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大纲

《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980011009
课程英文名称Thought and Morality Accomplishment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法学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12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思想道德修养》是国家高等学校(法学专业)大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必修课。

学习本课程须使学生在了解道德的基础上,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开展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高尚的理想情操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树立体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2.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深刻理解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正确的理想、信念。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3.基本技能: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培养学生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
1.教学方法: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思想道德修养》教学大纲的内容和法学专业的实际情况编制此实施性教学大纲。

课堂讲授中要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和解题思路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加讨论课,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基本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公共基础课,在教学中采用课件及多媒体教学系统等先进教学手段,以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全面、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1.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适当安排课堂讨论和实践。

2.运用案例分析和课堂讨论的方法加深对理论环节的理解。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在考查学生对思想道德修养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五部分组成(1)期末随堂开卷测试成绩(50%),主要采用多种主观题型,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2)讨论课发言或小论文(10%);(3)课堂表现及考勤(20%);(4)课外作业或经典阅读笔记心得(10%);(5)平时测验(10%)。

(七)参考书目
1.张进辅:《青年心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2.陶国富:《大学生心理学》,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年。

二、中文摘要
本课程是法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课程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基本内容的讲授,使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概念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并具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将为后续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其它课程的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三、课程学时分配表
四、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1部分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实验:0 上机:0
第1.1部分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第一节适应人生新阶段
第二节肩负历史新使命
重点:
大学生活方式和中学生活方式的不同
习题:
大学生怎样尽快适应大学新生活?
第1.2部分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第三节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第四节学习“思想道德修养”的意义和方法
重点:
大学生活目标及其确定
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难点:
如何引导大学生把自己的成才目标和国家历史使命结合起来习题:
结合实际谈谈学习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的意义和方法。

第2部分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实验:0 上机:0
第2.1部分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第一节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重点:
理想和现实的关系
习题:
结合思想实际谈谈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第2.2部分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第二节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第三节架起通往理想彼岸的桥梁
重点:
怎样在实践中化理想为现实
难点:
怎样正确对待四个如何认识
习题:
如何认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第3部分弘扬中国精神共筑精神家园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实验:0 上机:0
第3.1部分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第一节中国精神与爱国主义传统
第二节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与中国精神建设
重点: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的内容
习题:
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
第3.2部分继承爱国传统弘扬中国精神(讲课1学时、课堂演讲1学时)具体内容:
第三节作忠诚的爱国者
重点:
怎样作一个忠诚的爱国者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难点:
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的一致性
习题:
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要内容。

第4部分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实验:0 上机:0
第4.1部分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第一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第二节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重点:
大学生为什么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的
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难点:
如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习题:人生态度与人生观是什么关系?
第4.2部分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讲课2学时)
具体内容:
第三节科学对待人生环境
重点:
大学生如何自觉协调自我身心各方面的关系
大学生如何正确对待人生环境和处境
难点:
如何调节自我、他人、社会、自然的关系
习题:
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第5部分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实验:0 上机:0
第5.1部分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
第一节道德及其历史发展
第二节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
重点:
道德的本质、功能和作用
正确对待古今中外的优良道德传统
难点:
辨析道德建设中的错误思潮
习题:
道德的本质和功能是什么?
第5.2部分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
第三节弘扬社会主义道德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重点: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基本原则
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
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
难点: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和基本原则
大学生诚信道德建设
习题:
谈谈当代大学生如何树立诚信品质?
第6部分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实验:0 上机:0
第6.1部分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
第一节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重点:
正确认识公共生活有序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习题: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有哪些特点?
第6.2部分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
第二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重点: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难点:
大学生网络道德的养成
习题:
举例说明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第7部分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
总学时(单位:学时):4 讲课:4实验:0 上机:0
第7.1部分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
第一节职业生活中的道德
第二节大学生择业与创业
重点:
职业道德的内涵
职业生活中的主要法律要求
正确择业观的树立
难点:
正确择业观的树立
习题: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第7.2部分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讲课2学时)具体内容:
第三节树立正确的恋爱与婚姻观
重点:
爱情在人生发展中的地位
爱情和婚姻的关系
难点:
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习题:
大学生应注意哪些婚恋道德?
第8部分辅导答疑(2学时)
第9部分测试(2学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