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两种清洗消毒方法的效果对比
目的探析两种清洗消毒方法进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的效果。
方法采用机械清洗和人工清洗两种方式,对于我院的4000件常规使用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并按照清洗消毒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以机械清洗消毒为主,对照组以人工清洗消毒为主,观察两种方式的清洗消毒效果。
结果实验组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合格率为99.4%,对照组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合格率为91.7%,两组对比,实验组清洗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较为突出。
实验组医疗器械清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机械清洗消毒方式进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不仅清洗消毒合格率比较高,并且清洗消毒速度效率也比较突出。
标签: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效果;机械清洗;人工清洗;分析
对于污染医疗器械进行清洗消毒处理,是实现医疗器械灭菌、消毒的重要过程和有效措施,对于医院灭菌处理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
根据相关研究的结果显示,对于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不彻底,不仅会直接导致灭菌消毒失败,并且会导致更为严重的感染发生,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1]。
下文将以我国的4000件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为例,通过对于两种不同清洗消毒方式的效果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以我院2014年11月~12月使用的4000件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为例,其中主要包括各种手术器件以及不同科室的临床检查器件与操作器械。
按照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方式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00件,其中,实验组以清洗消毒机清洗消毒为主,包括临床使用血管钳420把、镊子230把、鼻镜180把、手术剪350把、持针钳220把、气管撑开器120把以及人工血液污染的金属器械血管钳480把;对照组以人工清洗消毒为主,包括临床使用血管钳450把、镊子220把、鼻镜190把、手术剪320把、持针钳210把、气管撑开器120把以及人工血液污染的金属器械血管钳490把。
两组医疗器械的污染程度以及清洗消毒复杂程度等差异不大,具有比较意义。
1.2方法两组医疗器械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其中,实验组以机械清洗为主,应用型号为8668的清洗消毒机进行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处理,清洗消毒过程主要包括初步冲洗、清洗剂清洗和漂洗、润滑、消毒、干燥等。
清洗消毒过程严格按照清洗消毒机的使用要求进行,清洗消毒过程由清洗消毒机控制系统控制且自动实现。
其中,进行医疗器械润滑保养使用的润滑剂为鲁沃夫润滑剂。
对照组采用人工清洗消毒方式进行清洗消毒处理。
清洗消毒过程主要包括初步清洗、清洁剂泡洗以及刷洗、漂洗、干燥等。
1.3 效果评价标准在进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质量检测评价中,主要结合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清洁度与隐血检测结果进行质量评价。
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清洁度检测通过目测与5倍放大镜放大检测两种方式进行检测,检测范围包括医疗器
械的表面以及齿槽、关节等位置,以检测部位的污渍残留、颗粒和血渍为检测内容;医疗器械隐血检测以清洗消毒的医疗器械表面、轴节和齿槽检测为主,通过在上述部位滴加联苯胺试剂加双氧水,在对于试纸变化观察情况下,完成对于清洗消毒医疗器械清洁度的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将清洗消毒后的金属医疗器械表面以及外观清洁光亮、无各种污渍;玻璃医疗器械表面洁净光亮,无酸碱PH值,且干燥;导管类医疗器械无异物阻塞、无酸碱PH值,且保持干燥;橡胶类医疗器械不存在粘连、老化的情况,评定为清洗消毒合格。
将进行清洗消毒后,金属医疗器械表面存在有明显污渍,玻璃医疗器械表面不通透且有酸碱PH值、不干燥,导管类医疗器械存在异物阻塞、酸碱PH值和不干燥情况,橡胶类医疗器械存在老化、粘连情况,评定为清洗消毒不合格。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百分比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对比,实验组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合格数量达到1988件,约占比率为99.4%;对照组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合格数量达到1834件,约占比率为91.7%,实验组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此外,在对于两组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时间对比中显示,实验组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意义。
见表1。
3 讨论
进行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是医院消毒、灭菌处理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重要手段。
通过对于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不仅能够对于附着在医疗器械表面的细菌、污渍进行清除,进而对于医疗器械中的病菌传播与滋生过程进行控制,以起到较好的病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中,清洗消毒的质量效果直接关系医院灭菌、消毒的效果,对于患者以及医务人员安全也有着极大的作用和影响[2]。
因此,进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处理效果的分析,对于医疗管理与医疗安全都有着积极作用和价值意义[3]。
采用人工清洗与机械清洗两种方式进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后显示,机械清洗的清洗消毒合格率明显比人工清洗合格率高,且进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所需要的时间也比较短,清洗消毒效率比较高。
在通过机械清洗方式进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处理中,应注意随着消毒时间的增加,清洗消毒机中积存的锈斑污渍也会相应增加,因此需要在对于清洗消毒机中的锈斑污渍进行处理后,再进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应用,以保证清洗消毒的质量效果。
此外,注意定期进行清洗消毒机清洗剂甭管堵塞情况排查,保证清洗消毒过程中能够准确进行清洁剂添加使用,还应注意对于清洗用水进行定时更换,避免产生二次污染,保证清洗消毒效果。
总之,清洗消毒机进行医疗器械清洗消毒应用,不仅能够实现清洗消毒时间的有效缩
短,同时通过专业化的清洗消毒设计,实现清洗消毒处理,质量效果也比较好,值得进行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程裕.QPQ500型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在供应室的应用观察[J].医学信息,2012,25(7):163-164.
[2]郝保华,申玉英.酸性氧化电位水用于复用鼻镜清洗消毒的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11,25(31):2889.
[3]郭玉蘭.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在消毒供应室清洗消毒中的重要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4(35):307-308.编辑/叶致远。