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19学年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声现象模块-声速训练一、单选题1.声音在下列物体中传播时,速度最快的是()A. 空气B. 水C. 大地D. 真空2.声音从空气向水中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速变大B. 声速变小C. 声速不变D. 无法确定3.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108m/sB. 发声体频率越高,声音的响度越大C. 街道两旁植树种草可以减弱噪声D. 有些超声波人类可以听到4.小红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小明在另一端敲一下铁管,小红听到两次响声.这是因为()A. 有回声B. 声音的折射C.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比在铁中的大D. 声音在铁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大5.一位在北京的剧场里看演出的观众,坐在离演奏者不太远的地方,另一位在上海的居民,坐在家里的电视机前看同一演出,上海与北京相距1460km,他们两人若想同时听到演奏声,北京观众必须坐在离演奏者()A. 30m远B. 17m远C. 约1.655m远D. 无法知道6.在一根里面装有水的较长钢管的一端用力敲打一下,仔细分辨在另一端将会听到()次声音.A. 2次B. 1次C. 3次D. 4次7.当我们听到飞机在头顶正上方轰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飞机还没有达到头顶的正上方B. 飞机正好在头顶的正上方C. 飞机已经飞过头顶的正上方D. 上述三种情况均有可能8.一种声波从空气里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A. 变大B. 变小C. 不变D. 不能确定9.小华在钢水管的一头敲一下,小珍在另一头听到3下声音,这三下声音依次是有下例物质传播的()A. 钢水空气B. 钢空气水C. 水空气钢D. 空气水钢10.百米赛跑时,记时员分别根据发令枪冒烟和听到的枪声计时,那么两种记法成绩相差()A. 0.294sB. 2.94sC. 29.4sD. 0.0294s二、填空题11.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呼响声是声音分别通过________、________传入甲同学耳朵的.12.用录音机录下自己说的话,然后重播出来,怎么听也不像自己的声音,但别人都说这是本人的声音.这是因为________.13.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大约是 ________米/秒.人耳能分清前后的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是大于0.1秒.要想听见回声,人离障碍物的距离应大于 ________米.14.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两次响声,首先听到的应该是由________传来的声音,这是因为________.如果是一段长自来水管,并照上面的做法去做.那么,请你猜想一下会听到几次响声:________.15.小明在一根足够长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了一下水管,小红在管子的另一端先后听到三次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声音由________ 传播而来,第二次听到的声音由________传播而来,第三次听到的声音由________ 传播而来的.16.几种物质中的声速υ(m/s)________和________等因素有关.三、解答题17.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再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音,求:(1)大炮距坦克多远?(2)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忽略光传播手所用的时间)18.某海洋科学考察船利用声呐发射声波,声波传到海底,再反射回海面共历时5秒,此处海底深度为多少米(已知海水中声速为1500米/秒)四、实验探究题19.小琦学习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②把钟放到一个鞋盒里,将衣服盖在盒上方,然后逐渐离盒子直到听不见滴答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③分别将各种材料盖在盒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下表的数据.(1)小琦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的原理.(2)根据小琦所得数据可知粗糙材料比平滑材料的隔音性能________(填“好”或“坏”).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________(填“强”或“弱”).五、综合题20.先阅读下面短文:气温影响空气的密度,气温高,空气的密度小,声速大,因而声速与气温有关.由此出现声音不一定由声源沿直线传播的情况.晴天的中午,地表迅速升温,地表附近的气温较上层的气温高,声音在地表附近的传播较上层快,于是地面的声源发出的声音向四周传播时会向上拐弯,拐到温度低、密度大的上方传播.根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1)由所给材料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爱走温度________、密度________的路径.(2)“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说的是: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路径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拐弯而传播到几里外的枫桥边.(3)赤日炎炎,在沙漠中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以听到对方的叫喊,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是声音传播时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拐弯.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距离长较长短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响度较响较响弱.21.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设海水温度为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s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________,计算出海水深度为________.(3)真空中声速是________.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解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在液体中,再次是在气体中,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在三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大地是固体,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要大于水(液体)中和空气中的声速;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答案为:C【分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最大,其次是在液体中,再次是在气体中。
