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外传统园林中的植物造景方法(一)日本园林中的植物材料多数日本庭园里的植物配置常绿树,花木稀少。
近代日本庭园,对植物配置追求简单而不繁杂,要有含蓄而不是显露,要朴实而不是华丽,要终年好景常在而不是过分突出季节变化,叶的色彩逐渐变换而不是落叶树那样骤然变叶形和叶色。
但也有例外,槭树、吊钟花、冬青等,在庭园中是常见的树种,因为槭树有着丰富的叶品种,吊钟花不公开花细美而且主要是为了欣赏它的秋色叶,锯缘冬青主要是观赏它的在落叶后的红色浆果。
受欢迎,庭园不可或缺,而且常加以整形而具有特殊风格。
姿态优美的松常安置在主要地住成为构图中心。
在泷口有乔木格灌木丛的配置,部分遮掩瀑布以增进深度感。
多采用槭树,可使其枝条伸出到瀑布前,如似在随跌下的水一般,从而冲破瀑布的单调,但既不可把瀑布全遮雠,也不可掩住了瀑布本身的美景部分。
在石类笼旁一般植日本榧、松、柯树,用枝叶半遮光线,在池后边植槭树、落霜红以便有倒影。
桥侧植柳、枫、槭树类,以便用枝叶部分遮掩桥身。
花木类种植在远眺处,中间为开旷地,以欣赏盛花时的整体效果。
大叶的棕榈及芭蕉常种植屋旁以便欣赏雨声,绿篱用的是耐火种类栎树、银杏、皂荚、桃叶珊瑚。
在日本庭园里,成丛的种植往往采取二对一,三对一,五对一等方式。
丛植中的各株间距要使人们从任何角度都能看到全丛的条株树木。
在池畔的树,有的不宜生长过高,不然会影响到湖边赏月。
树丛本身不宜过密而影响通风,或不利于地形起伏的显出,也不宜过于稀疏导致树间关联中断。
多株树或每个树丛不仅本身应是优美的,而且要使全园增色。
这一丛对另一丛要难相互平衡,这个空间和另个空间相接。
直线和弧线相连,空间和线条产生韵律等。
总之要求多样中的统一。
(一)意大利园林中材料意大利境由山地和丘陵组成,其中丘陵占80%。
夏季在谷地和平原上闷热,而山丘上凉爽,这一地理地形气候特点构成了意大利的传统园林――台地园。
意大利台地园中的植物运用也是适应其避暑功能要求的。
由于意大利大部地处亚热带,夏季火热,因此庄园的植物以不同深浅的绿色为基调,尽量避免一切色彩鲜艳的花卉,使人在视觉上感到凉爽宁静。
树形独特高耸的利柏是意大利园林的代表象征,往往在大道旁种植,形成浓荫夹道。
有时作为建筑、喷泉的背景,或组成框景,都有很好的效果。
此外还有石松、月桂、夹竹桃、冬青、紫杉、青栲、棕榈等,其中石松冠圆如伞,与意大利柏形成纵横及形体上的对比,往往做背景用。
其他树种多成片、成丛种植,或形成树畦;月桂、紫杉、黄、冬青等是绿篱用植物雕塑的主要材料,阔叶树运用较多的有悬铃木、榆、七叶树等。
在台地园中,造园师将植物作为建筑材料来代替了砖、石、金属等,起着墙垣、栏杆的作用。
不同高矮、开关各异的修剪绿篱在意大利园林中的运用普遍,除了形成绿丛植坛、迷园以外,在露天剧场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形成舞台背景、侧幕入口拱门和绿墙等。
在高大的绿墙中还可修剪成壁龛,设雕塑像等。
绿墙也是雕塑的好背景,尤其魄石雕塑像。
植物雕刻比比皆是,或点缀在园地角隅及道路交叉点上,如雕塑和瓶饰一般;或修剪成各种人物、动物形象及几何形体、其复杂程度也愈演愈烈,以至过分矫揉造作。
绿丛植坛也是台地园的产物。
以耐修剪的常绿植物修剪成矮篱,在方形、长方形的园地上,组成各种图案、花纹或家庭徽章、主人等。
(二)法国传统园林中的植物特点法国大部分地区为平原,地形起伏较小。
境河流纵横交错,土地肥活,宜于植物种植,森林占国土面积近1/9。
在意大利台地园的影响下形成象征群权的式园林。
1. 花坛花坛是法国花园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
