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校后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ppt

高校后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ppt

安全管理专业委员会
高校后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大连理工大学 xx
报告提纲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高校后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 高校后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架构
1. 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保障要素 2. 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3. 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重点区域 4. 高校后勤安全管理考核评价指标
第三部分 第四部分
有66%的受访者所在的学校有具体的后勤安全 管理工作制度,而31%的受访者则表示没有,说明 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制度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3)人员与经费投入
0% 2% 25%
有 没有 不清楚
73%
5.是否有设有专职后勤安全管理人员岗位
调查结果显示,25%的受访者所在学校没有专职后勤管理人员 岗位的设定, 44.70%的受访者对所在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专项经费 投入表示不清楚,同时,10.61%的人表示所在高校没有后勤安全管 理方面的专项投入。26.55%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学校在后勤安全管理 方面的经费投入存在不足,22.08%的受访者认为目前学校在配备专 职的后勤安全管理人员方面存在不足。51%的受访者所在学校在后 勤安全管理岗位具有专业技能证书人员比例低于30%。
3. 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重点区域
食 堂 学生公寓 校 园
食堂涉及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生产安全、治安安全、公共卫 生安全
学生公寓涉及消防安全、治安安全、减灾安全、公共卫生安全
校园涉及治安安全、消防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减灾安全
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认为当前高校后勤安全管 理的重点主要是学生宿舍和食堂,统计数据均占了 28.19%。其他选项对高校后勤安全的代表性并不突出。 结合高校后勤自身特点,部分专家学者认为,高校后 勤安全管理的重点区域还应该包括校园内人员密集的 公共场所和区域。
谢谢!
主要涉及校内食堂(含幼儿园食堂、附校食堂)、宾馆、外来送餐等
(2)消防安全
主要区域包括学生公寓、食堂以及宾馆、幼儿园等及其他楼宇物业
(3)治安安全 (4)生产安全
主要管理区域包括校园公共场所、宿舍、食堂等人员密集区域 主要内容包括校内生产场所、锅炉、压力容器、电梯运行等特种行业
(5)公共卫生安全 主要包括传染病、饮用水、灭“四害”等
小结 展望
一、高校后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的加快,高校后勤管理的主体及方式呈现多元化,现 行的学校后勤安全管理工作机制面临新的挑战。高校后勤维系着学校的改革、发展与稳定,高校 后勤的安全管理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学校的健康发展,也直接关系到师生的正常学习、科研和 生活秩序。因此,建立安全管理的有效方法和机制便成为高校后勤的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6)减灾安全
主要针对地震、洪水、飓风等自然灾害的预防与应急管理
2. 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调查问卷显示,在回答“您认为高校后 勤安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问题时,在备选 项“消防安全”、“食品安全”、 “治安 安全”、“生产运行安全”、“交通安全”、 “剧毒及危化品安全”、“水、电、气、热 安全”、“特种设备安全”中,受访者最多 比例地认为食品安全是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 主要方面,占了16.18%,选择剧毒及危化品 安全、交通安全的相对较少,其余的选项都 相对比较均衡,说明高校后勤安全管理所包 含的安全工作种类比较广泛,后勤工作者们 对后勤安全的关注也比较全面和一致。部分 专家、学者认为,高校后勤安全还应该包括 公共卫生安全和减灾安全。
1. 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保障要素 3. 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重点区域
2. 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4. 高校后勤安全管理考核评价指标
1. 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保障要素
(1)
组织机构与责任体系
(2)
制度与规范建设
(3)
人员与经费投入
(4)
教育培训机制
(5)
安防设施设备
(1) 组织机构与责任体系
2% 4%
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食品安全、消防安全 、治安安全、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减灾安全,其中安 全管理的重点部位主要是学生宿舍、食堂和校园,这三个重 点部位同时也包含了安全管理内容的多个方面。
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保障要素应包括组织机构与责任体 系、制度与规范建设、人员与经费投入、教育培训机制、安 防设施设备五项。而管理考核评价指标可以围绕这五项保障 要素来展开。具体框架图如左图所示:
二、高校后勤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的基本架构
在后勤协会重点课题的研究过程中,通过收集查阅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途径,并重点通过针对高校后勤安 全管理相关内容的调查问卷进行验证分析,得出相关结论(问卷3份,分别于15年11月、12月在安专会年会、寓 专会常委会期间进行发放,共计回收有效份数247份。参与调查问卷答题的都是全国高校后勤工作的专家和代表。 从参与答题对象所在学校来看,一般本科院校占47%,重点大学与高职及专科的学校比例相差不多,分别为29%和 23%,数据基本能够具备普遍性和代表性。参与调查问卷答题的都是全国高校后勤工作的专家和代表,答题结果基 本能够真实反映目前全国高校的基本情况) 。
有 49% 有,但不全
45%
没有
不清楚
3.是否有健全的后勤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责任体系
受访者所在学校大多都有健全的后勤安全管理组织机 构和责任体系,并且大家也知道。只有4%的学校没有。
1. 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保障要素
(2)制度与规范建设
1% 2%
31% 有 有,但不全 没有 不清楚
66%
6.是否有具体的后勤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1. 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保障要素
(4)教育培训机制
0% 5%
有培训,但不专业 有49培% 训,但时间较少
46%
不清楚
(5) 安防设施设备
7.是否有针对性地对后勤专兼职安全管理干部、管理员和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过 专业的安全教育培训
在针对后勤专兼职安全管理干部和相关人员进行专业 的安全教育培训的问题上,大多数答题者表示所在学校都 组织过相关的安全教育培训,但是培训不专业,而且培训 时间也较少。
4. 高校后勤安全管理考核评价指标
(1)针对后勤安全管理 整体情况的考核评价指标
(2)针对各项后勤安全管理主要内容的考核评价指标
(3)针对各项后勤安全管理重点 区域的考核评价指标
组织机构与责任 体系、制度与规 范建设、人员与 经费投入、教育 培训机制、安防
设施设备。
高校后 勤食品 安全考 核评价 指标
36.53%的受访者所在高校后勤安装使用了“学生宿舍、食 堂人员密集场所安装视频监控和防盗报警系统”,28.79%比例 选择了“重点楼宇安装了消防自动控制系统”,约17.03%的高 校后勤安装使用了“在食堂、锅炉房等生产场所安装了安全生 产监测、防护设施”。
2. 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1)食品安全
由于高校后勤安全管理工作是个综合的系统工作,涵盖高校后勤的各个服务区域,包括多种安全工作 种类。后勤管理者们虽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对于相关安全概念、管理考核标准等的认识 还是比较模糊,全国高校后勤目前也缺乏政策层面的、统一的安全管理工作规范、标准和体系,国内外相 关理论研究和文章论述也,相关内容 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也没有太多的指导和运用价值。因此,高校后勤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势在必行。
高校后 勤消防 安全考 核评价 指标
高校后 勤治安 安全考 核评价 指标
高校后 勤生产 安全考 核评价
指标
高校后 勤公共 卫生安 全考核 评价指