2.【答案】A【解析】【解答】解: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那么在水和空气这两种物质中,声音在水中传的最快,在空气中传播的最慢,所以声音从空气向水中传播的过程中声速变大.故选A.【分析】根据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声音的传播在气体中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即可解答此题.3.【答案】C【解析】【解答】A、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故A错误;B、发声体的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故B错误;C、在道路两旁植树可以减弱噪声,属于在传播过程减弱噪音,故C正确;D、人耳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一般在20Hz~20190Hz范围内,在此范围以外的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故D错误.故选C.【分析】(1)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2)影响发声体音调的因素是频率;(3)防治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接收处减弱噪声;(4)超声是指高于20190Hz的声音,人耳听不到超声.4.【答案】D【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小明同学在长铁管的另一端敲一下这根铁管,声音分别从钢管、空气中传播,则小红同学要听到2个声音,一个声音是从铁管传来,另一个是从空气中传来的,这说明了声音在铁管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快,故D正确.故选D.【分析】根据声音在不同的介质里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的传播在气体中慢,在液体中较快,在固体中最快,然后即可解答此题.5.【答案】C【解析】【解答】北京春节联欢晚会现场观看演出的观众听到现场的演奏声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播的,它需要传播的时间是:t1=;上海的观众在自己家里电视机前看该联欢会的实况电视转播是通过光传播的,它的传播时间是:t2===0.0049s;当他们同时听到时,光和声音传播的时间相同;即:t2=t1=;所以北京观众必须距离离演奏者S1=V1t2=340m/s×0.0049s=1.666m.故选C.【分析】在现场观看的观众听到演奏声是通过空气这种介质传播的,而在电视机前观看节目是通过光传播的,它们的传播速度不同,所用的时间相同;根据公式t=先求出所用的时间,再利用公式S=vt求出距离.6.【答案】C【解析】【解答】解:在一根较长的装有水的钢管的一端敲一下,声音能够通过固体(钢管)、液体(水)和空气传播,因此会听到3次声音,分别是通过钢管、水和空气传来的.故选C.【分析】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次之,最慢的是在气体中传播.7.【答案】D【解析】【解答】解:A、若飞机的速度小于声音的速度,则飞机到达人上方所用的时间大于声音到达人的时间,则飞机还没有达到头顶的正上方,故A有可能;B、若飞机的速度与声音的速度相同,则飞机正好在头顶的正上方,故B有可能;C、若飞机的速度大于声音的速度,则飞机已经飞过头顶的正上方,故C有可能;D、因为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所以D正确.故选D.【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介质中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根据声速与飞机飞行速度的大小进行分析.8.【答案】A【解析】【解答】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且在固体中传播相对要快,声音在液体中要比在气体中传播快,故A符合题意,BCD不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9.【答案】A【解析】【解答】解:由于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水、空气三种介质的传播速度依次减小,所以听到三次声音依次是钢管、水、空气传来的.故选A.【分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稍慢,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10.【答案】A【解析】【解答】解: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说明枪声已经传播100米到达终点时才开始计时,测得时间肯定少了,少的时间为声音传播100m所用的时间:由v= 得:t= = ≈0.294s.故选:A.【分析】终点计时员必须看到发令枪的烟火就开始计,即看到枪口冒烟,这是光传过来的结果,由于光的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所以光传播100m的时间可以忽略不计,故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这时运动员已经跑了一段时间才开始计时,所以测得的时间偏小,少的刚好是声音传播100m所用的时间.二、填空题11.【答案】钢管;空气【解析】【解答】解: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在敲击钢管时,声音既通过钢管传播,又根据空气传播,又因其速度是不同的,所以会听到两次响声;故答案为:钢管、空气.【分析】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12.【答案】自己听自己的声音,和听录音机声音,两种声音传播的途径不同所致【解析】【解答】解: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声音,再播放出来时是通过空气传播给自己的;而平时听自己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通过骨传导的方式来传递的,所以这两种介质不同,两种声音的音色不同,听起来感觉也就不一样.