从把花园简单地划分成方格形花坛,到把花园当作整幅构图,按图案来布置刺绣花坛,形成与宏伟的宫殿相匹配的气魄。
勒·诺特常用的花坛有6种类型。
(1)刺绣花坛以黄做成图案,也是最美丽的花坛,主要用在主体建筑的前方。
(2)给合花坛由涡形图案植坛、草坪、花结和花丛等四个对称部分组合花坛。
(3)分区花坛是由完全对称布置的黄篱构成,其中看不出草坪或刺乡图案。
(4)柑橘花坛以柑橘等灌木组成的几何形植坛。
(5)水花坛由几何形草坪、水池和喷泉组合而成。
2. 小林园或丛林通常是广场形经过修剪的树丛,作为花园的背景,有各种几何图案的园路,或者是简单的草坪。
勒·诺特将丛林改变成充满娱乐设施的小林园,成为法国式花园最吸引人的场所。
3. 树篱树篱是作为花坛或园路与丛林间的过渡,高度不等。
它围合着丛林并设有入口,避免人们随意进出林园。
在植物种植方面,法国式园林广泛采用丰富的阔叶乔木,有着明显的四季变化。
常见的乡土树种有椴树、欧洲七叶树、山毛榉、鹅耳枥、意大利柏等,往往集中种植在林园中,形成茂密的丛林。
这种丛林式的种植是法国平原上森林的缩影,只是边缘经过修剪,又被直线形道路所规,而形成整齐的外观。
这种丛林的心度与巨大的宫殿、花坛相协调,形成统一的效果。
丛林所体现的是一个众多树木枝叶的整体形象。
而每棵树木都丢失了个性,甚至将树木作为建筑要素来处理布置成高墙,或构成长廊,或呈圆形的天井,或排成的立柱,像是一个绿色的宫殿。
(三)英国园林中的植物特点英国的北部为山地和高原,南部为平原和丘陵,属温带海洋性气候。
充沛的雨量、温和湿润的气候,使这个高纬度地区有着适宜植物生长的自然条件。
英国的森林面积只占国土面积的1/10,在农业上传统的畜牧业占据着主导地位,牧场至今仍占国土面积的2/5。
因此,缓坡牧场和孤立树构成了英国优美的自然景观。
此外,英国人对园艺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爱好,热衷于花卉的栽培。
广袤的花园和树木、牧场和草坪很好地衔接在一起,视线开阔,一望无际。
在英国规则式的园林中,广泛应用造型植物,而且植物雕刻精细,造型也更加丰富多彩,有圆、方、锥、塔形和多层式、波浪式等,并且高低不一。
功能上则可作为绿篱、绿墙、绿色的拱门、壁龛、门柱等,或作为雕塑物的背景、露天剧场的舞台侧幕等,也有的修剪成各种形象的绿色雕塑物,起着装饰庭园的作用。
多用生长慢、寿命长、一经修剪成形后可维持长时间都不变形的紫杉,还有黄、水蜡、迷迭香等。
英国整形园的园路上覆盖着爬满藤本植物的拱廊为覆盖散步道,或以一排排编织成篱垣状的树木配植在路旁。
英国风景园林中的植物多采用疏林草地形式。
二、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植物运用中国传统造园历来重视植物造景。
植物的枝叶花果色彩丰富,姿态各异足以构成知姿百态的画面,再经过造园家精心选择,巧妙配植,契合时间空间变化,则可天成充满诗情画意,强烈感染游人的园林景观。
(一)以植物来划分景区我国古典园林中以植物为主题的景观极其丰富。
避暑山庄72景中,以树木花卉为景观主题的就有18处之多。
经油松为骨干,广植乔木,采作多单元、多层次构图,用各种植物材料构成若干独具特色的单元,组合起来,即构成一幅节奏强烈五彩缤纷的植物风景画卷。
如万壑松风、松鹤清樾、梨花伴月、曲水荷香、青枫绿屿、莺啭乔木、香远溢清、金莲映日、芳渚临流、甫田丛樾、松鹤斋、冷香亭、采菱渡、观莲所、萍香三片、万树园、嘉树轩、临芳墅等。
这些题景,使人联想起丰富的“情”和“意”。
园林中许多建筑物常以周围花木命名,以描述景的特点。
如拙政园的远香堂:远捍由荷花引伸而来,远香堂面临荷池;绮玉轩:取意“绮楹碧玉竿长”;雪香云蔚亭:雪香即梅花和蜡梅雪中开放,云蔚指山间树木茂密;待霜亭:待霜是霜降橘树;梧竹幽居:有梧有竹;十八曼陀罗花馆:曼陀罗花即山茶花。
