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0则经典的心灵鸡汤励志小故事及感悟

10则经典的心灵鸡汤励志小故事及感悟

10则经典的心灵鸡汤励志小故事及感悟
篇一、没有一点缺欠的是赝品
启功老人在世的时候,我曾拿着一幅盖有他印鉴的条幅求辨真伪。

启功老人仔细瞅了一会儿,才缓缓地说:“这幅字写得比我好!”
大师的潜台词不言而明。

“比我好”固然有自谦的成份,但赝品
的临摹技法可见已出神入化。

现在书画拍卖市场上的赝品很多,除了
那些粗制滥造的伪书劣画外,确实有些赝品达到以假乱真的水准。

据说,国画大师张大千就是位临摹高手,他仿制的作品很多以“真迹”
的面目流传于世。

在一次古代书画作品鉴定会上,着名鉴赏大师杨仁
恺先生语出惊人:“那没有一点缺欠的才是赝品!”
名传千古的兰亭集序上也有王羲之的笔误,涂抹的瑕疵掩盖不了“天下第一行书”的辉煌。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长处与缺欠同
样昭显着一个人的特点与本色,而个性魅力正是一幅艺术作品的价值
所在。

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东西。

真的无需掩饰,而假的
往往极尽“美化”之能事,这就是赝品看似没有“缺欠”的原因。

所以,一个人犯点错误并不可怕,关键是这些“缺欠”是否存有
于整体布局的成功与和谐之中。

篇二、经验失算
秀才找到大师,告诉大师他一直在贩卖布匹,去年在邻县又开设
了一个店面,售卖的布料质地很好,门面也在县里繁华地段,总之什
么都和我们县里的其他店面差不多,可生意就是一直很冷清。

大师沉思片刻,带着他来到山脚下。

山脚下通向后山有两条路,
一条路看上去荆棘不多,道路平实,而另一条则荆棘满地,几乎看不
见路。

大师问秀才:“施主,这两条路只有一条通向后山,你看是哪条?”秀才认真观察了一下,略有所思地回答:“当然是路面平实的这
条。

”“为什么呢?”大师问。

“这条路荆棘少,而且平整,那肯定是
走的人多,走的人多了,那就说明这是通向后山的路啊。

”秀才胸有
成竹地对大师说。

大师一笑,对秀才说:“施主,空口无凭,不如走走试试,到时
候定会知道哪条路是通的。

”秀才一听,大师是在怀疑他的判断,那
一定要证明给大师看。

于是,秀才选择了平整的这条路。

傍晚时分,秀才回来了,一脸茫然,对大师说:“大师,对不起,我判断错了,这条路是死路。

”大师轻笑不语。

“可为什么它如此平
整呢?难道不是走的人多吗?”秀才又有些不解地问。

大师又是一笑,对秀才说:“你想想,如果你走另外一条路,走
一遍就能够过去了,可现在走上了这条路,知道是死路以后还要返回来,来回走两遍,当然就把这条路踩得很平整了。

这就像你做生意,
怎么做一定要思考好,不一定遵循老套路。

有时候,经验会失算,可
能害死人。


秀才听后,顿悟。

篇三、希望的力量
在马来西亚召开的一次国际心理学会议上,一位英国心理学家介
绍了他做过的大白鼠求生实验。

他将两只大白鼠放入一个装了水的器皿里。

它们拼命地挣扎求生,能维持的时间为5分钟左右。

就在这两只大白鼠奄奄一息的时候,他
立刻放入一块能够让它们爬出器皿的木板。

结果,这两只大白鼠都活
了下来。

几天后,他又将这两只大难不死的大白鼠放入同样的器皿里做同
样的实验。

结果令人吃惊:两只大白鼠竟然能够坚持到24分钟,比最
初能坚持的时间多了19分钟,接近原来的5倍。

也是在这两只大白鼠
奄奄一息的时候,他又立刻放入一块木板。

结果,这两只大白鼠又都
活了下来。

人们不禁要问:同样是这两只大白鼠,为什么在第一次实验中只
能坚持5分钟,而在第二次实验中竟然能坚持24分钟?
这位心理学家解释说:因为这两只大白鼠在没有逃生经验之前,
只能凭自己的体力来挣扎求生;而在有了逃生经验之后,大白鼠多了一
种希望的力量,希望在某一时刻放下来的木板能再次救它们出去。


们这种希望的力量,这种积极的心态,这种内心对一个好结果的渴望,正是它们能坚持更长时间的根本原因。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的一艘军舰在大西洋上被德国的潜艇
击沉了,500多名水兵被迫在海水里等待救援。

因为营救舰只不能即时赶到,致使绝绝大部分水兵丧生。

不过,有十几名水兵在灭顶之灾中
却等到了救援,幸存下来。

后来人们发现,这些幸存者虽不都是体能的人,但却都是求生意识、最能坚持的人。

他们凭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终于战
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坚持到了获得营救的那一刻。

“只要我们把希
望的大陆牢牢装在心中,风浪就一定会被我们战胜。

”不管这些生还
的水兵是否知道或想到过哥伦布的这句话,但他们的心中都充满了希望。

希望,能使生命的火焰顽强地燃烧;绝望,却使生命的火焰快速熄灭。

在很多情况下,希望无敌,赢在希望。

篇四、你占据的东西,也在占据你
当遇到空洞,我们几乎本能的第一反应,就是找个东西填上。


天盖地的广告就是在干这个的,什么东西,能满足你什么需求——房
子填满安全感的洞、钞票填满自尊的洞、学历填满智慧的洞、消费填
快乐的洞——我们努力搞来这个切的东西,按照说明书塞在自己心里
的洞里面,这让我们感到一种充实的满足。

仿佛单凭这些东西,我们
就已经能成为想要成为的自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