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练习题(附答案)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练习题(附答案)

一、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选择题1.亚洲的地势特点是()A. 西高东低B. 东南高,西北低C. 中部高,四周低D. 东西高,中部低【答案】 C【解析】【分析】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特征是中间高、四周低,受地势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大部分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故答案为:C。

【点评】亚洲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起伏极端和地貌类型最为复杂的大洲。

亚洲中部高耸且多崇山峻岭和高原,四周低下,多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山脉结构成群成带,且与山间高原和盆地紧密结合。

类型多样,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是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洲。

2.下列有关亚洲自然环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地势起伏大B. 亚洲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C. 亚洲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D. 亚洲的河流基本自西向东注入海洋【答案】 D【解析】【分析】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

故答案为:D。

【点评】亚洲是世界上地势最高,起伏极端和地貌类型最为复杂的大洲,是除南极洲以外海拔最高的大洲。

亚洲中部高耸且多崇山峻岭和高原,四周低下,多中低山地、丘陵和平原,山脉结构成群成带,且与山间高原和盆地紧密结合。

受地势的影响,亚洲的河流大部分由中间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3.下列关于亚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亚洲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B. 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C. 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D. 亚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答案】 D【解析】【解答】亚洲的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由于受海陆位置的影响,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亚洲是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非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洲。

A、B、C都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D【分析】亚洲地形特点:1.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2.平均海拔高,居世界大洲中第二位;3.大陆中间多为高山,四周多平原(中高四低);4.亚洲的河流多发源于中部,也导致河流呈放射状发展。

亚洲气候特点:1.南北跨的纬度多,热量条件相差大;2.东西跨的经度多,降水条件差异大;3.地形复杂,地形类形多样,海拔高差大。

受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影响,亚洲的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影响的特点。

4.读亚欧大陆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经纬度最广的大洲B. 欧洲全部位于北半球,是世界上的人口稠密区之一C. ①是高加索山脉,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D. ②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长度最长的山脉【答案】 B【解析】【分析】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①是乌拉尔山脉,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故ACD错误;故答案为:B。

【点评】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是世界上面积最大、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一个洲,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亚洲。

西部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为界与欧洲相邻,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东北以白令海峡为界与北美洲相望。

5.菲律宾薄荷岛中部为丘陵,丘陵上的草在雨季时为绿色,旱季时则被炎热的太阳晒干变成咖啡色,酷似巧克力,因此得名“巧克力山”。

右图为薄荷岛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有关薄荷岛的气候描述,正确的是()A. 为热带草原气候B. 为热带季风气候C. 气温年较差大D. 降水季节变化不明显(2)能够欣赏到咖啡色“巧克力山”的最佳时间是()A. 2--4月份B. 6--7月份C. 7--8月份D. 9--10月份(3)有关菲律宾的描述,正确的是()A. 盛产温带水果B. 是群岛国家,海岛旅游资源丰富C. 东临南海D. 居民主要为黑色人种【答案】(1)B(2)A(3)B【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该地各月气温都在25℃以上,属于热带的气候类型,根据降水量的柱状图可以看出,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降水的年际变化大,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故答案为:B。

(2)该地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全年高温,一年降水分为雨旱两季,每年的5-10月为雨季,11月-次年2月为旱季;故答案为:A。

(3)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菲律宾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不应该盛产温带水果,故A错;菲律宾是群岛国家,海岛旅游资源丰富,故B正确;菲律宾的东临太平洋,西临南海;故C错;东南亚居民主要为黄色人种,故D错;所以该题的答案选B。

【点评】(1)东南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

中南半岛因位于中国以南而得名,南部的细长部分叫马来半岛。

东南亚地处热带,中南半岛大部分地区及东部菲律宾群岛为热带季风气候,一年中有旱季和雨季之分,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为水稻。

马来群岛的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分布着茂密的热带雨林。

(2)热带季风气候因降水年内分配不均而分为旱季和雨季。

每年11月到次年5月盛行东北风,降水偏少,为旱季;6月到10月盛行西南风,降水很多,为雨季。

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3)东南亚总共有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文莱和东帝汶,其中越南、老挝、缅甸与我国接壤。

东南亚旅游资源丰富,不论是自然风光亦或人文景观都在世界有较大知名度。

著名风景区有:越南下龙湾;缅甸仰光大金塔(佛教文化);泰国曼谷有水上市场(人们在水上进行交易);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佛教文化)和海洋景观巴厘岛;柬埔寨的吴哥窟;新加坡(花园城市)等。

6.(锦州)亚洲季风气候最显著的主要原因是()A.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B.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海陆热力差异最显著C. 因为亚洲的面积是世界七大洲之中最大的D. 因为亚洲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岸【答案】B【解析】【分析】亚洲季风气候显著的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差异显著。

