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版《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2020版《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课程大纲
课程属性:公共基础/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知识/工作技能,课程性质:必修、选修
一、课程介绍
1.课程描述(中英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是材料类专业学生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高分子专业的学科基础课。

通过讲课、课堂讨论和课外实践等各个教学环节,将金属学、陶瓷学和高分子化学的基础理论融合为一体,以研究材料共性规律,即研究材料的成分、组织结构、制备工艺和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指导材料的设计和应用,并为学习后继专业课程、从事材料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同时,讲授过程中通过穿插课程思政内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务实的科研精神。

《Fundamentals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s a main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materials and a basic course for polymer specialty. Through lectures, classroom discussions and extracurricular practice, the basic theories of metallurogy, ceramics and polymer chemistry are integrated into one to study the common laws of materials, that is,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position, structure, preparation process and properties of materials, guide the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materials, and engage in material science Research for learning subsequent professional courses a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work to
- 1 -
lay a solid theoretical foundation.At the same tim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tents of the course are interspers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national feelings and practical scientific research spirit.
2.设计思路:
《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涉及到的理论非常多,概念性强、知识点纷杂、内容抽象,因此在教学中充分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强调在有限的学时数内使学生建立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整体概念,强调学习共性规律以及对基本概念的了解和初步理解,将深入的理解和知识点细化放入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中。

同时,结合英文版教材,让学生熟悉主要的英文专业词汇。

以四要素为主线,要求学生掌握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强调共性规律和教学内容的先进性、科学性、系统性和适应性。

课前要预习,课后要抽出一定时间分配对课堂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充分消化和理解已学知识,配合课后作业达到较熟练掌握的程度。

通过讲授献身材料研究的著名科学家例子,培养学生的材料学习热情和家国情怀,通过前人研究提升自己的自信心。

学生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以下要求:
1)、通过学习应着重掌握材料成分、组织、结构及加工过程与性能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金属/无机/高分子材料的结合方式、晶体学基础、材料的晶体结构。

3)、掌握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的模型和特点,熟悉材料的表面结构。

4)、掌握相图的基本知识,包括二元相图的表示法、基本类型及其分析方法,熟悉了解铁碳相图。

5)、初步了解各种材料的力学和物理特性。

3. 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
- 2 -
二、课程目标
目标1:掌握材料中原子的电子状态,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形式、原子间距和空间排列;掌握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的模型和特点,熟悉材料的表面结构和扩散过程。

对应毕业要求1-3掌握工程基础及其相关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能够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工程问题。

目标2:掌握金属/无机/高分子材料的结合方式、晶体学基础、材料的晶体结构;掌握相图的基本知识,包括二元相图的表示法、基本类型及其分析方法,熟悉了解铁碳相图;初步了解各种材料的力学和物理特性。

对应毕业要求1-4掌握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的来源、制备、结构、性质、应用以及有关理论,并能够对化合物的结构信息进行分析。

三、学习要求
(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作业典型案例分析;
(2)本课程将包含较多的课下作业、答疑指导、具体案例分析等课堂交流活动;(3)作为一门应用学科,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要掌握,注意重点,做好笔记;(4)掌握例题的解题方法,还要理论联系实践;要学以致用,善于归纳总结,实验加以验证;独立完成作业。

四、教学进度
- 3 -
五、参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选用教材(告知学生需要购买的教材):
顾宜,赵长生主编《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1
2、主要参考书
[1]. 胡赓祥、蔡珣主编.《材料科学基础》(第三版),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2]. 石德珂主编.《材料学基础》(第二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 4 -
[3]. 陶杰,姚正军,薛烽主编. 《材料学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六、成绩评定
(一)考核方式 A :A.闭卷考试 B.开卷考试 C.论文 D.考查 E.其他
(二)成绩综合评分体系:
七、学术诚信
学习成果不能造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造假行为。

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

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不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课程的学习成绩。

八、大纲审核
教学院长:院学术委员会签章:
- 5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