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选题(40题40分)1、现行宪法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1/5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 b )以上的多数通过。
A.2/5B.2/3C.1/3D.3/52、边防警察实行( c )。
A.聘任兵役制B.义务兵役制C.职业兵役制D.志愿兵役制3、( a )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
A.牢固树立宗旨意识B.牢固树立服务意识C.牢固树立公仆意识D.牢固树立民生意4、下列不属于刑事警察的主要职责的是(c )。
A.依法进行公开的、秘密的专门调查和运用刑事科学技术手段,揭露和打击刑事犯罪B.运用公开管理手段、秘密力量,依靠人民群众联防控制社会上的复杂场所,限制和缩小犯罪分子的活动空间C.发动群众参加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等工作D.研究犯罪分子的活动规律,防范刑事犯罪活动5、根据人民警察辞退办法,被辞退的人民警察对辞退决定不服,可按照( b ),申请复核或提出申诉。
A.《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辞退办法》B.《国家公务员申诉控告暂行规定》C.《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督察条例》D.《人民警察法》的有关规定6、所谓依法从快,是指依照( a )的规定,在审理案件的时限以内迅速地审结案件。
A.《刑事诉讼法》B.《刑法》C.《行政诉讼法》D.《治安管理处罚法》7、监狱和劳动教养管理机关要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不断地提高教育改造质量,实行改造工作的"(d)",动员全社会参与和支持改造工作。
A.向前延伸B.向外延伸C.向社会延伸D.向前、向外延伸8、公安机关督察机构设督察长,由( a )担任。
A.同级公安机关的领导成员副职B.同级公安机关的主要负责人C.同级公安机关的行政首长D.同级行政机关的领导9、我国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是( a )。
A.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B.政治镇压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C.民主职能和社会管理职能D.社会管理职能和专政职能10、以下选项中,( c )不属于公安领导工作的内容。
A.行政领导工作B.政治领导工作C.组织领导工作D.业务领导工作11、( a )是指党在政治方向、政治路线、政治原则和方针、政策上的领导。
A.政治领导B.思想领导C.组织领导D.决策领导12、( b )是指侦查人员对犯罪现场进行观察、摄像、拍照,对现场遗留的与犯罪有关的物品进行提取、保全的活动。
A.物证检验B.现场勘验C.侦查勘验D.收集证据13、将公安队伍的组成人员分为警官、警员、专业技术人员、辅助人员四大类进行管理,是(d)的内容。
A.规范机构设置B.规范编制管理C.规范执法执勤D.规范职务序列14、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的总精神就是(b )。
A.不偏不倚B.不枉不纵C.不姑息迁就D.不错不漏15、国务院《卖淫嫖娼人员收容教育办法》规定,对卖淫、嫖娼人员,除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30条的规定处罚外,对尚且不符合劳动教养的,可以由( c )决定收容教育。
A.收容教育委员会B.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C.公安机关D.检察机关16、人民警察的( d )包括积极履行公务、秉公执法、文明执勤三个方面。
A.政治纪律B.组织纪律C.行动纪律D.工作纪律17、警衔设( b )。
A.五等十二级B.五等十三级C.四等十三级D.四等十二级18、人民警察的录用与国家公务员的录用一样,贯彻( d )、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A.公平B.公正C.公道D.公开19、某看守所民警张某某因当班时间饮酒,致使在押犯罪嫌疑人李某脱逃,根据"五条禁令"对张某某应当予以( c )。
A.纪律处分B.记大过C.辞退或者开除D.停止执行职务20、各级公安机关接受( d )的领导。
A.同级党委的书记B.同级党委的首长C.同级党委的政法委D.同级党委的政法委书记21、( d )是区分人民警察等级、表明人民警察身份的称号、标志和国家给予人民警察的荣誉。
A.警标B.警阶C.警级D.警衔22、"三个必训"制度,是( d )的内容。
A.统一纪律要求B.统一考录制度C.统一外观标识D.统一训练标准23、对拒绝接受教育或不服从管理的被收容教育人员,可以延长收容教育期限,但延长收容教育期限的,实际执行的收容教育期限最长不得超过( c )。
A.6个月B.1年C.2年D.3年24、( c )是法律的灵魂,是制定法律的依据。
A.职业纪律B.职业道德C.政策D.党章25、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人民警察值班备勤的要求是(b ),按时交接班。
A.恪尽职守,尽职尽责B.坚守岗位,履行职责C.坚守岗位,恪尽职守D.履行职责,精神振作26、 "二十公"提出的加强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重点内容是(c )。
A.四统一、五严格B.四忠于、五严格C.四统一、五规范D.四忠于、五规范27、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a ),独立行使检察权,对国家法律实施的情况负有检察监督之责。
A.法律监督机关B.侦查监督机关C.行政监督机关D.司法监督机关28、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关键是( a )。
A.防范B.建设C.教育D.管理29、一人有两种以上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分别决定,合并执行。
但相加后的拘留天数最长不超过( d )。
A.在一个处罚之上全部处罚相加之下B.30天C.没有上限D.20天30、(d)是公安工作的基本方法。
A.一切依靠群众B.一切为了群众C.接受群众的监督D.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31、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公安机关传唤犯罪嫌疑人持续的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b )。