根据题意。

故选:B【点评】亚洲地处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面对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由于海陆性质的巨大差异,冬季亚洲大陆北部成为冷空气的聚集地,气压高,冷空气自高压中心区向四周辐散;夏季陆地增温迅速,气压低,而海洋气压相对较高,暖湿空气从海洋吹向大陆。

因此就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

该题考查亚洲季风气候的成因,理解记忆即可。

7.(梧州)我国西南边陲的西双版纳,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还有水路与缅甸、泰国相连。

澜沧江流出境外后称为()A. 湄公河B. 湄南河C. 印度河D. 红河【答案】A【解析】【分析】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

故选:A【点评】亚洲的大江大河很多。

长江的长度和流量都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

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澜沧江,是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一条国际河流。

8.(玉林)亚洲冬季风的主要特点是()A. 温和干燥B. 温和湿润C. 寒冷干燥D. 寒冷湿润【答案】C【解析】【分析】亚洲冬季风的主要特点是寒冷干燥。

故选:C【点评】亚洲冬季风的发源地是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其风向是西北风或东北风,其特点是寒冷干燥,路径是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9.路桥是指横贯大陆的铁路运输通道。

一些学者认为,世界经济格局正在从“海岸经济”进入“路桥经济”阶段。

读“亚欧大路桥示意图(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三条亚欧大陆桥( )A. 均经过中亚地区B. 东起点均在中国C. 连接亚欧所有国家D. 多经过临海国家(2)亚欧大陆桥上多货运列车而少客运列车,其原因是铁路运输( )①运输量大②对旅客而言,不如航空运输省时、舒适③适宜运输大宗笨重货物④旅客出行成本低A. ①④B. ②③C. ①②③D. ②③④【答案】(1)D(2)C【解析】【分析】(1)读三条亚欧大陆桥可知,两条经过中亚;两条的起点在中国,并不是连接亚欧所有的国家,如蒙古;多经过临海国家。

ABC不符合题意,D项正确。

故答案为:D。

(2)亚欧大陆桥上多货运列车而少客运列车,其原因是铁路运输具有运输量大、对旅客而言,不如航空运输省时、舒适、适宜运输大宗笨重货物。

ABD不符合题意,C项正确。

故答案为:C。

【点评】欧亚大陆桥为欧洲与亚洲两侧海上运输线联结起来的便捷运输铁路线。

现有三条已运行,两条正在规划中。

大陆桥是指横贯大陆的铁路把两侧的海上运输线联结起来的便捷运输通道,它的主要功能是便于开展海陆联运,缩短运输里程。

10.(昭通)亚洲的大河多发源于中部,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说明亚洲的地势特征是()A. 东西高,中部低B. 地势低平C. 中部高,四周低D. 南高北低【答案】C【解析】【分析】亚洲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势中间高四周低,致使亚洲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

根据题意。

故选:C【点评】该题考查亚洲地势对河流的影响。

11.生活在北亚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形成这种生活方式的主要原因是()A. 该区域地形复杂B. 该区域四季分明,冬暖夏凉C. 该区域地势低平,河湖众多D. 该区域纬度偏高,冬季严寒漫长【答案】 D【解析】【分析】解:居民生活情况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北亚东西伯利亚地区地处高纬,太阳光照热量不足,冬季严寒而漫长,当地的雅库特人,居住木屋,身着毛皮服装,运输工具是狗拉雪橇。

故答案为:D【点评】亚洲分为东亚、南亚、东南亚、西亚、中亚、北亚,由于每个地方的自然环境不同,纬度高低不同,因此当地的人类活动各有不同,高纬度地区寒冷,人们多穿毛皮服装,低纬度较为炎热,人们多住高脚楼。

12.下列亚洲河流注入印度洋的是()A. 长江B. 印度河C. 叶尼塞河D. 湄公河【答案】B【解析】【分析】亚洲地势是中部高,四周低,河流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状向四周流入海洋,注入印度洋的大河有印度河、恒河、萨尔温江等;注入北冰洋的大河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等,注入太平洋的大河有黄河、长江、湄公河。

故答案为:B。

【点评】地形特点是影响亚洲河流流向的主要原因,亚洲地面起伏很大,中部地势高,四周地势低。

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的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周边的海洋,形成众多的长河,如长江、印度河等。

13.读亚洲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有()①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②亚洲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跨度最大的大洲③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④图中D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青藏高原⑤图中B是最大的半岛——印度半岛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④⑤【答案】 A【解析】【分析】亚洲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呈放射状,故①正确;亚洲是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跨度最大的大洲,故②正确;亚洲气候复杂多样,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故③错误;图中D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故④错误;图中B是印度半岛,最大的半岛是阿拉伯半岛,故⑤错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