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的顺序结构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程序的顺序结构》。
内容选自于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选修1)算法与程序设计中,第二章,第二节,课时安排为一个课时。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教学过程分析等四大方面来阐述我对这节课的分析和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VB程序设计中顺序结构的使用。
从具体问题出发,引导学生经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介绍了VB语言的赋值语句,输入输出语句和程序的顺序结构。
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赋值语句和输入输出,学会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顺序控制结构,解决简单的问题,并初步掌握调试、运行程序的方法。
本节课贯穿了VB程序设计以后的整个教学,是学生进一步顺利、快捷编程的基础,也是形成学生合理知识链的重要环节。
在本册书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学会使用VB语言的赋值语句、输入输出语句,掌握顺序控制结
构的编程思想。
难点:通过顺序结构编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赋值VB语言的赋值语句、输入输出语句的格式、功能和执行过程。
(2)学会使用VB语言的赋值语句、输入输出语句来实现顺序控制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3)初步掌握程序调试运行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老师的指导下,与同学共同探究问题,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并能初步操作、模仿。
学会用算法分析问题;能够使用顺序结构编写简单的程序解决具体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以及严谨的治学态度,培养学生仔细观察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体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乐趣。
激发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
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习惯和态度。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
1.教学方法:引导与合作交流相结合,通过分组实验以及阅读程序,运行程序,就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掌握本节的知识。
2.教学手段: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分析
导入新课(约8分钟)
著名魔术师刘谦曾在湖南卫视表演过“水晶球读心术的”,(课件演示)请同学任意想一个两位数,用这个数减去其十位上数字与个位上数字的和,得出结果对应右边图示,我能猜到你最终对应的图形,你信吗?学生对魔术的神奇很惊诧。
向学生介绍通过今天的VB顺序结构程序设计就能实现这一魔术,同学们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首先和同学一起分析题干,由数学知识推理出此题列式10*x+y-x-y=9x,也就是任何两位数经过这样运算都会得出9的倍数。
然后演示VB的启动,运行,代码编写窗口,并将已编写好的程序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演示程序,通过输入数字,得出9的倍数数字,并与学生一起分析程序代码。
推出这节课所学知识——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在这个过程中,我让学生们将课本学习的内容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了一起,这样能够激起他们对接下来的所要学习内容的兴趣,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探求新知:(5分)
根据已读的魔术的代码,介绍顺序结构及其特点:按由上而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逐个语句执行程序的过程称之为顺序结构。
特点是按顺序从第一步骤执行到最后步骤。
每个步骤执行一次,也只执行一次。
然后介绍赋值语句变量=表达式
输入数据的函数inputBox(提示信息、标题、默认值、位置)
输出数据的方法print 输出内容
例题精析:(10分)
1、任意输入圆的半径,求圆的周长和面积。
小组讨论设计方案,并请四个小组分别派代表阐述设计思路,接下来让同学操作电脑,设计程序。
请四个小组中最快完成的代表演示自己的程序代码并演示。
(在分组回答和演示部分,我设计了FLASH计分器,由其他小组同学做评委,正确加十分,错误减十分)情景模拟:(3分)
士兵过河,士兵和男孩女孩都想过河,河里只有一条小船,且小船每次只能承载一个大人或两个小孩,问怎样三人才能全过河。
同学自由讨论,并请最快完成设计的小组派三名代表上讲台模拟过河顺序。
例2、(5分)
制定算法:将A杯果汁与B杯可乐互换。
分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
课堂精练:(12分)
编写程序,输入A和B的值,并将其互换后显示。
分组讨论,独立完成编程,完成最快的小组派代表演示程序代码。
归纳总结:(2分)
程序设计真奇妙,神秘魔术轻松解。
顺序结构不难懂,记住特点编程快。
从上至下有秩序,每名只执行一次。
赋值语句初接触,= 变成赋值号。
输入要用inputbox,输出要用print。
本节打下好基础,以后编程难不倒。
遵守信息法律法规,将来争做编程能手!
布置作业:(1分)教材40页实践第二题。
结束语:以上,我仅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方法与手段分析、教学过程分析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
说课对我们大家仍是新事物,今后我也将进一步说好课,并希望各位同仁领导对本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