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设计相关问题的讨论(一)教学讲义ppt课件

最新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设计相关问题的讨论(一)教学讲义ppt课件


崔峦:和“内容分析”式的阅读教学说再见
要由“教教材”变成“用教材 教”;由“教课文”变成用课文学 语言、用语言。这就要由分析课文 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 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 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 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结论
在语文 教育中,言语形式更重要。在 学校教育中,语文以外的其他学科所教所 学的是教材的内容,掌握了内容也就掌握 了这门学科。而语文学科则以教材的言语 形式为基本教学内容。进行言语训练,需 要解决的是如何运用一定的言语形式去表 达一定的言语内容,掌握内容是为 学习如 何运用言语形式服务的,因此需要立足于 言语形式,按言语形式的学习来排列学习 进程。
预先定下了几个内容项目,以为青年应该孝父 母,爱国家,应该交友有信,应办事有恒,于是选 几篇孝子的传记排在一组,选几篇忠臣烈士的故事 排在一组,这样一直排下去。这办法无异叫国文科 变成了修身科或公民科。……竟有许多青年,在中 学已经毕业,文字还写不通的,其原因不消说,就 在平时学习国文未得要领。文字的所以不通,并不 是缺乏内容,十之八九毛病在文字的形式上。
陆继春的双分教材
得得派是新时期语文教改流派之一,其代表人 是华东师大附中的陆继春老师。陆老师针对教学 内容的改革,提出双分法教学,即分类集中和分阶段 进行语言训练,将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密切联系起 来,把作文能力训练作为主线,把语文归纳为108个 训练点。每一个训练点都是语言训练系统的一个 横截面,是其综合表现处。得得派强调一课一得,每 一课完成一个训练点的学习,重点十分突出。得得 相连构成整个高中语文知识体系,具有系统性、综 合性的特点。
在的质的规定性。“理解”,最主要的、最 关键的是理解文本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 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
王尚文先生还说:
“运用”才是是语文教学的的 基本特征、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 基本途径,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 守住了“运用”,也就守住了语文 教育的正道,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语 文课程滑向“非语文化”“泛语文 化”的可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年级下册第四组第16课导语
上面这篇课文写了同学之间的 争吵,下一篇课文写的是发生在小 伙伴之间的趣事。读一读课文,想 一想几个孩子都比了哪些绝招,你 最佩服谁的绝招;再想象一下,小 柱子是怎样练绝招的。
四年级上册第八组导语
当你按动遥控器看电视的时候,当 你打开冰箱取冷饮的时候,当你拨通 电话与同学交谈的时候,当你登录网 站查阅资料的时候…… 你是否感到了 科学技术的威力?认真阅读本组课文, 了解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感受科学 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还可以畅想一 下,科学技术的发展还将使我们的生 活发生哪些变化。
正确把握语文教学内容
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是 言语形式——关于文章是怎 么写的、为什么这样写的知 识与能力。
三、影响正确把握语文教学内容的因素有哪些
1.教材的改革滞后 2.教材以思想内容为专题组元 3.教材有的导向值得研究 4.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只会内容
分析,不会语言分析
2.教材以思想内容为专题组元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设计相 关问题的讨论(一)
一、教学设计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1.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有明确而恰当的教 学内容
2.教学设计的最大问题在于:教学内容不明 确
(1)教科书中文本的教学价值大多不明确 (2)课程标准的表述是宏观的
3.对策:通过文本解读,寻找教学内容
2011版表述: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 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 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 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 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 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 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 点。
祖国语文 2000年大纲: 指导学生正确地 理解和运用
祖国语文 1992年大纲:指导学生正确地 理解和运用
祖国的语言文字
王尚文先生说
“运用”不能离开“理解”这个基础,“理解”
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形成。特别是“理 解”不能笼统地指向语言(汉语),应当 明确化为理解如何运用语言文字。众所周知,
除了语文课程之外的所有课程都有一个共同的正 确理解所学的教科书的语言文字的任务。如果不 突出“运用”的特殊重要性,就不能突出语文内
今天说了不少的话,最重要的只有一句,就是 说,学习国文应该着眼在文字的形式方面。
叶圣陶先生说:
“一篇《项羽本纪》所当着眼的不应只是故事 的 开端、发展和结尾,应是生字难句的理解和文 章方 法的摄取。读英文的人,如果读了《龟兔竞 走》, 只记得兔怎样自负,龟怎样努力,结果兔 怎样胜利 等的故事内容,而不记得那课文里的生 字、难句, 以及向来所未碰过的文章上的某种方 式,那么他等 于在听别人讲龟兔竞走的故事,并 不在学习英文。 故事是听不完的,学习英文才是 目的。不论国文、 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 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 多而收获少”。
——夏丏尊
时下颇有好几种国文课本是以 内容分类的,把内容相类似的古近 现成文章几篇合成一组,题材关于 家庭的合在一起,题材关于爱国的 合在一起。这种办法,一方面侵犯 了公民科的范围,一方面失去了国 文科的立场,我们未敢苟同。
——叶圣陶
3.教材有的导向值得研究
三年级下册第二组导语:
让天空碧蓝,让河水清澈,让草木 茂盛,让动物自由自在地生活……这是 我们共同的愿望。阅读这组课文,让我 们看看人们对待动物、植物的态度和做 法有什么不同,结果怎样。在学习本组 课文的过程中,请你留心周围的环境, 再想想,为了保护周围的环境,我们能 做些什么。
解读文本的着眼点:
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运用的结果表 现为一定的言语形式
夏丏尊《学习国文的着眼点》:
我主张学习国文该着眼在文字的形式方面。就 是说,诸君学习国文的时候,该在文字的形式方面 去努力。
我们学习国文所当注重的,并不是事情、道理、 东西或感情的本身,应该是各种表现方式和法则。
国文课的学习工作,不在内容上去深究探讨, 倒从形式上去获得理解和发表的能力。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 合性、实践性课程”这句话所包含的信息
• 课程的性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 实践性课程
• 课程的根本任务: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 学习的重点:书面语言的运用 • 课程的特点:综合性 • 学习的途径:语言实践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以往都是理解和运用并提: 2001年课标:指导学生正确地 理解和运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