故答案为:自己听自己的声音,和听录音机声音,两种声音传播的途径不同所致.【分析】解答此题要知道:(1)我们听到自己讲话的声音,主要是由颅骨把声带的振动传到内耳后,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形成听觉的;而听自己的录音是在空气中传播的.(2)骨的传声性能比空气好,所以两者听起来有差异.13.【答案】340;17【解析】【解答】解: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s=vt=340m/s×=17m.故答案为:340、17.【分析】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的两个声音的时间间隔是大于0.1秒,回声传播是一个出去又返回的过程,所以单程时间是大于0.05秒,根据公式s=vt可计算路程.14.【答案】铁管;固体传声的速度比气体快;三次【解析】【解答】解:声音在固体、液体、空气三种介质的传播速度依次减小,所以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会听到两次响声,首先听到的是由铁管传来的;如果是一段长自来水管,并照上面的做法去做,会听到三次声音,先后是通过自来水管、水和空气传来的.故答案为:铁管;固体传声的速度比气体快;三次.【分析】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液体中的传播速度稍慢,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15.【答案】水管;水;空气【解析】【解答】解:根据对声速规律的理解,声音在铁、水、空气三种介质的传播速度依次减小,根据速度计算的导出式t= ,发声处与听者距离一定,声速越大,传播时间越短,所以听到三次声音依次是水管、水、空气传来的.故答案为:水管;水;空气.【分析】一切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声的介质,一般情况下,固体中声速最大,液体中其次,气体中声速最小16.【答案】种类;温度【解析】【解答】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也不同,一般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于这个速度,在固态中的传播速度大于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即使在同一种介质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也是不同的,还和介质的温度有关.故答案为:种类;温度【分析】解答此题需要知道:声速的大小不但和介质的种类有关还与介质的温度有关.三、解答题17.【答案】解:(1)炮弹爆炸发出声音传到反坦克炮的时间:t=2.1s,∵v=,∴反坦克炮与坦克的距离:s=vt=340m/s×2.1s=714m;(2)炮弹飞行的距离s′=s=714m;炮弹的速度:v′===1190m/s.答:(1)大炮距坦克714m;(2)炮弹的飞行速度为1190m/s.【解析】【分析】(1)求出炮弹爆炸发出声音传到反坦克炮的时间,知道声音的传播速度,利用速度公式求反坦克炮与坦克之间的距离;(2)知道坦克炮与坦克的距离、从开炮到炮弹击中目标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炮弹飞行的速度.18.【答案】解:根据题意知道,声波从海面传到海底的时间为t=×5s=2.5s,由v=可得,此处海底的深度为s=vt=2.5s×1500m/s=3750m.答:此处海底深度为3750m.【解析】【分析】已知海水中声速,先计算声音传到海底的时间,再由s=vt计算出海底深度.四、实验探究题19.【答案】(1)小(2)好;强【解析】【解答】解:(1)声音的响度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离声源越远,听到声音的响度越小;(2)实验中,听不见钟声的实际距离越短,材料的隔音性能越好,反之隔音性能越差,由小琦记录的数据可见,材料隔音性能最好的是袜子,隔音性能最差的是塑料袋;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到听不见滴答声的实际距离近;则说明粗糙的材料比平滑材料隔音性能好;其原因是粗糙材料吸收声音的性能要比平滑材料强.故答案为:(1)小;(2)好;强.【分析】(1)声音的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它与物体振动的幅度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听到的声音的响度越大;(2)小琦从听不见钟声的实际距离来分析物体的隔音性能,这里采用了转换法的思想,听不见钟声的实际距离越小,物体的隔音性能越好.五、综合题20.【答案】(1)高;小(2)下(3)上【解析】【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不是完全沿直线传播,而是爱走温度高、密度小的路径;(2)诗句中的意思是声音传到了客船上,这是因为在清冷的深夜,姑苏城外寒山寺的钟声因传播的途径向比较冷的水边即向下拐弯而传到几里外的枫桥边的客船上.(3)沙漠或戈壁滩上,距离地表近的位置温度高,而声音受走温度低的路径,所以在沙漠或戈壁滩即使相距不太远的人也难听清对方的大声叫喊,是因为声音在传播时向上拐弯了.故答案为:(1)高;小;(2)下;(3)上.【分析】结合题干中提供的材料,可判断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空气的温度、密度对声音传播路径的影响.并据此解释相关的现象.21.【答案】(1)声速大小可能和介质种类有关;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声速大小可能和温度有关;声音在5℃、15℃、20℃的水中的速度不同(2)s=vt;1531m(3)0m/s【解析】【解答】解:(1)观察表中数据,不难发现:①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说明声速大小和介质种类有关;②声音在5℃、15℃、20℃的水中的速度不同,说明声速大小和温度有关.(2)声音在温度为25℃的海水中的速度v=1531m/s,声音从海面到海底时间t= =1s,海水深度为h=s=vt=1531m/s×1s=1531m.(3)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所以真空中声速是0m/s.故答案为:(1)声速大小可能和介质种类有关;声音在水、海水、冰、铁等不同介质中速度不同;声速大小可能和温度有关;声音在5℃、15℃、20℃的水中的速度不同;(2)s=vt;1531m;(3)0m/s【分析】(1)根据表中信息总结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和温度有关.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传播声音,固体的传声速度大于液体、气体中的传声速度;声音在同一介质中传播时,温度越高,传声速度越快.(2)从表中查出声音在温度为25℃的海水中的速度,利用速度公式可求出海水深度.(3)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