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护理PPT课件
15
2、泌尿系统
(1)有无尿潴留:大部分病人手术后6-8小时内能 自行排尿,若未自行排尿,应询问有无尿意, 同时在下腹部耻骨上区做扣诊,如有明显浊音 区,表明有尿潴留。
(2)观察尿量、性质、颜色和气味等有无异常。 (3)监测有无泌尿系统感染。
16
3、消化系统
(1) 听诊腹部肠鸣音,询问病人有无肛门排 气,评估肠蠕动恢复情况。
②、对手术的必要性认识不足; ③、害怕麻醉、手术意外及死亡的危险; ④、担心麻醉:既担心麻醉过浅或麻醉药效消失而引起疼痛,又害怕麻
醉过深会一觉不醒而使其面临死亡的威胁; ⑤、害怕丧失器官或造成功能缺陷; ⑥、过多考虑家庭、子女、配偶及经济等问题; ⑦、对医护人员不了解或不信任等。
25
26
用认真、负责、严肃、细致的工作作风和热情、和蔼、关心、同情的态度, 获得病人的信任,赢得病人的合作,使病人有安全感;
❖ 睡眠形态紊乱(与失眠与焦虑、恐惧、身体不适、陌生 环境等有关)
❖ 知识缺乏(缺乏疾病有关知识,缺乏手术前后配合知识)
7
心理护理
护
手术前常规准备
理 特殊病人准备
措
施
手术日晨护理
急症手术准备
8
第二节 术后护理
9
术后护理是指病人手术后返回病室直至出院这一阶段 的护理。目的是尽快恢复病人正常生理功能,减少生理和 心理的痛苦与不适,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19
切口及引流情况
1、有无敷料脱落、切口有无出血及分泌物 若敷料 渗湿时要注意其颜色及渗血、渗液的量,手术切 口在身体前侧者,应将手伸入病人背部以检查渗 液、渗血是否流向背部。
2、有无切口感染 观察切口有无发红、肿胀、压痛、 渗液等现象。
3 、 观察引流是否通畅、有效,评估引流液的性质、 颜色和量。
10
护理评估:
一般情况 重要脏器功能 体温的变化 麻醉恢复情况 切口及引流情况 情绪反应
11
一般情况:
了解麻醉种类、使用何种麻醉药、手术方 式、术中情况、术中出血量、输液输血量、尿 量及用药等情况,安置何种引流管及安放部位、 作用等。
12
重要脏器功 能的评估
13
1、呼吸与循环
(1) 观察呼吸频率、深浅度和节律性,根据病人情 况定时测定二氧化碳结合力、血气分析,以了 解呼吸功能。
加强与病人沟通,细致观察病人、亲属的心里活动,以便采取针对性措施; 鼓励病人说出他害怕和担心的问题,向病人解释疑问,提供病人期望得到 的信息资料
向病人解释有关手术和手术后问题,如深入浅出地讲解疾病治疗的有关知 识,说明手术治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术前、术中和术后治疗、护理中 的有关问题,详细介绍麻醉后反应和注意事项;
14
A、换气是否正常,有无呼吸功能不足的表现:导致 病人术后换气不足的原因有:
①麻醉药、止痛剂、镇静剂抑制中枢神经的功能; ②过量使用肌肉松弛剂导致肋间肌肉麻痹; ③石膏或敷料包扎过紧、疼痛等导致活动受限。
B、监测血压的变化,脉搏的频率、强弱及节律性。
C、评估皮肤颜色及温度:观察肢体手术病人肢端血 液循环情况。
6
护理问题
❖ 焦虑(与对手术不了解及对手术结果担忧有关)
❖ 恐惧(与无法预知手术情况及手术后身体状况有关)
❖ 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禁食或进食不足,慢性消 耗 疾病,持续呕吐、严重腹泻有关)
❖ 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 (与饮食结构不合理、摄入过 多、活动量少等有关)
❖ 体液不足(与长期呕吐、腹泻和出血以术前、术中和术后治疗时期。手术 是一种侵入性的治疗过程,围手术期病人不仅要受到疾 病本身的影响,还要受到麻醉和手术的打击,不论何种 手术,都具有一定的风险性,另外,手术亦可能改变个 人或家庭的生活方式,甚至带来家庭危机。因此,手术 必然对病人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
2
围手术期病人护理的主要任务是全面评估病 人心理状态,提高病人对手术的耐受力,减轻焦 虑程度,使手术的危险性减至最小限度,避免或 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病人早日康复。
21
护理措施
A、病人的搬移及卧位 B、维持呼吸与循环功能
C、维持消化道功能
D、补充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E、增进病人舒适
F、切口护理
G、引流管的护理
H、协助早期活动
I、心理护理
J、出院指导
22
23
心理护理
24
导致病人手术前恐惧、焦虑的主要原因有:
①、对未知的害怕: 对自身疾病不了解,当诊断不明时, 害怕术中发 现恶性肿瘤或当心手术效果;
3
第一节 术前护理
4
从病人准备手术至进入手术室,这一时期称为 手术前期。完善的手术前准备是手术成功的重要步 骤。手术前护理的重点是:评估和矫正可能增加手 术危险性的生理和心理问题,给予病人有关的健康 教育,指导适应术后变化的锻炼。
5
护理评估
➢ 健康史 ➢ 身心状况 ➢ 辅助检查 ➢ 手术分类(择期手术、限期手术、急症手术) ➢ 麻醉种类
(2) 是否有腹胀、便秘。 (3) 有无胃肠功能紊乱现象,如恶心、呕吐
等。
17
体温的变化
一般手术后24小时内,每4小时测体温1 次,以后根据病情延长间隔时间测量。由于 机体对手术创伤的反应,术后病人体温可略 升高,一般不超过38°C,1-2天后逐渐恢复 正常。
18
麻醉恢复情况
评估病人神志、呼吸和循环功能、肢 体运动及感觉和皮肤色泽等,综合判断麻 醉是否苏醒及苏醒程度。
20
情绪反应
当病人麻醉苏醒,意识恢复时,都会关心手术结 果和预后。手术顺利病人,表现出积极的情绪反应, 对手术康复充满信心,积极配合医疗和护理。手术中 无法切除病灶的肿瘤病人常表现为焦虑和忧郁。如果 手术使病人身体失去某一些器官造成外表的改变,如 截肢、乳房切除、结肠造瘘术等,病人会表现出情绪 低下、消极。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者,情绪开朗、 乐观。而发生术后并发症病人,情绪紧张、抑郁不安。 术后预后不良病人往往悲观失望。
(2) 注意呼吸道是否通畅:呼吸道阻塞的常见原因:
①麻醉后,意识丧失,肌肉松弛导致舌后坠堵住 呼吸道; ②浓稠的分泌物与呕吐物聚集在咽喉部; ③因麻醉药刺激支气管插管引发吼痉挛; ④原有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病人因麻醉药刺 激可以引发支气管痉挛。舌后坠堵住呼吸道时常有鼾声, 喉痉挛时可有吸气困难伴喘鸣音,支气管痉挛表现为喘 息,呼气困难及呼气时间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