(二)植物的似人化植物似人化作用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强调较为突出,运用比似与联想,可以少胜多,多用在建筑景名,题咏,楹联等,或名性古迹处。
最典型的例子:梅兰竹菊喻为四君子,松竹梅喻为岁寒三友。
松――象征坚贞不屈,万古长青的气概、苍劲;竹――象征虚心有节,清高雅洁的风尚,潇洒;梅――象征不畏严寒,纯洁坚贞的品质;兰――象征居静而芳,高风脱俗的情操,典雅;菊――象征不畏风霜,活泼多次;柳――象征灵活性与适应性,有强健的生命力,多姿;枫――象征不畏艰难困苦老而尤红;荷花――象征廉洁朴素,出污泥而不染,如意;迎春花――象征春回,万物复。
植物似人化作用因地区(花木种类)、民族、习惯不同而有很多差异,比如本文国家多突出色彩寄情作用。
中国古典园林中,由于文学思想、封建思想输入,使得古典园林植物配植占有优势也出现束缚。
例如,古典园林中追求花木的近玩细赏,在树木种类选择上常经“古”、“奇”、“雅”为追求对象,栽植紫薇、榉树(中举之意)象征高官厚禄,玉兰、牡丹谐音玉堂富贵,桃花意喻红颜薄命,石榴取其多子,萱草可以忘忧等,因而使花木选择受到局限。
类似的有颐和园玉兰堂,院植数株玉兰、海棠、牡丹;西湖孤山放鹤亭,取意“梅妻鹤子”。
现代园林中寄情于植物的例子也有很多,如的木棉,称为“英雄树”,相思寄情两岸思亲望归等。
(三)植物的运用将诗情画意写入园林(植物的意境美)植物素材的加入大大增强了园林的景色画面表现力和感染力。
留园入口“古木交柯”庭院(老槐一株,虽干枯但却苍劲古拙),网师园“竹外一枝轩”(黑松),“看松读画轩”(柏树、罗汉松古树),都追求“古”、“奇”、“雅”之画意。
较为常画面:房屋的前庭、后院以及由廊子和界墙所构成的小院,这种小院,视距短,景物少,要求配植形态好、色香俱佳的花木,有时还配以玲珑剔透的湖石,以白墙为背景,形成各种画面,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在的照射下,白墙上映出深浅不同的阴影,构成各种生动的图案,所谓“白墙为纸,山石、植物为绘”的画境,或入口处框之,或游廊转折处,角隅处置之,或窗外漏之。
如:向外眺望的窗前多植枝叶扶疏的花木,在采光用的后窗外,为了遮蔽围墙,种植竹丛或其他花木,“修篁弄影”,绿意满窗,给人以清新的感觉;走廊,过厅和花厅等处的空窗或漏窗是为了沟通外,扩大空间,便于欣赏景物,所以窗外花木限于小枝横斜,一叶芭蕉,一枝红梅,半掩窗扉,若若现,富于画意。
在较小庭园中,常用的还有海滨、南天竹、蜡梅、山茶等,单株与山石配;较大庭园多选用玉兰、桂花、紫薇、梧桐、白皮松、罗汉桦、黄、鸡爪槭等。
为控制树形,不使枝叶破坏或遮挡画面,常加以修剪,在的庭院小景布局多为此模式,注重构图、色彩、质感、光影的交织画面效果。
在我国古典皇家园林中,以建筑宫殿为主,力求山林气氛,多为松、柏类树种,古松、古柏苍劲挺拔,经风雪而不凋,可谓入画种类。
在园林植物风景布局方面,有的突出枫,温流丹;有的突出梨树,轻纱素裹;有的突出古松,峰峦滴翠,湖岸边植垂柳,婀娜多姿。
此外,在中国古典园林中特别善于利用植物的形态和变化,表达人的一定的思想感情和形态意境,如“岁寒而知桦柏之后凋”,表示坚贞不渝;“留得残荷听雨声”;“夜雨芭蕉”,表示寂静的气氛。
海棠,为棠棣之华,象征兄弟和睦之意。
枇杷则产生“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石榴花则“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宜多”。
树木的选用也有其规律:“庭园中无,是无意画龙而不点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