高校后 勤减灾 安全考 核评价
指标
高校食 堂安全 考核评 价指标
高校学 生公寓 安全考 核评价
指标
高校校 园安全 考核评 价指标
三、小结
1、我们认为从高校后勤安全管理体系整体架构而言, 具体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即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保障 要素、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 重点区域、高校后勤安全管理考核评价指标。
三、小结
2、我们不难发现,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与重 点区域又是相互贯穿的,例如高校的食堂安全涉及到食品安 全、消防安全、治安安全、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减灾 安全。这就使安全管理的基本内容横纵结合,从而形成一个 立体交叉的网状体系。具体如左图所示:
3、食堂和宿舍作为高校后勤安全管理体系重点区域, 更需要管理者从各个安全环节中给予充分的考虑。对于食堂 的日常安全管理,首要考虑的就是食品卫生安全,管理者应 该在这方面多下功夫。而对于学生宿舍而言,在时刻关注消 防安全的同时,还应将更多的工作重心和侧重点放在治安安 全管理方面,以切实保护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
四、展望
安全管理是高校后勤工作的生命线,高校后勤安全管理要确立 系统化的管理理念,加强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科学性和实用性,既 符合高校后勤改革发展的需要,也与高校后勤发展方向相适应。建 立健全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管理内容和重点,强化监督检查, 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做好安全预案及演练,多措并举,才能切实提 升高校后勤安全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高校后勤安全管理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教育高为校后先勤”安的全工管作理理体系念的,建以设“是强一化项长领期导和责艰任巨、的健系统全工防程范,机完制善、高校完后善 激勤安励全机管制理、体制系的定各应项急内预容案任重、道加远强,宣需传要培广大训后”勤为工切作入者点们共,同建努立力健。全后 勤安全管理体系,逐步形成良好的安全导向,从而增强高校后勤管 理部门安全管理意识、后勤员工安全服务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后 勤安全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