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换热站操作规程

换热站操作规程

换热站操作规程
一、工程类型:
融科·橄榄城供热范围为三期住宅及配套公建建筑面积约为114840m2,一次网供热参数为105℃~70℃,二次网供热参数为60℃~80℃,工作压力为1.0Mpa,低区采暖热负荷3000kw,高区采暖热负荷2675kw,生活热水负荷为1400kw.各系统均采用变频补水泵补水定压,系统补水为站内软化水设备制成的软化水,高区定压91米,低区定压51米。

二、机组情况:
①亿达产板式换热机组2套
②每套机组补水泵2台
③每套机组循环泵3台
④控制系统
⑤补水箱1套
⑥软化水设备1套
⑦全综合水处理设备2台
⑧真空脱气机2台
⑨分集水器4台
三、热力站热力系统原理图(见附件):
各元器件名称如图所示,冷水二次回水进入水—水板式换热器,被来自一次侧的高温水加热,热水(即二次供水)沿二级网的供水管输送到分水器再到高地区各用户,最后沿二级网回水管道重新进入集水器再到换热器加热,完成一个循环。

五、运行前操作规程
1. 开启水箱的进水阀门,将水箱注满水。

2. 用手转动补水泵及循环泵轴,察看是否能转动,检查油箱里的润滑量是否合适。

3. 开启补水泵进出口阀门及换热器顶部排气阀,启动补水泵往管网内注水,通过补水箱、补水泵向系统内补水(经过软化处理的水),在系统顶点排气阀排掉系统空气。

待排气阀排气带水时,关闭排气阀,保证补水点规定压力。

4. 将管网压力提高到安全阀规定的开启压力1.5Mpa,检验安全阀是否灵敏可靠。

5. 启动循环泵前应打开换热器的所有出口阀,并关闭换热器的进口阀,启动循环泵后再慢慢打开换热器的进口阀,逐渐提高流量及压力,避免瞬时冲击而产生局部高压损坏设备。

6. 换热器运行后为防止一侧超压,进换热器的冷热介质应同时打开或先缓缓注入低压侧流体,然后再缓缓注入高压侧流体。

7. 打开二级网供、回水阀门,同时打开循环泵进行系统循环。

8. 二级网的量调节由阀门进行控制,初运行时可全部开启。

六、运行时操作规程
1. 运行人员应随时察看管网的供回水温度及压力,根据室外气温,参照室外温度、供水温度,采用一小时一调的原则来调整一次水阀门的流量大小。

2. 随时巡检各运行设备的运行情况是否正常,各运行设备的压力表、温度表,发现问题马上报告有关人员进行解决。

3. 每班检查一次水泵的润滑油情况,保持油箱油位正常
4. 随时查看水箱内的水位是否正常,应保持水位在水箱的2/3以上。

5. 每小时记录一次水、二次水供回水温度、压力。

6. 交班人员应向接班人员交待清楚当班的运行情况,并附有值班记录。

如有故障未处理完毕,交班人员不得离开。

7. 换热站站内巡检路线:一次水阀门→换热器→循环泵→补水泵→电机→配电盘→水网阀门。

七、检查内容:
1. 为保证换热器及辅机正常运行,检修工每天按巡检路线至少进行一次巡回检查。

2. 检查换热器运行是否正常,各受压元件可见部位是否有异常现象。

3. 检查循环泵、补水泵运行情况,电动机与轴承的温升、震动与噪音是否超限,电机接线盒有无发热现象,联轴节填料松紧状况,排除不正常的漏水现象。

4. 检查各设备润滑部位(润滑油箱是否油位正常、是否泄露、润滑脂加注情况)。

5. 检查安全附件和一次仪表、二次仪表是否正常,各指示信号有无异常变化。

6. 若发现除污器两侧压力表压差大于0.02Mpa时,说明除污器已被堵塞,关掉循环泵、阀门等,进行清洗,也可反冲洗排污。

7. 检查各阀门开关位置是否正常,各阀门管道有无漏水现象。

8. 巡回检查发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将检查结果记入巡检记录。

八、突发事故应采取的措施
1. 突然停电(包括电气突然出现故障,夜间应首先打开应急灯):立即关闭一次水进水阀,关闭循环泵出口阀和补水泵出口阀。

必要时打开应急补水阀门对系统进行补水。

通知一次水换热站及人员。

2. 突然停热:二次网维持正常压力运行,若停热时间较长,可将循环泵停机,用补水泵维持系统压力。

3. 突然停水:维持设备运行,密切注视运行情况,尽可能利用一次水补水,同时汇报相关负责人,安排应急补水措施。

当系统回水压力低于最低允许定压值0.1MPa时,停机,关闭一次水进水阀。

4. 换热器突然泄漏:如轻微泄漏,可暂时维持运行,并通知有关人员处理。

如泄漏严重,可立即停机,将一次水旁通打开,并将一、二次水进出口阀门全部关闭,通知有关人员检查处理。

九、注意事项:
1. 除污器的拆装需要涂密封材料,螺栓遵照操作规程按方向顺序上紧。

2. 两台循环水泵每运行一个月替换使用,定期检查;非供暖期间拆装检查。

3. 由于系统为地暖,跑冒滴漏相对较少,可15~20天观察是否需要补水。

4. 首次系统注水,应由系统回水管开始注水,随时观察压力表情况,注水时开启顶层排气阀门。

5. 设备投入运行时,每天需纪录各仪表、压力表等运行情况,包括水泵运行时间、补水间隙时间等重要数据。

6. 系统初次运行时应缓慢升温,控制水温在25~30℃范围内运行24小时,以后每隔24小时温升不超过5℃,直至设计供水温度。

在设计工况下连续供暖24小时,并调节每一环路水温达到基本一致为止。

7. 定期、定时回访用户并测定温度。

8. 建立健全供暖管系年度保养制度,在每个采暖期开始前或结束后:
①对该楼整个供暖管系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判断整个管系继续运行的可靠性;
②检查所有的管道阀门的防锈保护是否完好,必要时做油漆大保养;
③更换维修已腐蚀及老化的密封件和不能继续使用的管道阀门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