A.8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36小时32、人民警察应当具有良好的观察、记忆、注意、思维能力,具有稳定的情感和顽强的意志,能够抵御各种干扰和诱惑,具有宽大的胸怀、合作的气度。
这种素质属于(c )。
A.政治素质B.业务素质C.心理素质D.文化素质33、(a )是人民警察依法履行职务,完成各项任务的实际本领,是公安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综合体现。
A.业务素质B.专业素质C.法律素质D.公安素质34、关于搜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搜查必须由侦查人员进行B.执行搜查的侦查人员不得少于2人C.搜查前不必向被搜查人出示《搜查证》D.搜查妇女的身体,应当由女侦查人员进行35、( b )指出:"国家安危,公安系于一半。
"A.毛泽东B.周恩来C.邓小平D.******************36、紧急排险权,是指公安机关在( d )时,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所采取的非常措施。
A.突发的重大暴力犯罪B.重大治安事件C.重大治安灾害事故D.重大灾害事故或平息叛乱37、对需送人强制戒毒所的吸食、注射毒品成瘾人员实施强制戒毒,应由(b )制作《强制戒毒决定书》。
A.派出所B.县级公安机关C.地级公安机关D.公安分局38、某伤害案犯罪嫌疑人王某未被羁押,办案人员为核实案情传唤其到案接受讯问时,王某无正当理由未到案。
此时,对王某应采用的措施是( d )。
A.逮捕B.刑事拘留C.通缉D.拘传39、公安赔偿中,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最高赔偿额为(c )。
A.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B.国家本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10倍C.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D.国家本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20倍40、根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内务条令》,人民警察按照(a )构成上下级和同级关系。
A.行政职务和警衔B.隶属关系和行政职务C.警龄和警衔D.隶属关系和技术职务二、多选题(5题10分)41、人民警察可能受到的行政处分的种类包括(bcd )。
A.罚金B.记大过C.撤职D.开除42、《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和要点有(bcd )。
A.依法办事B.清正廉明C.团结协作D.勇于奉献43、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危害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犯罪,包括(abcd )。
A.非法搜查B.暴力取证C.体罚、虐待被监管人案D.破坏选举案。
44、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实施法律监督,主要是通过刑事诉讼活动进行的,其内容和形式主要有(abcd )。
A.立案监督B.审查批捕C.审查起诉D.侦查活动45、国家权力机关、人民政府及上级公安机关可以通过(abd )的形式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实施监督。
A.检查B.审查C.侦查D.调查三、判断题(15题15分)46、人民警察录用的文化程度要求为高中毕业以上。
(对)4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是实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社会团体。
(错)48、警督是高级警官。
(错)49、人民警察纪律,是指根据人民警察职业特点而制定的,要求人民警察在行使权力时必须遵守的义务性行为规范的总称。
(对)50、犯罪集团的主犯可以取保候审。
(错)51、行政诉讼的主要目的是防止立法司法行政等机关违法越权和滥用权力,保护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错)52、社会监督制度,是指来自国家机关以外的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法对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执法活动的监督制度。
(对)53、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支付赔偿金,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社会低保的日均额计算。
(错)54、公安行政复议,是指公安机关的法制部门,对下级公安机关、本级公安机关所属业务部门、派出机构及其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实施的监督制度。
(错)55、刑事诉讼中,确定被告人有罪的权力由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统一行使,其他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行使。
(错)56、道路交通标线中,双白虚线画于路段中时,用以分隔同向行驶的交通流或作为行车安全距离识别线;画于路口时,用以引导车辆行进。
(错)57、收容教养,是公安机关依法对卖淫嫖娼人员集中进行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组织参加生产劳动以及进行性病检查、治疗的行政强制教育措施。
(错)58、 1927年,蒋介石设立内政部警察总署,各省、市、县警察机关改为警察局。
(错)59、被刑事拘留的人仍然拥有选举权。
(错)60、公安机关的武装性质,主要表现为公安机关是拥有武装性质的警察组织,执行武装性质的任务,配备武器装备。
(对)四、案例分析(2题20分)61、犯罪人甲早就有杀害乙的意思,某日知道乙躲在屏风后面喝茶,就对刚从他处走来的丙说:"你不是一直对A公司有仇吗,这是该公司昨天新买的屏风,价值8万元,把它砸坏算了。
"于是,丙从屋外拣起一块石头,直接向屏风扔去,砸坏了屏风,同时将乙砸死。
司法机关事后调查得知,丙不知道有人在屏风后面。
请问:(1)对于乙的死亡,甲、丙是否都需要负责如果应负责,罪名是什么;如果不应负责,理由何在答:本案中,对于乙的死亡,甲唆使丙砸坏屏风以杀死乙,且最终导致了乙被丙砸死,因此,甲构成故意杀人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丙并没有在主观上希望或放任乙的死亡,是疏忽大意的过失,因此,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