、灵 活的柔性生产方式
设计的文化性
设计的文化性,意指工业设计作为人类一种创造活 动,具有文化的性质.也可以说,设计是一种文化形式。 从工业设计涉及的知识领域进行分析,工业设计涉 及到文化结构中大部分知识领域。 工业设计涉及到科学技术、社会科学与人文科 学三大领域知识。
科学技术:设计的结果——产品的生产,必须严格 地符合科学技术的“客体”尺度。任何违背这种 客体尺度的设计构想,都是无法实现的,因而也 是毫无意义的。在科学技术中,工业设计涉及到 物理学、数学、材料学、力学、机械学、电子学、 化学、工艺学等。
二是作为指导人们行为和思想的、属于观念层次上 的科学技术、即人们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对于消 费者来说,这种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也影响对产品 的选择与使用。
1、科学与技术对设计的影响
设计活动是一种技术活动,而不是一种艺术活动. 把设计对象置于“人-机(产品)-环境”系统中进行最优化的工业 设计活动,应以科学态度与技术手段进行“最优化”求解。因此需 在研究“人的科学”、“科学技术”及“环境科学”的基础上完成 设计的目的。 (1)人的科学 目的:使工业设计的成果与人的生理、心理尽可能协调、从而减轻 设计物对使用者的体力负担与精神压力,并提高设计无的使用效率。 人机工程学
人文学科:哲学、人类学、文化学等等对工业设计都 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正在产生的设计文化学、设计 哲学、设计心理学、设计符号学、行为心理学、生 态伦理学、技术伦理学等对工业设计有较大的影 响。
从设计哲学的视野看来,工业设计的实质是设计人自 身的生存与发展方式,正确的设计思想应通过物的 设计体现出人的力量、人的本质、人的生存方式。 能源紧缺 ; 成品油不断上涨 ;不能走美国式高 能耗、高消费之路;日本车与美国车;节能电器; 绿色设计;
工业设计的目的,是通过物的创造满足人类自身对物的各种需 要,这与文化的目的不谋而合:“文化就是人类为了以一定的方式 来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工具的双重属性:“工具的人化”与“工具的物化”。就工业 设计的视野考虑,“工具的人化”是指工具适合人的需求。“工具 的物化”是指工具存在的客体化”。 工具在“物化”的过程中,人们关注的是“物化”的方法、途 径,而不关心“物化”后作为工具与人的关系。 “工具的人化”的本质是在工具上必须体现出人的特性,使工具 这一主体向外延伸的对象。工业设计认为:工具必须反映人的这些 生存方式、行为方式的特征、物质功能需求的特征以及审美需求的 特征.“工具的人化”表明了工具从自然物向人性化的发展,从而使 工具成为人的一部分。工业设计需要建立这样一种思想:任何物的 设计都是人这一生命体的生命外化的设计。
建筑: 建筑具有一般艺术品的特征,是广义的造型艺术的一种。 世界现代设计史表明,工业设计,特别是产品设计的发 展,深受建筑艺术的影响。可以说,人类的建筑史是与产 品设计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现象,在工业革命后 直至今日这一个历史时期中,越靠近前期,越为明显与突 出。 哥特式建筑与家具
二、科学技术对设计的影响 科学技术对工业设计的影响,体现在两个层次上: 一是作为普遍法规律和方法,属于知识层次的科学 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