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1)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1)

按比例分配教学设计
泥河小学:刘兵
【教学内容】:苏教版教材第十一册,P59;例1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自主探索、再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在积极的环境中进一步沟通比和分数之间的关系,掌握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帮助学生沟通比和分数之间的关系,掌握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已有知识迁移、类推、发现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一般思考步骤,理解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思路,会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探索发现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题方法,理解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思路。

【教学关键】:把比转化成份数或分数,使题目转化为归一应用题或分数应用题。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复习比与分数之间的转化。

1、师:同学们,听语文老师说,上语文课时大家的语言特别的丰富。

是这样吗?今天,我倒想见识见识,请看大屏幕。

2、课件:六年级(1)男、女生人数的比是3:2
看到这个比,你能想到些什么?
男生人数占3份,女生人数占2份,全组人数占5份。

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分之几?
男生人数占全组人数的几分之几?
女生人数占全组人数的几分支几?
3、师:同学们想到的可真多,老师写出几个,大家读一读并填空。

(课件)
二)创设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为了让学校更加整洁、美观,学校决定让六年级(1)班和二年级(1)班共同承担面积为100平方米的卫生区的保洁任务,平均每个年级的保洁区是多少平方米?
2、生:平均分配,每个班50平米。

3、师:你觉得六年级和二年级这样分合理吗?为什么?
4、师: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往往有些问题不能平均分配,你们知道还可以怎么分配吗(课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分配方法---按比例分配。

(板书:按比例分配)请同学们把书翻到59页。

齐念课题:按比例分配
二、尝试探究:
1.出示例题,感知解题信息。

(课件)
师问:红色与黄色方格数的比是3:2是什么意思?
学生可能回答:
①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

②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黄色方格占2/5。

2.讨论解题方法
(1)师:想一想,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计算两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
生尝试列式解答,小组内交流、讨论。

(2)组织交流讨论结果,归纳、板书:
①解法一:根据比,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每份数量,最后求出各部分数量。

30个方格平均分成5份,3份涂红色,2份涂黄色。

3+2=5
红色方格:30÷5×3=18(格)
黄色方格:30÷5×2=12(格)
②解法二:
根据比得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来解,将比转化成分数来解。

红色方格占总格数的3/5,黄色方格占2/5。

红色方格:30×3/5=18(格)
黄色方格:30×2/5=12(格)
3.验证解题方法。

我们怎么知道自己解题是否正确?
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涂一涂,算一算进行验证。

4.初步运用解题方法。

初步应用:试一试
如果把图的30个方格按照1:2:3涂成红、黄、绿三种颜色,你能算出三种颜色各应涂多少格吗?
讨论:(1)1:2:3是什么意思?
(2)三各颜色各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5.小结解题方法。

(1)学习这两个例题后,老师问你学到了什么。

(2)师生共同小结: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分配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计算时可以根据比,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出每份数量,最后求出各部分数量,也可以根据比得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来解,将比转化成分数来解。

三、实践运用,深化发展
课本第60页“练一练”和“动手操作”(课件)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怎样进行按比例分配?
生回合答后,师总结:
1、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基本特征:已知:1、总量
2、各部分量的比求:各部分的量。

2、步骤:第一步求总份数;第二步求各部分量。

3、解题关健在把比转化成每一个数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来解答。

五、布置作业
课本练习十第1、2、3题。

【板书设计】: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例:方法一:方法二:
总份数:3+2=5
红色:30÷5×3=18(格)30×3/5 = 18(格)黄色:30÷5×2=12(格)30×2/5 = 12(格)
答:红色应涂18格,黄色应涂12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