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初中生积累写作素材的三点做法
作者:洪婧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教学研究》2018年第07期
【摘要】
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是重要任务,更是反映思维与能力的主要表现。
对此,要加强重视,在新课改背景下积极改革,一方面转变观念,创新引导,为学生提供良好平台;另一方面注重素材积累,为学生灵感抒发做好文字“储备”,避免“无米之炊”的尴尬。
本文就结合教学经验,围绕素材积累,从生活观察、生活体验以及阅读三方面具体阐述素材积累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素材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作亦是如此,只有充足的文字储备,才能写出好文章。
因此,写作应该从素材积累出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用心观察,拥有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在此基础上谋篇布局,写出好文章。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将写作看成是任务,生搬硬套、千篇一律,毫无文采可言。
对于这一情况,就要注重素材积累,激发学生表达欲望,将灵感与表达结合,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
一、观察生活,积累感性素材
初中生一寫到文章就头痛,分析原因大多是无话可说,深挖分析实际上是学生有想法但是受积累限制无法准确表达,进而出现思维懈怠,导致写作能力低下。
针对这一问题,就要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写作意识,引导其关注生活,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尤其是有感悟的地方,这样才能为情感的抒发做好准备。
在教学《成长的烦恼》作文时,我不急于让学生动笔,而是让其先思考,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自己的烦恼,之后鼓励表达,将自己的内心想法与大家交流,由此打开思维闸门。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吐露心声,说明自己的烦恼,像身材过胖、学习不理想、近视严重等。
之后,让其拟列提纲进行写作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积累生活素材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回顾生活,立足实际,切身感受。
其中,让学生感触最深的是家庭,父母是孩子永远的守护者,这种无私平凡的爱最容易被忽视。
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启发学生,让其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回头观望,用心观察,体会家庭、父母的喜怒哀乐,由此将心情记录下来,并且注重自身心理变化的描写,完善素材积累。
此外,学生还要关注学校生活,这在学生日常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像其中一些重要事件就可记录下来,引导学生用心品味,充分感受校园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