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专题练习6
一、选择题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读我国油菜、冬小麦、棉花、水稻四种农作物集中产区(阴影区)示意图,回答1~2题。
1.四幅分布图与农作物集中产区对应正确的是()
A.①油菜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棉花
B.①水稻②冬小麦③棉花④油菜
C.①棉花②油菜③水稻④冬小麦
D.①棉花②冬小麦③水稻④油菜
2.我国外向型农业区主要有()
A.山东半岛和珠江三角洲
B.太湖平原和东北三江平原
C.闽南地区和新疆吐鲁番盆地
D.珠江三角洲和黄土高原
3.关于我国经济各部门的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A. 铁路网东部地区稀疏,西部地区密集
B. 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均分布在南方地区
C. 东北地区工业中心少,西南地区工业中心多
D. 高新技术产业多依附于大中城市
读“中国主要畜牧区和种植业区分布图”,完成4~5题
4.形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格局的主要原因是( C )
A. 南北温度的差异
B. 东西温度的差异
C. 东西干湿的差异
D. 南北干湿的差异
5.东部地区是我国种植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平原地区
B. 人工林集中分布在东北大兴安岭地区
C. 沿海地区淡水渔业发达
D. 南方地区是我国的主要旱作农业区
6.关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的叙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东北平原农作物有春小麦小麦,华北平原农作物有冬
B. 东北平原农作物一年一熟,华北平原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C. 东北平原属于中温带,华北平原属于暖温带
D. 东北平原属于半干旱地区,华北平原属于半湿润地区
读我国环渤海经济圈位置图,完成7~8题.
7.该经济圈内涉及的工业基地是( )
①辽中南工业基地②京津唐工业基地③沪宁杭工业基地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8.该经济圈发展中的主要不利条件是( )
A. 煤铁资源不足
B. 科技力量薄弱
C. 淡水资源短缺
D. 交通运输落后
9.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业迅猛发展,被称为“中国硅谷”的是( )
A. 上海浦东区
B. 深圳高新区
C. 西安-杨凌高新区
D. 北京中关村
10.央视以“推行生态增产,打造绿色粮仓”为主题,报道了山东省农科院培育瓢虫吞食蚜虫,使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大幅减少,该报道体现了我国农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是( )
①推广生态农业②走科学兴农的道路③成功经验可照搬推广④加大化肥、农药的使用量⑤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A. ①②⑤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11.我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工业基地是( )
A. 辽中南工业基地
B. 京津唐工业基地
C. 长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D.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下图是我国长三角环渤海西南和西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据此完成12~ 13题
12.下列有关四地区交通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长三角河网密布,河运条件优越
B.环渤海地形平坦,铁路网密集
C.公路运输灵活便捷,在地势低平的西南大有作为
D.兰新———陇海铁路方便了西北与东部的联系
13.甲、乙、丙、丁与四地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甲———西北地区
B..乙———长三角
C..丙———环渤海
D..丁———西南地区
铁路是一种现代化运输方式.读我国部分铁路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序号代表的南北向铁路线,正确的是( )
A.①—青藏线
B.②—京九线
C.③—京广线
D.④—京沪线
15.沪昆高铁通车后华南与西南联系更加密切该铁路自东向西穿过的省市依次是( )
A. 沪、浙、闽、湘、黔、云
B. 沪、浙、赣、湘、黔、云
C. 沪、浙、赣、渝、川、云
D. 沪、浙、赣、湘、鄂、云
16.如图中序号与铁路干线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
A.①宝成线、②京广线、③京九线、④京沪线
B.①宝成线、②焦柳线、③京九线、④京沪线
C.①陇海线、②京广线、③京九线、④京沪线
D.①陇海线、②京九线、③京广线、④京沪线
17.关于我国经济作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油菜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广的油料作物,最大产区是长江流域
B. 糖料作物中,甘蔗喜湿热,主要分布在华南和四川盆地,最大产区是海南省
C. 茶叶是我国传统的农产品,主要产区是东北林区
D. 花生的主要产区是湖南、湖北两省
18.一批急救药品由北京运往尼泊尔地震灾区,最佳的运输方式是( )
A. 铁路运输
B. 公路运输
C. 水路运输
D. 航空运输
二、填图题
下图为“我国四大工业基地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9题。
(1)甲工业基地是(填字母).
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2)甲工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重或综合性)工业基地,该工业基地中有全国最大的城市——。
(3)乙工业基地位于(辽宁或吉林)省的中南部。
该地区丰富的、资源,便利的(铁路或内河)运输,是乙工业基地发展(钢铁或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
我国“十二五”农业规划重点支持农业优势产区的发展,尤其是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的种植。
读下列两图,回答20题。
(1)我国东部和西部人口密度差异巨大,在线以东,是人口稠密区。
我国农业主产区与人口稠密区的分布关系是。
(2)“华南主产区”和“东北主产区”都是我国糖料作物主产区,糖料作物分别是和菜。
(3)“长江流域主产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该区农作物熟制是,从自然方面分析,该区发展淡水渔业的优势是,。
(4)“黄淮海平原主产区”粮食作物主要是,与“东北平原主产区”相比,该区粮食作物产量大,但商品率低的原因是,。
(5)“甘肃新疆主产区”发展农业最不利的因素是,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为了改善当
地环境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地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