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生自卑心理的形成与克服自卑心理,会影响一个人的健康成长。
如何克服自卑心理,我们不得不把目光停留在自卑心理的形成的初期——小学阶段。
一、自卑心理的形成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生理与心理成熟化发展的首期。
这个时期的发展并不是很稳定,良好的教育能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其树立信心;反之,则会导致学生的各个方面向不良方向发展。
自卑就是其中一个方面。
自卑,就是低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各方面不如人。
自卑,可以说是一种性格上的缺陷。
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品质评价过低,同时可伴有一些特殊的情绪体现,如害羞、不安、内疚、忧郁、失望等等。
那么我就从如下几方面分析自卑心理形成的原因:
1、家庭条件对自卑心理产生的影响
自卑心理是由多方面原因产生的。
比如:有的学生家庭环境不好,经济条件差,对于零花钱方面比较缺,那么在学生成长期间,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理解到生活上人与人的差距,当时间越来越久,逐渐注意到别人优越条件,觉得自己家里很穷,没有资格谈这说那,而给自己的心理造成压力,甚至除了在想这个问题之外,没有心思做任何事,以至于以后做什么事都是顾虑重重,或者根本没有要去做的念头,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家庭条件优越的同学对其进行打击的话,那么就会加重学生的自卑。
我曾经遇到一个学生杨某,在某次的课间,有一个同学买了一
包话梅糖,其他的同学都向该同学要一个来吃,而杨某却在一旁默默的看着,但他的表情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其实他很想吃,我走过去问他:为什么其他同学想吃都会去要,而你只是在一旁看着呢?他回答说:老师,我是很想吃,但是同学不会给我的,他们知道我家里很穷我没有钱去买东西吃,他们在我这里吃不到,所以给我了,他们会觉得吃亏的。
我听了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家庭困难不是孩子的错,为什么要让孩子在那么小的时候去承受这些压力。
事后,我去了解了杨某的学习成绩,发现他一年级的时候成绩非常的好,随着年级的增长,成绩慢慢的在退步,当然不排除其他因素,当我了解了他的情况后,找他私下谈了,他说:觉得自己家里很穷,没有资格谈这说那,而给自己的心理造成压力。
听过之后,我知道是自卑让杨某失去了努力的心。
2、学校教师对自卑心理产生的影响
有一位家长在家长会上说:他儿子是一个比较胖的孩子,在四年级的时候给班级选上去参加学校的运动会,偏偏参加的项目是跳远,从此之后,他都一心的在努力练习跳远,只要一有时间他都在想怎样才能跳的更好。
在比赛的时候,他却得到了最后一名,连女同学都比不上,他的老师在课堂上严厉的批评了他,说:你真没用,连女同学都不如,拖我们班的后腿,我们班的脸都给你丢尽了。
从此之后,家长说他儿子再也没有兴趣去参加体育运动了。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是教师让学生产生了自卑心理,学生的成绩不好不是去鼓励他,而是去批评他、骂他,那么他就对学习是去了信心,在学
生的心理形成了一种想法,反正学不学好老师都骂我的,没有了信心去把事情做好,从而,也就形成的自卑心理。
该事例值得我们去思考。
如果教师对学生是抱着不负责的态度,动不动就以打击、谩骂来抵制学生的积极性,那么学生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由极度的自尊变为自卑。
3、学生个性差异对自卑心理产生的影响
学生在小学阶段处于发育时期,还很天真,也很无知,在个性方面常常会因为不一样而出现打架,语言的滥用,那么就会对弱的一方造成对同学之间产生害怕的心理,不敢和同学交流,甚至在课堂上遇到问题也因为怕同学的“欺负”而不敢发言,久而久之,导致成绩的退步,同学交流的减少,慢慢的就变成的自己一个人,而形成的自卑的心理,再者成绩上的差异,也会导致学生出现自卑心理,学生会想为什么其他的同学可以考一百分,而自己总是不及格,大家一起上课,一起做作业,同样的条件,自己为什么比别人差,学生在发现自己的智力和一些才能不及其他同学就感到自己什么
都不如别人,偶尔一两次的失败便完全气馁了,认为自己天生就这样,无法再改变。
4、学生自身的认识能力
小学阶段是小学生由感性认识逐步向理性认识发展的阶段,它是不成熟的阶段。
小学生的认识能力受着周围环境的影响,环境有好的,也有不好的,其实这就是给了无知的小学生一面镜子,也就直接决定着他们的评价标准,正是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不够才导致
了自卑的形成和进一步发展。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小学生克服自卑心理呢?一要注意不能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要防止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我们教师要在“贴标签效应”上下工夫,要给学生贴上积极的标签,给学生鼓励,引导学生,而不是贴上消极的标签,辱骂学生,打击学生的自尊。
二、自卑心理的克服
善于发现,善于引导,小学生对教师有着很强的依赖心理,教师应珍惜它,利用好它。
在整个克服自卑心理的过程中,教师依旧起主导作用。
我也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怎么克服自卑心理:
1、情感方面。
小学生自卑时,心情比较低落,面部表情暗淡,容易走神,喜欢低头,不和同学说笑,自己一个人呆着,当老师问他话的时候,也不敢看着老师,也不声不响,他的内心活动多写在脸上。
教师应对每一位学生都留心观察,对学生进行爱的陶冶教育,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在关心他。
,下雨了,问学生有没有淋雨,天冷了问学生有没有穿够衣服,诸如这等小事无时无刻让他感觉到温暖。
2、课堂方面。
比如:先发现自卑学生会做什么题目,那么在课堂上故意的出他会做的题目叫他回答,然后进行表杨,使其感觉到自己不是什么都不会,让他体验成功的快乐,有的学生上体育课因为动作不会做而感到自卑的,教师可以通过指导,给一些难度适中的动作让学生完成,增加其信心;有的学生以自己的品德不好而自卑的,教师可以设计好一个“陷阱”让其自我满足,消除这方面的
自卑。
3、通过比较,抵制自卑。
通过比较,抵制自卑,像那些有着自卑心理且容易满足的学生易采用。
教师通过某一方面的比较,让他知道总有一方面自己是优秀过人家的,最优秀的人,也会有一方面不及你。
不过这个方法有一个缺点,因为帮助了这个同学又打击了另一个同学。
另外也可以通过优点来纠正缺点。
总之,要抵制一切对小学生形成良好心理素质不利的因素,帮助他们克服自卑,为他们将来更好地立足于社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